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

金圣叹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8 更新时间:2024/3/2 14:12:16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士,也是当时著名的学家和批评家,可能不少朋友听说金圣叹就是从他批评《水浒传》、《西厢记》等作品中知晓的。从人物性格来看,金圣叹为人孤高,狂放不羁,当然批评家一般也都不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然也做不了这样的事。而金圣叹在古代小说批评领域地位几乎是最高的那一等,他点评的细致程度前所未有。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金圣叹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如何。

一、天下怪才金圣叹的悲哀

文学大家李国文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道尽文人的各种“非正常死亡”,有内因也有外因,也道出文人的某些悲哀。

然而古代文人之死,最悲惨的莫过被统治者认为触犯了大忌,定罪腰斩砍头,让你永远闭上嘴,让你永远不能著书论说,严重者还要连累亲属,遭到鞭笞,定罪流放,籍没家产。

金圣叹,苏州吴县人,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为金人瑞,字圣叹,其意: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

看来,这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大奇才,真正有名气的文人,当他深知触犯了大清法律,被定罪杀头,妻儿也要被遣送发配到东北地区那个叫宁古塔的地方为奴时,这个倔强的金圣叹感慨地自问:“砍头是人生最痛苦的事,籍没是人世最悲惨的事,想想我金圣叹一生,这两件大事都让我摊上了,是不是有点太离奇了?”

性格是人生,金圣叹可以说是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之人,个中道德他焉能不知道?他是政治的牺牲品,是权力的牺牲品,与其说他在感叹,他在哀惋自己的不幸遭遇与悲哀的命运,还不如说他是在控诉这个时代。

二、开西城,西子来矣

金圣叹生于明末,童年比较贫困,九岁入私塾读书,学习刻苦,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资本,更没有资格“拼爹”,只能发奋读书。

但金圣叹读着读着,“走火入魔”了,偏离了“正轨”,喜欢上《西厢记》、《水浒传》,当时这两本书归入“诲淫诲盗”不正经之类,而金圣叹非要看看不正经到什么地步,讲了什么歪理邪说,还加了点评。

参与科举考试,他不走寻常路,比如岁试时,考题是《西子来矣》,其本意是以美人西施曲线救国之事来行文,而金圣叹写了一篇妙文:

“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

多么有趣的试卷,考官看了批复:秀才去矣!秀才去矣!

正因为金圣叹“每遇岁试,或以俚辞入时文,或以卷尾作小诗,讥刺试官。辄被黜,复更名入泮,如是者数矣”,而没能通过科举登上仕途,却等来明朝灭亡。

到了清朝初朝,金圣叹已经江南一带负有盛名的才子,放荡不羁,他的才华与学识不是那些整日为应付八股文考试,借以中举走向仕途的“死学问”可比,而是真真切切地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或许也正是有真学问,真识见,令金圣叹笑傲不群,放诞不拘,不守礼教,不装模作样,不假清高。

金圣叹给学生讲经史的时候,出口连珠,内容遍涉经史百家,随口拈来,还旁及稗官野史,佛道典籍,无所不能,并且评论文学诗词,颇有见地,读书更是喜欢随手批注,也让坊间书商来翻刻他批注过的书籍来发财,形成了“金圣叹热”,读书人以收藏金圣叹批点的“才子书”为荣,可见当时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卷入哭庙案中的金圣叹

也正因为他放荡不羁,让他摊上事了。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去世了,遗诏传到江苏后,按照满清礼制,属于苏州府的大小臣僚都要云集到府治苏州,设奠祭吊大行皇帝。

吴县是苏州下属的一个县,该县知县叫任惟初,其人凶暴贪婪,对待黎民苛刻心狠,比如有拖欠钱粮赋税的农民,不问青红,一律下令用浸在粪池里的竹片抽打,受刑之后的人,无法站立,疼痛不止,老百姓对他又恨又怕,在老百姓心目中没有好印象。

吴县的秀才们深知老百姓被其酷刑虐待所苦,人人愤愤不平,很想找个机会向任惟初的上级、江苏巡抚朱国治反映情况,状告他的不法行为。

于是,就借这次机会,向巡抚反映问题,希望能够管管这个坏官,为老百姓出口恶心。

一百余秀才就相约聚到文庙,正议论此事,周边老百姓闻讯,很快人数上千,群情激昂,大家高呼驱逐任惟初的口号,开始了游行。

自古官官相护,上下勾结,并且这个任惟初很会孝敬顶头上司朱国治,所以彼此狼狈为奸,串通一气,怎么能让这些秀才生事。

朱国治不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上自己,唯恐这些告状的秀才们把事情弄大,便把属于民事的小事上升到政治问题,以惊了大行皇帝灵位的罪名把为首的几个抓了起来。

秀才感到冤枉,第二天又组织起来,聚集到文庙喊冤诉理。

官府出动人手,又抓了十余个人,连同头一天抓的,一块押到江宁大牢中,严加审讯。

在审讯的过程中有人供出了这“哭庙喊冤”的主谋是名满江南的大文豪金圣叹。

这下更令官府有了充足的理由,把金圣叹下入大狱,前后又牵连了一些人,把重要的人犯定了一个“扰乱官府接遗诏”的大不敬罪名,判了死刑斩首,籍没家产,家属发配。

金圣叹也没有了圣明可叹,反而一切释怀了,临刑前,他的儿子到死囚狱中来送别。

金圣叹若无其事地谈笑自如,望着悲悲切切,哽咽流泪的儿子说:“小子,我有一个对子,不妨来考考你,看你如何对得。上联‘莲子心中苦’,下联你来对。”

这是一个谐音联,莲同怜,莲子就是怜子,蕴含了他一片爱子之心,而心中的痛苦,更与何人说?

