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真是一个仁孝软弱的皇帝吗

朱允炆真是一个仁孝软弱的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29 更新时间:2024/2/7 19:52:55

后世人看建文皇帝朱允炆,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软弱的皇帝吧,面对自己四叔朱棣,却没有强硬的用军队来抵抗,最终自己也是下落不明,可能有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离不开“仁孝软弱”这几个字,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就是如此了。但是,历史上真实的朱允炆,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朱允炆真的就是一个仁孝软弱的皇帝吗?

1.朱允炆对他的叔叔是什么态度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12月5日,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后在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失踪,建文帝的下落也成为千古谜案。

历史上总喜欢把建文帝朱允炆描写成一个仁慈无害的小皇帝,甚至在与其燕王的交战中,说出“勿伤吾叔”的话。所以很多人也就把朱棣的胜利归功于朱允炆的政治智商过低。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先来朱允炆即位后都干了什么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个,刚刚即位的建文帝,便以谋反的罪名将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朱允炆的五叔)废为庶人。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削齐王(朱允炆五叔)、湘王(朱允炆十二叔)、代王(朱允炆十三叔)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朱允炆十八叔),废为庶人,徙漳州。由此可见朱允炆对待他这些叔叔们可并不手软。

那么建文帝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收拾他的这些叔叔们呢?这得从他爷爷朱元璋说起,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面对中国庞大的版图,要巩固统治也不是一件易事。实行分封制,将其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从而对全国进行控制。然而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执意将皇位传给皇孙朱允炆。而此时的各地藩王势力已经做大,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的通知。所以对刚即位的朱允炆来说,削弱藩王势力就是首要事项。然而由于朱允炆过于急功近利,激起了各藩王的不满。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历史上其实发生过多次因削藩导致的战争,如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清朝时期的三王之乱。所以朱允炆推行了历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样的政策,只不过朱允炆因其未能把握局势及方法,导致惨败。

2.朱棣起兵反朱允炆

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姓王朝的长治久安,先后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这些被封为藩王的皇子们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其中镇守北方的秦、晋、燕、宁四位藩王实力最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对于祖父朱元璋所分封在外的诸王深感有疑虑,因为这些藩王不仅是他的亲叔叔,而且个个手握重兵。

因此,建文帝朱允炆在其登基的第一年,就采纳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三位大臣的建议,开始实行削藩之策。在短短的一年之内,周、齐、湘、代、岷等五位藩王先后被废除。

与此同时,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种种限制。建文帝朱允炆不仅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大量的兵力,而且还以防边为名,将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朱棣被迫在北平起兵造反,以计擒杀张昺、谢贵二人,并命燕府护卫指挥使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控制北平。之后,燕王朱棣打出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3.朱允炆为何不用朱元璋留给他的军队

战事之初,由于北方诸将多属燕王朱棣的旧部,投降朱棣者甚多,所以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内,朱棣先后攻下了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守将宋忠等人战死。随后,朱棣率领燕军挥师南下,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在耿炳文战败后,又改派派李景隆继续讨伐。

但因建文帝缺乏谋略,致使明军主力不断被歼,所以致使燕军一路南下,直逼都城南京。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见燕军势大,开门投降。至此,南京城陷落,皇宫起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

难道建文帝朱允炆就没有取胜的机会吗?其实不然,他有过很多次取胜的机会,但是都被他的的优柔寡断,给白白错过了。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朱元璋还给这位宝贝孙子朱允炆留了一个重要的后手,如果朱允炆在重要关头肯用它的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这个重要的后手,就是镇守西南的30万沐家军。

沐英出身贫苦,自幼颠沛流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十二岁起,沐英跟开始随养父朱元璋攻伐征战。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并开始担当军事重任。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取福建,沐英领兵自西进攻,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占领崇安(属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又攻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冯谷保。

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沐英年纪虽轻,聪明敏悟,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毫无遗漏,马皇后多次称赞他的才干,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1381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在云南平定后,沐英被朱元璋留下来镇守云南。

为什么朱元璋晚年将那些臣宿将诛杀殆尽,却将这位手握重兵的人留给自己尚且年幼的孙子呢?这不是不是自找麻烦吗?如果你这样想的大错特错了,因为沐英和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从小就是铁哥们,到底有多铁?据史料的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

