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第一宗有记载的贪墨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宗有记载的贪墨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4/7/20 13:09:33

《礼记》有言告诫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敖”通“傲”,“从”通“纵”,大意是说:傲慢的念头不可滋长,邪恶的欲望不能放纵,求善的志不可自满,享乐的行为要适可而止,总之,作为人,必须适当地控制本性,驾驭本性,尤其是“性恶”的一面。

欲壑难填这个成语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落入法网的“鱼”有关,这条鱼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羊舌鲋,字叔鱼,不熟悉先秦历史的人可能不清楚这个人,但另外一个人估计不少人都知道,这个人是羊舌鲋的兄长羊舌肸,字叔向,叔向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聪明达,博学多闻,精通史,富有才干,以正直、才识见称于时,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古文《叔向贺贫》,讲的就是叔向劝谏韩宣子贫不足忧,要担忧德之不建的问题。

按照史书的记录,羊舌鲋在晋国担任过两次代理职务,一次是在鲁昭公十三年(前529)“摄司马”,另一次是次年“摄理”,两次都是代理,一次掌管军政,一次充当首席大法官,就是这两次代理,他成了中国贪腐史上的第一人,这个第一是怎样创造的呢?有两件大事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件大事,摄司马期间借兵威胁索贿于卫

当时的晋国,已经没有了晋文公重耳称霸诸侯的辉煌,为了提高自己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就想举行一次会盟,借此搞一下军演,展示一下军事实力,羊舌鲋负责军政,这次军演当然少不了他,到卫国的时候,羊舌鲋就动了念头,想从卫国捞得一点好处,于是就纵容军中士兵在卫国境内闹事。

弱小的卫国为息事宁人,只好登门送礼,向他的兄长叔向馈赠羹与锦,叔向当时肩负辅国重任,必须为晋国的政治名誉负责,而他的弟弟羊舌鲋的所作所为让他好生为难,叔向受羹反锦,并说:“晋国的羊舌鲋,想要贿赂,贪得无厌,祸将自及。”以此说明羊舌鲋的行为只代表他个人,不代表国家,并授意卫国使者,以卫国国君的名义将锦缎送给羊舌鲋。

羊舌鲋收到礼品之后,立即下令手下士卒停止骚扰,由此证明了放任士兵胡作非为是羊舌鲋个人的行为,不代表晋国,叔向揭露羊舌鲋个人贪图贿赂,洗刷了晋国的形象,可谓用心良苦,然而,羊舌鲋并没见好就收。

第二件事,摄理期间创造了执法受贿与色情受贿两个第一

就在向卫国索贿的第二年,晋国的法官出使楚国,羊舌鲋暂时代理晋国首席大法官,在此期间,羊舌鲋判决了一起土地纠纷案件。

这个案子的原告邢侯与被告雍子,都是在晋国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这件官司核心是两人争夺鄐田,也就是今河南修武县地方的土地,起因于雍子的贪婪,案情十分清楚,自知理亏的雍子,想用贿赂摆平这件事,不惜让女儿色诱,对羊舌鲋用了美人计,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羊舌鲋,羊舌鲋贪色忘义,枉法断案,不问是非曲直,判定邢侯有罪,结果邢侯勃然大怒,将羊舌鲋与雍子一起杀掉了。

羊舌鲋身为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护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被定罪为“墨”,“贪墨”这个词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在古代一些文献中,“贪墨”有时也专指攫取美女,足见羊舌鲋贪婪行为影响之深。

关于羊舌鲋的贪婪,《国语·晋语》中说:“羊舌鲋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仔细看了看他的长相后说,这孩子眼睛像老虎,嘴巴像猪,肩膀像鹰,肚子像牛。山谷沟壑有填满的时候,这孩子的欲望是不会填满的,早晚是受贿贪财而死,于是再也不想看他一眼。”

羊舌鲋可能的确长得面目可憎,但因此他母亲的“遂不视”,不看护、不管教、不约束,“三不”让羊舌鲋性恶的一面疯狂生长,这可能也是他最终身亡的一个原因,成语“欲壑难填”就是从这里来的,现在大多这么解释:形容欲望像山谷一样,很难填满,但是如果仔细考察这个成语产生的语境,其实应该是这样的意思:山谷尚且能够填满,欲望却不能填满,用来指贪心重,无法满足,欲罢不能。

