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灵甫生前身后的谜团和争论有哪些

张灵甫生前身后的谜团和争论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51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24

张灵甫简介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又名宗灵,字灵甫,又字钟麟,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生于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

1947年5月16日于孟良崮战役中战死,时年44岁。


张灵甫生前身后的谜团和争论

一、张灵甫杀妻之谜

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在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任职。第一师师长胡宗南对张灵甫十分器重,视为心腹。1933年,年仅30岁的张灵甫就当上了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

此时,张灵甫所在部队在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交战,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吴海兰相识。1933年冬,两人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年后,女儿张清芳出世,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料1935年竟发生了“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

1、妻子不忠说

关于张灵甫杀妻的原因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张灵甫的妻子叫吴海兰。1935年红军到达西北后,张灵甫所在的胡宗南第一军尾随红军到达西北。

第一军的军官眷属都住在西安。一天,张灵甫见一位同事探亲返回部队,便问:“你可看见我的太太没?”同事打趣道:“看见啦,在电影院门口,你太太穿着旗袍。还有一位小伙子,西装革履的俩人可亲热了。”

张灵甫是一个遇事很认真的人,听说妻子“不贞”,他向胡宗南请了假,回到家他对妻子说:“我好长时间没吃过饺子了,你为我包一顿饺子吧。”妻子听后便到菜地割韭菜。张灵甫尾随在后,待妻子刚蹲下去割韭菜时,即拔出手枪,对妻子后脑就是一枪。

2、窃取军事文件说

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张杀妻不是因为妻子外遇。曾经长期在张灵甫手下任职的刘光宇与张后来的妻子玉龄回忆,当时张灵甫发现吴海兰擅自拿走了张的军事文件,却交代不出理由。

当时胡宗南的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军激战,当地也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张灵甫疑神疑鬼,担心妻子可能沾了共产党的边,但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又不便声张,于是就暗地里向妻子盘查,不料吴海兰对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气急败坏,越发怀疑妻子背着他做了不可告人之事,于是拔枪杀妻。

吴海兰死在了丈夫的枪下。因为事涉通共之嫌,事发后张灵甫怕传出去有口难辩,便推说是感情纠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张灵甫对吴海兰的怀疑并没有寻获确凿的证据。


二、张灵甫死亡之谜

张灵甫在国共内战孟良崮战役中丧生,根据解放军6纵王必成1979年回忆,解放军进入74军指挥所山洞时,张灵甫已经死亡。而1947年的《大众日报》、《人民日报》等的报道,则描写了解放军用冲锋枪扫射将张灵甫等人击毙的情况。

另外,国民党军团长罗文浪被俘后,向解放军交代时也称,张灵甫是被击毙的。这是张灵甫被解放军击毙的主要依据。

提到这一问题,张灵甫儿子张道宇给早报记者看了一本解放军内部资料《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该书是复印本,上署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政治部编印,编印时间据张道宇说是1947年8月1日。这本书上写明“除张灵甫、蔡仁杰、卢醒等自杀及战斗击毙七千余名外,其余官兵万五千人悉数被俘”。张道宇说,“讲得这么清楚,还是问东问西,怎么死的。”对于该书来源,张道宇则表示是朋友赠与。

而王玉龄则告诉早报记者,张灵甫在自杀前,给她写了遗书,写“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这封遗书原件,据王玉龄讲,当年捐给台湾抗日纪念馆,后遗失。现在,王玉龄家只有刻印在一方石片上的复制品。

对于这封遗书是王耀武当年伪造的说法,王玉龄说不会,“笔迹就是我丈夫的”。


三、张灵甫遗骨之谜

崔可运编辑的《孟良崮战役资料选》中记载:张灵甫被击毙后,六纵特务团一营三连战士,用门板将其尸体抬到沂水县野猪旺村(即现在的沂南县董家庄村),装在备好的棺木里,并拍下了照片。然后埋在村后的山冈上。