他的儿子听了,早已经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金圣叹望着儿子反而笑了:“我说傻儿子,这有什么值得伤心得呢?还是让我教教你如何对对子吧。这下联应该是‘梨儿腹中酸’!”

梨是离,同样谐音字,梨儿也就是与儿诀别了,内心有着无尽的酸楚。

如此凄凉惨痛的场景,如此悲恸之极的心情,恐怕也只有金圣叹这种胸襟与才华,方能在生死离别之际,坦然又不失诙谐,敏捷又不乏机智,既表达了自己心灵深处的痛苦与情愫,又决绝看淡了一切。

四、最后调侃,大有胡桃滋味

金圣叹知道自己必死,便写了一封信,托狱卒转交给家人,这个龌龊的狱卒反而交给了管牢狱的头目。

本来大家以为,这个金圣叹会为自己鸣不平,诉说蒙受的莫须有罪名,为自己辨解冤屈,或者痛骂世道,诽谤官府,便打开严肃认真地查看内容。

谁知一看内容,令人几近哭笑不得,但见上面写着:“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得传,我无遗憾矣!”

这似乎也是对官僚与王法最大的讽刺。

一生嬉笑怒骂来表达自己非同寻常思想的金圣叹,分明预见到狱卒会把这封信交给上司,认真翻阅检查一个死囚的信件,从中找到罪名,便设计了一个富有调侃意味的内容,把这些人草菅人命的执政者“当儿”,开了一个金圣叹式的玩笑。

都说金圣叹一生行为放诞,举止言谈常常出人意料,十足一个人间另类,在临刑受死之前还能不失幽默地向权力,向那些给老百姓施以淫威的官僚了,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讽刺,品尝一番遭受戏弄的滋味,如此洒脱,不由令后人对金圣叹的命运欷歔不已。

不知不觉中,窗外的雪停了,温一壶老酒,不由思味:在这个处处装正经的年代,金圣叹告诉我们,真正的人生不需要正经。

作者:陈二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帝到底有多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时期的光绪皇帝到底有多帅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光绪的头骨复原图就知道了。光绪皇帝的长相挡在现在,绝对不丑,反而还有一些清秀,不过表情似乎有些严肃。但是这样的长相若是放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那绝对就是绝世美男了。在光绪帝时期,照相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了,不过能够保存下来的照片却不是很多。

  • 秦观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大家非常熟悉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出自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被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他的词总能让人感到别出心裁,风格与众不同。秦观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仕途之路却充满坎坷,似乎这是很多文人绕不过的一个坎。那秦观生平到底经历了哪些不公,他的心境又发生

  •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祁镇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朱祁镇为明英宗,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他承担不起“英”这个字,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朱祁钰却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相比朱祁镇来说,还要好很多。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两位皇帝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朱祁钰和朱祁镇,他们到底谁更好一些?明英宗

  • 杨坚为什么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杨坚,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然而“隋文帝”这个称呼却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杨坚明明是隋朝第一个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但是为什么杨坚却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隋太祖,他和杨坚

  • 李凤娘为什么是悍妇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皇后,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可能都是一些“贤良淑德”类型的贤后,比如长孙皇后,但是也有不少吕后、武则天这样的有手腕,有政治才能的厉害的皇后,但是像宋朝时期李凤娘这样的“悍妇”,恐怕就真的是不多见了。李凤娘是宋光宗的皇后,同时也是宋光宗的噩梦,可以说,李凤娘的出名之处,就是在于她的彪悍。究

  • 宋江如何评价萧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萧让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这头衔听上去就知道不简单。当时吴用评价萧让,称他会天下盛行的四家字体,其书法造诣相当的高。那在宋江眼里,萧让又是个怎样的文人呢?其实《水浒传》里的文人也都不尽相同,萧让算是比较理想化的那一类,所以宋江觉得他太天真。但萧让有着自知之明,让他最后还能在蔡太师府中找到

  • 应余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三国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虽然《三国志》中对他的描述不多,但他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这个人就是应余。应余是南阳人,官职南阳郡功曹。东汉末年,天下被各个诸侯割据,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准备投靠蜀汉。期间应余舍身户主,帮太守挡了七箭,最后战死于这场叛乱中。等曹操得知应余的

  • 张须陀武力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猛将”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在任何一个时期,总有一个人堪称是当时的猛将,他们作战勇猛,本人的战斗力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而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将,在这其中,就有张须陀被称为是隋末时期的第一猛将。那么这个张须陀的武力值究竟是有多高呢?为何他会被成为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到底有多厉害呢?1.张须

  • 雍正怎么只在位13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有两位长寿皇帝,一个是康熙皇帝,在位61年,享受68年;其次就是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寿89岁。而且这两位皇帝不仅仅只是统治时间非常长,而且还有一个时期就是以他俩人的名字共同命名的时期,这便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最后的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但是康熙与乾隆是祖孙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一个雍正皇帝。雍

  • 北宋重臣洪皓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洪皓是北宋著名爱国重臣,他的一生基本是在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度过的。洪皓仪表堂堂、文采出众,27岁便中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从北宋过度到南宋,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押了15年,但依然不失气节,最后平安归来,后人将他称为宋朝的苏武。当时国内内忧外患严重,洪皓也曾遭到奸臣迫害,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洪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