那么朱允炆为何至死也没有动用这支祖父朱元璋特意留下的军队呢?难道他真的是想要找死吗?其实不是他不想调用这支军队,而是他来不及去调。因为耿炳文、李景隆等人败得实在是太快了,朱棣所率领的燕军很快就兵临南京城下,再加上城中有内应,所以说朱允炆根本没有那个时间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军统为何要暗杀李国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国杰,李鸿章的长孙,因为他的祖父,李国杰早年期间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年仅12岁就授予二等侍卫;25岁就成了为广州副都统;26岁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27岁升农工商部左丞;29岁承袭李鸿章爵位并诰封通议大夫、建威将军、一等肃侯授出使比利时大臣。李鸿章一直希望儿孙能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李国杰在而立之年就成

  • 戈培尔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戈培尔其实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人争议很大,很多人也了解这个人,很多人也不了解这个人,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戈培尔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我们到底要怎么去评价这个戈培尔,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下面观点不针对任何人也不会为谁洗白,更和政治不靠边,所以大家不

  • 马西埃是一个怎样的统治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道马西埃,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名字很陌生。马西埃是非洲国家赤道几内亚的第一任总统,可以说马西埃是真正的做到了以杀执政,尽管他稳固了赤道几内亚的独立,但是杀人万千的作为仍使得人们对他的评价一边倒的偏向“疯子”、“暴君”。马西埃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一段黑暗的传奇,也可以说是一场赤道几内亚的噩梦。十年蛰伏

  • 张继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唐朝诗人张继,可能很多朋友都对他没什么印象,但他所作的《枫桥夜泊》可谓是千古绝唱,令无数人感到敬仰。用现代话来说,张继就是诗红人不红。安史之乱爆发后,张继路径寒山寺,眼前江南深秋的夜景深深吸引了他,瞬间涌出为国忧虑之心,还有思家之情,然后便作出了这首《枫桥夜泊》。读完这首诗后,想必会很好奇张继的

  • 非洲最残暴的总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非洲国家那些暴政的总统,大多数人都认为乌干达的前总统阿明绝对是“非洲第一魔王”,利比亚的前领导人卡扎菲则被称之为“非洲狂人”。但是若要谈论起其残暴的程度,非洲还有一位总统绝对不亚于前面这两位。那就是利比里亚的前总统多伊了。不过这些暴君均没有好归宿,下场最惨的还是利比里亚总统多伊,备受凌辱折磨,还

  • 出卖本拉登的医生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本拉登,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非常的熟悉了,他是阿拉伯网格雅得行省人,是我们熟知的基地组织的前首领。基地组织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恐怖组织,在投入恐怖组织直接,本拉登其实是个得志的笑青年,出身财阀,家财万贯,偶像还是李小龙。大学毕业后继承了家里的产业,但他并不喜欢过奢华享受的生活,这期间,本·拉登的民族观

  • 卡扎菲死后利比亚是怎么安葬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中东世界的斗争,利比亚绝对要和伊拉克一样,是一个不得不提起的受害国。因为这个国家的前领导人卡扎菲就与伊拉克的前统治者撒旦一样,都收到了美国人的通缉。当然,他们最终的结果有目共睹:惨绝人寰。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是卡扎菲:生前不易,死后成谜。卡扎菲的前半生,高调风光无限,曾为着反抗立下遗嘱:永远

  • 沈万三的财富与马云相比谁更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是个非常现实的时代了,人们所追逐的是财富,因为有了财富,你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我国历史上元末明初时期有一位富商,他的财富相当于现在马云在中国财富的40倍,这个人就是沈万三,是当时出了名的首富。然而富翁的结局往往都是悲惨的,而且沈万三的下场非常凄凉,那么沈万三到底是怎么没落的呢?

  • 戚继光杀了自己儿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历史上却还是会有一些将自己的孩子杀掉的父母,除了那些在皇室中,为了争权夺利连孩子都可以利用的人之外,还有一些人,比如戚继光,民间传说中他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虽然说这个传说其实是假的,真正的戚继光并没有这样做,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传说呢?戚继光传说中斩杀自己儿子的原因又是

  • 徐茂公本是武则天皇后位的大功臣,为何被其掘墓戮尸体并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功臣,但是功臣受到的待遇却不尽相同,而且功臣们在生前和死后的待遇也未必都是相同的。今天我们要来说说唐朝时期徐茂公,他是唐朝初期的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地位很高,尤其是他为武则天做过很多事,他死后也是受到了很高的待遇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却被武则天掘墓戮尸,还要被灭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