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阳铲的来历

洛阳铲的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5 更新时间:2024/3/14 14:17:30

洛阳铲在中国田野考古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考古钻探技术,而究其来由,它的发明者竟是盗墓者,百年来,无数古墓被盗掘在洛阳铲下。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化中心。讲究厚葬的达官贵人们,非重视墓穴的修建,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唐代诗人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的稠密"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一些洛阳人愤怒地说"盗墓者正是借用洛阳铲的威力,才使洛阳的古墓今天'十墓九空',甚至'九九空'。大量的珍贵文物被盗流失,洛阳铲难辞其咎。"

洛阳铲与其它铲子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半圆筒形的而不是扁的,而且至今只能手工制造,唯一能制造洛阳铲的地方在洛阳市东郊,这里有四五家手工作坊,生产的洛阳铲销往全国各地。走进一家老字号,记者看到这里摆放着四十多种型号的半圆筒形铲头,较常见的铲头长三十厘米,直径六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或接上绳子后,洛阳铲甚至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提起后,铲头的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通过对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葬等情况。

映着火红的炉火,五十多岁的范俊青正忙着煅制毛坯,铁锤溅起的火花甚至飞到了他的脸上。他说他的手艺是祖传的,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范说,洛阳铲是个怪物,看似个半圆筒,其实它不圆也不扁,只能用手工打制,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带不上土。过去有几家机械厂试图生产,但都没有成功。

洛阳古代艺术馆馆长赵华曾用三年的时间对洛阳铲及洛阳的盗墓史进行过调查。他说,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侵略,近代洛阳大规模盗掘古墓之风也随即兴起,盗墓的重要工具-洛阳铲便应运而生了。

据他调查,洛阳铲的发明者是以盗古墓为生的洛阳马坡村村民鸭子。如果活到今天,李鸭子该有一百二十岁了。七十多年前,李鸭子偶然发现一个搭棚子的人挖坑插棚杆时,用的是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铲子往地下用力一戳,提起就带出不少土来。

李鸭子灵机一动,这样的铲子探墓肯定比钢锨容易多了。于是他用纸贴着铲子撕了一张图样,回家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了一把,果然好用,洛阳铲就在盗墓者手中传开了。

洛阳铲的功用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一九二八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辩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洛阳铲几乎成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赠送的礼物就是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即使物探、航拍等现代科学技术已被运用于考古工作中,但洛阳铲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反映的地下情况最直接",考古学家叶劲松说。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使工人轻松而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深洞,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的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的探工曾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洛阳铲怎么判断有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洛阳铲是以前考古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工具,因为洛阳铲比较长可以挖的很深的地下,通过取地下的土和其他的材料来判断埋藏在地下的是什么东西。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洛阳铲怎么判断有墓地?在探墓找墓时,可以先用探针(扎杆)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

  • 历史上真有花木兰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

  • 中国天眼发现蜘蛛脉冲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天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在2016年9月21日建成之后,2020年1月11日已经经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而作为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在综合性能上也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所以说在探测的能力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消息称,最近通过“中国天眼”又获得了

  • 历史上真有武松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确有过,但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却是编造的。有其人,却无其事。《水浒传》中武松是书中不多的被作者推崇的人物,一个人就写了十章,这在《水浒传》是不多的,上梁山前的“景阳冈武松打虎”、“供人头武二郎设祭”、“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哪一段故

  •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关于他的故事是虚构的。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

  • 中国天眼有什么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外星人”存在吗?有没有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建于贵州平塘、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开启其五大科学目标之一的地外文明搜索(SETI)。天文专家称,越来越多的地外行星的发现,加上仪器和观测能力的革命性

  • 故宫为什么有些地方不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说,故宫那些不会开放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一些荒芜的小角落,或者是一些地理位置非常偏僻的地区,而外人是基本不会踏足那里的。当然,还有一个地方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就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冷宫”。正是因为那些地方实在过于荒芜了,因此经常会有一些故宫闹鬼的话传出来,虽然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大可能相信这些的但是在当

  • 故宫为什么5点就关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心中可能都会想故宫为什么会在下午5点就关门呢?外界呢也有着众多的说法,普遍比较认同的的古代的冷宫说,古代的皇宫中,各处之间的勾心斗角,其中有很多失势的妃子就打入了冷宫,长久以往,怨气越来越重,因为晚上阴气很重,所以会伤害到人们的身体,这样可能就有些迷信了。其实原因是这样的,北京故宫在60年前曾

  • 故宫有多大面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百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

  • 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提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很短命。1271年建立,1279年崖山之战后才扫清残余势力。1350年左右起义就不断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元朝宣告灭亡。算一算,总共才和平一统了70多年。和唐宋明清确实没法比。因为短命,还因为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元朝不属于中国二十四史。1、历史时间跨度短。2、蒙古帝国以及元朝涉及的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