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界主要海峡:马六甲海峡

世界主要海峡:马六甲海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62 更新时间:2024/4/10 2:21:19

马六甲海峡

连接:安达曼海和南中国海

地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马六甲海峡的沿岸国家,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国。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马六甲海峡的历史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马六甲海峡长宽度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东南端通过新加坡海峡连接中国南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海峡长度为800千米,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千米,向北渐宽,到印度尼西亚的沙璜市和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千米。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马六甲海峡水深

马六甲海峡的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米,一般约为27米,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米。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有些小岛的边缘上有岩礁和沙脊,因此阻碍了马六甲海峡南入口的航行。已确定沙脊是由来自苏门答腊的河水中夹带的物质淤积而成。

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非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万m3)经过马六甲海峡。

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马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在20世纪,苏门答腊东部沿海离巽他陆棚不远地区的油井已使一些石油公司开始在马六甲海峡勘探石油。除其他船只外,马六甲海峡还可供来往于中东油田和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海港之间的大型油轮航行。

马六甲海峡主要港口

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是东南亚最大的港口。位于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英:The Republik of Singapore)的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Straits of Malacha)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该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自13世纪开始便是国际贸易港口,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转口港。新加坡港也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的中心。

马来西亚皇京港

马来西亚皇京港位于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马六甲市,距离吉隆坡不到150公里。随着国际航运的发展,新加坡港的不足容易明显,在附近建设其它港口如皇京港就很有必要。皇京港早就存在,中国电建集团在此只是承建一个深水码头而非开辟式新建一个港口,因此它与巴基斯坦瓜德尔港(新建)性质不同。

2016年10月,中国电建集团承建的马来西亚皇京港深水码头举行了奠基仪式,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马六甲皇京港项目(Melaka Gateway)是一个大型的填海综合发展项目,属于马来西亚国家级二号工程,由三个人造岛和一个自然岛屿组成,占地1366英亩,总投入400亿林吉特(约800亿人民币)。预计其深水港项目将于2019年完成,超越新加坡成为马六甲海峡上最大的港口,而全部配套工程将于2025年竣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四大鸣沙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鸣沙山简介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

  • 中国第一辆火车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第一辆火车的诞生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惟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

  • 《祝你生日快乐》的作者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祝你生日快乐的作者是谁《祝你生日快乐》是一首用来庆祝生日的流行歌曲,通常简称《生日快乐》或《生日歌》。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祝你生日快乐》是英文歌曲中最为流行的歌曲之一,除此之外,《友谊地久天长》和《他是一个快乐的好小伙》也是其中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曲。《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是由美国的希尔

  • 2019海昏侯墓被发现:海昏侯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9海昏侯墓最新消息海昏侯墓是汉废帝刘贺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海昏侯墓的

  • 京城北京现在现存多少座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平解放后一些清史专家考证,按清朝封爵规制,从顺治开始,加封亲王郡王称号的皇子近七十个左右,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北京王府有:1、睿亲王府(多尔衮时期)东华门外小南城,今南池子北。康熙三十三年,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重新翻修,改名为“普度寺”,摄政王府大殿改建为“慈济殿”。直到20实际60年代

  • 认知革命:智人征服世界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认知革命简介认知革命一词源于以色列历史学博士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人类简史》一书。在认知革命以后,传说、神话、宗教出现,因为人可以说“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事务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最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还可以和无数陌生

  • 现代人类都属于什么物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类早在有历史记录之前就已存在。早在2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非常类似现代人类的动物。然而,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他们与一同共享栖地的其他生物相比,并没什么特别突出之处。如果到200万年前的东非逛一逛,你很可能会看到一群很像人类的生物:有些妈妈一边哄着小婴儿,一边还得把玩疯的小孩抓回来,忙得团团转;有

  • 地球上存在过哪些人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智人有一个更见不得光的秘密,我们有许多堂、表兄弟姐妹,而且没什么文明,但这还小事一桩;我们其实还曾经有很多更相近的兄弟姐妹。人类(human)已经习惯以为自己是唯一的“人”,是因为在过去1万年间,“人种”确实只剩下智人一种。然而,“human”一词真正的意思是“属于人属的动物”,而在过去,这可不只“

  • 人类为了进化付出了哪些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类进化的代价虽然人种之间有诸多不同,但还是有几项共同的人类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对于60公斤的哺乳类来说,平均脑容量是200立方厘米,但早在250万年前最早的男男女女,脑容量就已有600立方厘米,至于现代的智人,平均脑容量更高达1200~1400立方厘米。至于尼安

  • 人类文明的开端:学会用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火在踏上食物链顶端的路上,使用火可说是迈出了一大步。早在大约80万年前,就已经有部分人种偶尔会使用火,而到了大约30万年前,对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祖先来说,用火已是家常便饭。到了这个时候,人类不仅用火当作可靠的光源和热源,还可以用这项致命的武器和不怀好意的狮子一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