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骷髅塔到底有多少颗人头

骷髅塔到底有多少颗人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34 更新时间:2024/4/10 14:54:51

提起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名胜,人们头脑中涌现出的多半是一些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其实,一些“丑陋”的甚至“恐怖”的地点也可以因其特殊性而被后人瞻仰。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国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尼什就有这样一处“另类”名胜——世界惟一一座用真人的头骨做成的“骷髅塔”。

“骷髅塔”其实是一个四方体的土坯建筑,高3.5米,四面墙上有一个个土坑,土坑里都镶嵌人的头骨。尽管岁月流逝,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些头骨人的悲惨命运:有些头骨上有清晰的刀砍迹印,有些头骨的牙齿破碎不堪,这都明死者在生前遭到了非人的虐待。听解说员说,“骷髅塔”的每面墙上有小土坑14行,每行可放17个人头,四面墙加起来共可放952颗人头,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保留至今的头骨。

“骷髅塔”是怎么来的呢?原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土耳其统治者的压迫,就在一位名叫辛杰利奇的领袖率领下在尼什市郊的切卡尔山与4万名土耳其军人展开了决战,但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最终战败,辛杰利奇眼看取胜无望,便开槍点燃了弹药库,和土耳其士兵同归于尽。

恼羞成怒的土耳其军队首领下令把塞尔维亚起义军阵亡将士的头颅砍下来,送回土耳其请赏。而土耳其苏丹为了威慑塞尔维亚人,遂下令将部分起义军将士的头骨运回尼什,并把它们筑进一个由沙和石灰建成的塔内,辛杰利奇的头骨被摆放到了塔的最高处。

早先的“骷髅塔”周围没有遮盖,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加上一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偷偷把自己亲人的头骨从塔上取走,塔上的骷髅越来越少。到1878年塞尔维亚彻底解放时,塔上总共还有58颗头骨。为了保护这一历史景观,人们在塔上加盖了一座教式的建筑物,并把起义军领袖辛杰利奇的头骨找出来单独放置,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骷髅塔”——一个不屈的塞尔维亚民族的象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人一般喝什么酒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代人的日常饮食中,酒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聚会、婚庆、会友,都离不开酒。一般来讲,唐代生产的酒主要为米酒、果酒和配制酒这三种。其中米酒的产量最多,饮用的人数也是最多的。一、米酒米酒又称谷物发酵酒,是通过将谷物蒸熟后拌与发酵粉置于缸中,密封,待发酵一段时间后便能成酒。唐人酿造的米酒又分为清酒和浊酒。

  • 尸鳖没食物的情况下可以活过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尸蟞是什么 盗墓笔记第3集中,在水道探秘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生物,尸蟞。根据三叔介绍他们是以腐肉为食,是一种小昆虫。那么世上真的有尸蟞这种生物存在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尸蟞的一些资料。尸蟞是一种虚构的昆虫,感觉很像龙虱科和水蜈蚣的结合体,前足特别的锋利有力,个头大,喜阴暗,

  • 明仁宗暴死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仁宗继位还不到十个月就突然死去,只活了四十八岁。史书记载,在他过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处理朝政,但从生病到死于皇宫的钦安殿,前后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后来明人黄景昉在《国史唯疑》中提出,明仁宗是无病而突然死去的,这引起了众人的争议和猜疑。因为作为一个正处于壮年的皇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就无病而亡,这确

  • 西夏王陵为何从不长草也不落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王陵,是九代帝王安息之所。它沉睡了九百多年,依然巍然挺立。关于西夏王陵有很多的谜题,至今我们还未破解。元代有一个《赵礼让肥》的折子戏里有一句:“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落草为寇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把贼寇当作草一般比较,说明草籽落地即可生根,不管环境多么贱恶,都能

  • 清孝庄太后为何死后37年才入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子雍正皇帝修建的,而不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康熙皇帝(怎奈儿子顺治帝死得早)。相对于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而言,孝庄太后对于孙子康熙帝付出的心血要多得多,曾经数次在危难中把康熙和大清朝解救出来。可以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康熙王朝,后

  • 明武宗乱政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

  • 康熙的陵墓竟然有四十八个嫔妃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帝王驾崩都会有众多的太监宫女陪葬,而皇帝的那些妻妾都被移居到冷宫,做先太后。可是康熙的陵墓里面竟然会有四位皇后,四十八个嫔妃和一位皇子,这是为何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

  • 揭秘:古代外国人将字写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当中国人把字写在竹子上”的年代,以尚书里“(商朝)有册有典”的说法,应该起于殷商年代,但如果以考古发现说,则是起于春秋战国时代。而直到造纸术已逐渐普及的公元4世纪时,竹简,才渐渐淡出了国人的生活。当中国人把字写在竹子上时,外国人把字写在哪里?古埃及人常用的书写材料有木头、石头、骨头、麻布、皮革

  • 筷子为什么基本都是七寸六分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筷子长七寸六分其实就是指的“七情六欲”,也侧面的说了吃饭什么的要节制,不能吃太饱,也不能吃太少。筷子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喻老》这篇历史文章里面,篇里有写"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商朝的皇帝,证明3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了。筷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前圆后方,意思也是指的“天圆地方”了,

  • 中国古代官员如何上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因知古人鸡鸣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