总之,考察贪腐的萌生,首先考虑两个基本因素:欲与物,这两者都应该属于贪的自然属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今天我们往往把“贪”与“官”联系起来,这其实说的就是“贪”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贪腐产生的因素还必须包括“官”,也就是权力,权力的无限膨胀,权力的滥用,权大于法,权力一旦越出制度的笼子,贪腐就不可避免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古代韩国的正统文字竟然是汉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国在历史上使用汉字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2世纪战国时期,汉字遍传到了朝鲜半岛,经历了借用汉字标记、汉谚混用以及韩汉混用三个阶段。虽说汉字最早是由中国人所创立的,但是作为高度繁荣的汉文化载体,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秦汉时期开始,乃至唐代开始形成规模,明代以后逐渐确立了现代意义的"汉

  • 湘西赶尸为什么不是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僵尸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湘西赶尸了,传说湘西地区有着独有的赶尸文化,属于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赶尸的目的是为了把死在异乡的人带回他们的家乡,让他们能入土为安。那到底赶尸是不是真的呢?说法一:“赶尸”就是个大骗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尸体是活人乔装打扮的,而真正的尸体已经通过人力或畜力驮运的方式,秘密

  • 古人如何解决光棍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社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发展问题,比如民生问题。在民生问题中有一个现状非常的突出,就是“光棍危机”,其实就是因为男女比例的失调,导致男生的数量要比女生的数量多很多,因此男生结婚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男子结婚困难的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社会才有的,在古代也很突出。古代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也很严

  • 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都是单眼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兵马俑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兵马俑都是单眼皮呢?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各个都是单眼皮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在现代人的审美中,大眼睛、双眼皮算得上美女帅哥的标配了,但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对眼睛的审美又是什么标准呢?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 日本:东方的日耳曼 集体主义下的尚武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比日本与西欧,欧洲的文明核心是以日耳曼蛮族的原始性在基督教以及希腊文化的包装下所生成的。而日本的核心是神武道,武士精神,在儒教以及佛教的包装下所生成的。所以说日本是东方的日耳曼,外儒内武早已经流淌在了血液之中。那么明治维新成功是否就是必然,军国主义也是必然,日本其实不是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圈内人?首先

  • 揭秘:姜子牙钓鱼台的位置和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俗语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当年姜太公钓鱼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宝鸡市东30千米处的渭河岸边。姜子牙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他姓姜名尚,字子牙,又名太公望。传说他的祖先曾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这个地方,故又叫他吕尚或吕望。

  • 姜子牙从鱼腹中得兵书,死后棺木中不见其尸体,只留下其所著兵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前武圣姜子牙,列位首先会想起一部有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其篇幅之巨大、幻想之奇特,堪称神魔小说之经典。该书作者乃明朝许仲琳,其以武圣姜子牙辅佐周文、武二王伐纣之历史为背景,通过对众多古籍的参考及借鉴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描述姜子牙在以元始天尊为首的玉虚宫阐教支持下与师弟申公豹在以通天教主为首的碧游

  • 姜子牙真的活了139岁吗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史料载,姜子牙生于大约公元前1156年,卒于大约公元前1017年,享年139岁。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的记载也只能用大约,这让人不禁产生怀疑,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是能达到七十多岁。以姜子牙所处的时代人的平均寿命估计也就是三四十岁吧,或许还没有这样高。也许姜子牙并非常人,在延年方面有过

  • 姜子牙的出生地之谜,他到底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提到姜子牙籍贯的是《吕氏春秋·首时》,其中说他是“东夷之士也”。从《后汉书·东夷传》记载看,这些人居住处即今山东乃至相邻沿海地区。姜子牙既为“东夷之士”,那么他的老家也就在这个地区。可是东夷的地理概念比较宽泛,其故里究竟在山东一带什么地方,还是弄不清楚。司马迁对此做了研究,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

  • 抗战期间一枚手榴弹的造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战争中所使用到的手榴弹是最为常见的武器了。他能在短时间呢对地方进行压制,并且可以造成眩晕以及高杀伤能力的效果。手榴弹这种武器轻便方便携带,在当年抗战期间几乎每一位士兵都有配备手榴弹。那么受理单在当时的造价是多少呢?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士兵使用最多的武器就是枪械,其次就是人们熟知的手榴弹,我们经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