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三大自然原因从而引发蝗灾

这三大自然原因从而引发蝗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2/29 14:58:52

环境干旱

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引起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生活习性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虫密过大

J.Buhl等科学家在2006年一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论中证明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蝗群处于这个密度的时候,蝗虫会排列成行,开始朝同一个方前进。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因此,预测群体行动的开始,对于控制蝗灾爆发是至关重要的。

这组科学家把数量逐渐增加的蝗群放在了一个圆形的场地里,记录下它们的行为,并用计算机软件追踪它们的运动。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只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

这些观察结果证实了被称作自推进颗粒模型的计算机模型所预计的结果。Buhl和他的同事认为,使用这样的模型可能有助于设计出控制蝗灾爆发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蝗虫若虫群体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两国交战为何不斩来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争,它残酷无情,在战场上,每一条人命的逝去都是一个家庭无法愈合的伤痛。就像是那句话说的,死亡并不只是死了一万人那样,而是一个人死了一万次。但人类只要生活发展就一直会有战争,很难相信的是,在这样残酷的战争之中却有一个温和的规则。那就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意思就是,在两军战争期间,双方有互相写上的代表

  • 古代弓箭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能杀死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描写古代的电视剧里面,但凡两军交战之前,一定会放箭,两边箭如雨下,总是一下子就射倒下许多人,基本上都是一箭毙命,不少人就表示怀疑,只是弓箭而已,威力真的有这么大吗,居然被一箭就射死了?这感觉很多人都会有,从而就很好奇古代弓箭的真实威力,是否真的如此恐怖,实际上,古代弓箭分很多种类,一般情况下人们都

  • 盘点古代那些奇葩的法律条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商鞅变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法家思想开始成为国家统治的武器。虽然在封建社会中法律不一定能完全执行,但法律对于古代人的生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古代,还有一些我们现在非常难以理解的奇葩法律。秦朝:乱扔垃圾要在脸上刻字。 随地扔垃圾,是一种不文明的生活习惯,但是到了秦朝,可不是批

  • 古代打仗弓箭射完还要回收的无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世界上少见的了,其中有2000多年都是封建历史,朝代无数,皇帝无数,其中的历史资料自然也是无数的,从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源自古人的智慧。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战争频繁,不过那个时候还仅限于冷兵器,骑马砍杀就已经是比较厉害的了,而在那个时候,也有类

  • 中国古代打仗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逃兵,这个词我想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那么在古代,军队是如何处置逃兵的呢?东汉末年的战乱中,曹操集团逐渐获取中原控制权。曹操将他军队中的士兵一律划为“士籍”,户口单列,世袭为兵。士兵家属集中迁居到许昌一带居住,作为人质,如果士兵有逃亡、叛降行为,就连带处罚其家属。士家的女子不得外嫁,只能在士家之间通婚。

  • 古代打仗用的粮草究竟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粮草,我国古代的经典兵书《孙子兵法》当中曾用大篇幅介绍了关于粮草的内容,甚至就连运粮的次数都有精确限制,并且将军粮不足带来的影响都说的清清楚楚,这本起于先秦时代的兵书,不但是我国历代兵家必读读物,也被世界各国兵家公认为入门读物。这样一本兵书里如此重视粮草,可见这粮草还真是决定胜败的东西。拜古装电

  • 张飞真的是黑脸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飞是三国时期刘备帐下的猛将,在演义中他面色黑赤,目瞪眉挑,俨然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将模样。那么历史上的张飞真的长成这样吗?一次考古揭开了这个秘密。《三国演义》对张飞的记载是:“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一看就是个鲁莽汉的形象,但是有意思的是,《三国志》对刘备和关羽的

  • 兵马俑为什么全都是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印度总理莫迪看完兵马俑问“为什么全是男的”这则新闻已经瞬间引起热议,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中国人也纷纷开始寻思,女兵马俑呢?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人们在潜意识里习惯性的忽略了女兵这一群体,所以很难会想到为什么没有女兵马俑这个问题。那么为啥印度人会注意到这个话题呢?这和两国古代迥异的文化有关,中国人认

  • 河南开封最值得玩的5大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河南开封这个地方,不知道现在的朋友了解多少,开封这里距离现在已经有四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下面就跟小编去看一下,河南开封最值得去的5风景点吧!1.清明上河园: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清明上河园了,说到清明上河园可能很多朋友脑海里会想到《清明上河图》,而开封市的清明上河

  • 梁山好汉中最有武德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山108将,很多人武功都有一身好武功。在中国,武功好的人只能算是武夫,而只有武功好加上有武德的人,才可以被成为武师。那么什么是武德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即便是自己有一身好武功,但是从不仗势欺人,从不恃强凌弱,从不好勇斗狠,即便是和对方交流打斗,也是按照规矩,点到为止,不会过分出招伤害别人。如果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