墓前插了木牌。新华社也发消息,让其家属到此领尸。由于时间紧迫,地址不详,国民党军政府派人来领尸时,并没有找到张灵甫的墓,只是将副师长蔡仁杰、旅长卢醒的尸体运走。

后来,张灵甫的尸体被气愤的群众扒出来毁坏。国民党政府在南京玄武湖岸为其立碑,解放后被推倒,"文革"时被红卫兵砸碎。

在《抗日名将张灵甫》一书中,有几种关于张灵甫遗骨埋葬地的说法。其中一种为,“据了解,当时的6纵政治部宣传处长吴强奉皮定均副司令员之命厚葬张灵甫。

他用1000万元北海币(编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山东根据地发行的纸币)购来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买的新白布裹好张的尸体,葬于一村民地瓜窖内,筑一大坟丘,立上大木牌,上写张的职务和姓名。”该书作者类延成多年整理收集张灵甫的相关资料。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张灵甫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未解之谜请关注探索发现栏目及中国之谜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和城遗址遗存的文物介绍 太和城遗址有什么研究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和城遗址有哪些遗存文物?太和城遗址有什么研究价值?以下为您介绍太和城遗址。太和城遗址简介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地处下关至大理之间的苍山佛顶峰麓,南距下关6千米,北与大理古城相隔7千米。这里是大理坝子中苍山与洱海之间陆地距离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龙尾关进入大理古城的要道。太和城的“

  • 太和城遗址历史沿革 太和城遗址经历过哪些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和城遗址历史沿革详情如何?太和城遗址有哪些相关历史事件?以下为您介绍太和城遗址。太和城遗址简介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地处下关至大理之间的苍山佛顶峰麓,南距下关6千米,北与大理古城相隔7千米。这里是大理坝子中苍山与洱海之间陆地距离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龙尾关进入大理古城的要道。太和

  • 蒲峪路故城遗址历史沿革 关于蒲峪路故城遗址历史文化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蒲峪路故城遗址历史沿革详情如何?蒲峪路故城遗址相关的历史文化有哪些?以下为您介绍蒲峪路故城遗址。蒲峪路故城遗址简介蒲峪路故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西约300米,地处小兴安岭西南丘陵地带,乌裕尔河南岸,横亘于东北西三面沼泽草甸之中。古城与东南7.5公里处的二克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是中国金代所

  • 蒲峪路故城遗址的布局 蒲峪路故城遗址有哪些遗存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蒲峪路故城遗址布局是怎样的?蒲峪路故城遗址有哪些文物遗存?以下为您介绍蒲峪路故城遗址。蒲峪路故城遗址简介蒲峪路故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西约300米,地处小兴安岭西南丘陵地带,乌裕尔河南岸,横亘于东北西三面沼泽草甸之中。古城与东南7.5公里处的二克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是中国金代所管辖黑龙江

  • 古格王朝遗址结构布局 古格王朝遗址建筑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格王朝遗址是怎样布局的?古格王朝遗址建筑有什么特色?以下为您介绍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遗址简介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

  • 古格王朝遗址的艺术特色 古格王朝遗址有哪些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格王朝遗址有什么艺术特色?关于古格王朝遗址有哪些传说?以下为您介绍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遗址简介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

  • 古格王朝遗址相关历史 古格王朝遗址是怎么保护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格王朝遗址有哪些相关历史?古格王朝遗址是如何保护的?以下为您介绍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遗址简介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

  •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历史沿革 上京龙泉府布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历史沿革详情是怎样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有怎样的结构布局?以下为您介绍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简介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代渤海国(689~926)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3公里处。因西邻忽汗河,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1961年中华人民

  •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介绍:遗址分布区域及出土哪些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怎样分布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了哪些文物?以下为您介绍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简介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代渤海国(689~926)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3公里处。因西邻忽汗河,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 盘点现在还有古城墙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的哪些城市还保留着历史上的古城墙呢?一起来看看吧。南京古城墙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