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简介花山岩画绘画之谜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简介花山岩画绘画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4/2/15 21:59:08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简介:花山岩画的内容是什么?花山岩画绘画之谜是什么?本这就为你介绍: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简介

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范围包括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及江州区扶绥县境内。),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包含约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

遗产区面积6621公顷,其中宁明县为第一遗产区,龙州县为第二遗产区,江州区和扶绥县为第三遗产区。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

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

花山岩画因其景观、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

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与湖北神农架一起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和第50处世界遗产。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花山岩画的内容

中国战国至东汉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见图)。花山,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

、明时代已有记录。50年代初期调查发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

画面长约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3~10米不等。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

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 3类,以人物为主。

人物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无五官等细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最大的高达 2米以上,皆双臂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多为双臂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作跳跃状。

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向,作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铜羊角钮钟。刀、剑一般佩带在正身人腰部。铜鼓数量多,只画出鼓面,有的鼓面中心有芒,个别鼓面侧边有耳。

这些图像在画面上交错并存,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整幅画面。典型的组合是:以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的形体矮小的侧身人。

这些画面可能是一场祭祀活动仪式的记录,是巫术文化的遗迹。 岩画由于长期暴露,许多画像颜色逐渐减褪,模糊不清,有的画壁已崩落,现正在研究保护措施。

花山岩画绘画之谜

根据花山岩画上的羊角钮钟、环手刀、铜鼓等器具的形制,并与出土文物进行对比,专家基本可以确定岩画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壁画的颜色仍然非鲜艳,不知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作画的?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壁上,这些图像又是怎么画上去的?

“是谁挥得笔如椽,乾坤写此大诗篇”;“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这是古人对花山岩画的感叹,也提出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两个疑问。

花山岩画绘在裸露的悬崖峭壁上,最高处距地面40米左右,现代考古学家想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崖壁画进行准确的拍照和完整的临摹都感到一筹莫展,古代壮族先民在崖上作画的艰险就可想而知了。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这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耗费巨大努力完成这样的巨作,显然不是漫不经心随意而为,而是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让岩画千古流传,让观者心生敬畏”。

当他们在悬崖上描上第一笔的时候,他们绝对已经猜到了数千年之后人们看到这伟大杰作时脸上的表情,心中感受到的惊讶和震撼。

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难道是古骆越人的巫师真有通神的灵感,从中得到某种神秘的示?还是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似乎哪一种猜测都令人难以置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蒙古高原的发展演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从事畜牧、狩猎以及农业生产的场所。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中有“土方”、“鬼方”的记载,史书中则记载有“戎”、“狄”等族称。公元前21世纪至前3世纪,内蒙古地区分布着的一些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发生了密切关系。到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文献记载的北方

  • 内蒙古高原怎么形成的海拔多高自然环境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内蒙

  • 云贵高原怎么形成的海拔省份湖泊河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于东经100°~111°,北纬22°~30°之间,西起横断山、哀牢山,东到武陵山、雪峰山、东南至越城岭,北至长江南岸的大娄山,南到桂、滇边境的山岭,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400~800千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云贵高原地理位置云贵高原地处青

  • 帕米尔高原有多高怎么形成的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度帕米尔高原高原山体高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西部塔吉克斯坦境内主峰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列宁峰7134米。东西部差异显著。西帕米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很大;纬向和经向山脉相互交错,地形复杂,具有高大山原的特点;河网密度大,切割深,夷平面遭受破坏严

  • 中华白海豚灭绝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长江的白鳍豚在2006年就已宣告绝种。如今,另一个物种中华白海豚也受到灭绝的威胁。这种海豚生活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就在香港、澳门等广东工业心脏地带的水域中。它们所受到的威胁,可能来自世界上两项最大的工业计划。记者站在珠江三角洲水域里的一艘调查船上。在我们前方是一艘拖网渔船。3条姿态优美的中华白海豚

  • 中华白海豚濒危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华白海豚,常见于我国东海,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中华白海豚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在澳大利亚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东南亚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据文献记载,最北可达长江口,向南延伸至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时也会进入江河。虽然中华白海

  • 中华白海豚的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华白海豚的家不仅在中国,在澳大利亚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东南亚太平洋沿岸都是它们的生活区,在中国则分布于东南沿海,以珠江口的伶仃洋、万山群岛和香港西南部水域最为集中,据考察全球约有1000条。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

  • 中华白海豚之乡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娘湾景区以碧海、沙滩、奇石、绿林、渔船、渔村、海潮、中华白海豚而著称,拥有“中华白海豚之乡”美称,由三娘石、母猪石、乌雷岭、威德寺等景观景点组成,是著名电影《海霞》的外景拍摄地和中央电视台MTV《湾湾歌》和20集电视剧《海藤花》的拍摄基地。相传三娘湾原来只有三个英俊的小伙子居住,他们共在一条船上,

  • 历史上苏州有没有地震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没有记载苏州地区的特大地震,苏州历史上从1501年起至今只发生过8次里氏4级以上较大的地震。其中,1990年发生在太仓的里氏5.1级地震,是最大的地震,实际震级后来又修正为4.9级。苏州自古以来就被称福地,破坏性大地震发生的概率比较低,虎丘塔屹立千年就是证明。最近一次地震发生在2012年9月3

  • 历史上苏州的名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最著名的妓女当属苏州的真娘。《青楼小名录》说:“真娘,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唐代诗人白居易、李绅、李商隐都有诗赞美她。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他曾任苏州刺史,对苏州的娼妓形诸歌咏最多。心奴,苏州妓,乐天诗云:“真娘墓前春草碧,心奴头上秋霜白。就中唯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又诗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