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手下十大将军都有谁,各自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朱元璋手下十大将军都有谁,各自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70 更新时间:2024/2/6 6:53:59

在古代,任何一个新建立的朝代,都是有很多的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带领着众多士兵拼杀出来的,可以说这些开国大将,每一个都是经历过浴血奋战的,每一个也都有着非常厉害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当时必然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是开国大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很有可能会遭到皇帝的猜忌,历史上为了皇帝出生入死,最后却被皇帝杀掉的大将也是大有人在的。那么,在朱元璋手下的十大将军中,又有几个人最终是得到了善终的呢?他们各自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又是否值得惋惜呢?

1.徐达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大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徐达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王朝的第一武将,因为此人不仅有勇,而且十分有智慧,对于朱元璋来说,徐达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在征伐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徐达都表现的十分优秀,对于徐达的性格,我们可以用沉稳来形容,不要以为这是个不起眼的词,徐达其实是很聪明的,对于朱元璋,他一直在提防,从来不惹事,但是最后还是被朱元璋找了个借口害死了。

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常遇春是这些将军冢最不要命的一个,打起仗来非常疯,曾经为了给大军开辟道路,打先锋,用一根竹竿跳到元军营中,到处砍杀,最终使大军能够顺利行进,当然常遇春在开国之后没有来得及发挥自己更大的才能,在洪武二年就去世。

3.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军事将领。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汤和这个人打仗也很有一套,当然最主要的是汤和的眼光很毒,也很有远见,对于朱元璋,汤和早就料到此人今后必有一番作为,因此在朱元璋还仅仅是一名士兵的时候,身为千户的汤和就已经将朱元璋看成了今后应该追随的人,因此朱元璋对于汤和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人能打仗,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人很聪明,当晚年的汤和瘫痪在床的时候,朱元璋渐渐放弃了对汤和的监视,而汤和一贯谨慎的作风也让他能够善终。

4.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 ,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功臣。

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

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文忠也是比较能打的一位,而且是朱元璋的外甥,后来李文忠在对徐寿辉的战争中指挥得当,打破天完军,最后被朱元璋所倚重,建国后被封为曹国公,当然李文忠也是善终的功臣之一。

5.蓝玉

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 ,明朝开国将领。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拜大将军、凉国公。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洪武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蓝玉属于后起之秀,在征战蒙古北元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大破北元政权,甚至将北元皇帝的王庭都给占领了,为大明的边界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朱元璋所看重,封为凉国公,后来因为与李善长商量谋反而被灭族。

6.傅友德

傅友德(约1330-1394)明朝开国名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1644年追封为丽江王,谥'武靖'。

7.廖永忠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明朝大将。

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

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赏赐给他,并在《平蜀文》书'傅一廖二'之语,盛赞廖永忠功勋。

8.冯胜

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安徽定远人,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

洪武五年,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皆战不利,唯独冯胜斩获甚众。洪武二十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女婿朱橚亦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被赐死,所以没有进入功臣庙。

崇祯十七年,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

9.邓愈

邓愈(1337~1377年),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军事将领。

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后转战浙西,屡败元军。累积军功屡次升官,历任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谕德。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0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1377年(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10.沐英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军事将领,明太祖的朱元璋养子。

沐英出身贫苦,自幼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九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洪武十五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女子内衣是怎样的,古代女子的内衣演变有哪些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议论很早之前的一部电影名叫芳华,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代人的记忆,讲述的就是当时近代文工团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当时特有的一些文化色彩在里面,不过,大家不是议论的剧情,而是议论里面一个没有正面做出解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晒在外面的一个女子内衣到底去哪里了?由此也是衍生出了另外的问题,

  • 文成公主嫁给了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的联姻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亲在古代往往具有政治目的,一般是指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首领达成的一种联姻,最重要的好处就是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不要轻易开战。历史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的联姻故事就十分有名。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被李世民封为公主,一年后嫁入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这段联姻,也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意义的联姻,为什么

  • 二战中有哪些著名的特种部队,盘点二战中十大特种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场战争,前后有61个国家被卷入到了这场战争当中。然而影响战争的输赢走向是有着很多因素的。比如科技、武器、战术应用等等,但是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军队。那么在二战中有哪些著名的部队呢?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二战中十大特种部队。NO.10

  • 历史上方腊是谁抓住的,方腊究竟是被谁击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通过《水浒传》认识的方腊,在小说中方腊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四大寇”之一。不过后来方腊是被鲁智深所擒,但在民间大家一般认为抓住方腊的是武松,因为“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要早于《水浒传》,更加深入人心,在电视剧中方腊也是被武松拿下。不过这些

  • 秦始皇有皇后吗?扶苏和胡亥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史记》当中其实没有对扶苏的母亲有过任何描述,所以想要知道扶苏的生母是谁?秦始皇到底跟谁生下了扶苏?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皇后,若是没有,那又何来记载的说法呢?但是战国诸侯和汉朝皇帝基本都有皇后或者王后,既然秦始皇作为堂堂始皇帝没有皇后的话,为什么《史记》又不专

  • 雍正皇帝的兄弟结局如何,雍正是否弑兄杀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是当时清朝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同时,雍正皇帝也是康熙帝的儿子,相传当时康熙有15位皇子,那么,最后是雍正登上了皇位。相传当时康熙的死也是一个人们议论的焦点,有的人说康熙帝死因就是被毒死的,是被雍正皇帝给毒死的,不过,后来有很多的结论证实这个观点不行。与此同时,雍正皇帝的另外兄弟结局又如何呢?

  • 猫儿桥的传说故事,猫儿桥的传说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杭州的钱塘江河畔有一座六和塔,传说这座踏上有十二只玉鼠,但却因为一次陈年旧事却消失的无隐无踪了。而这个故事就在当时杭州的大街小巷中传来传去,这个故事便是“猫儿桥的传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故事吧。从前,杭州琵琶街拐弯的地方有座平津桥,桥边住着一个老皮匠。老皮匠是个孤

  • 雍正皇帝在位多少年,雍正皇帝有多勤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乾盛世中,往往雍正皇帝被提及的最少,恐怕这也和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时间有关。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在位时间都超过了60年,是清朝掌权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而雍正在位仅有13年,相比之下自然会被忽视一些。不过雍正皇帝虽然掌权时间短,但在各方面的功劳一点都不小,甚至完全不输康乾。雍正皇帝不只是勤政,

  • 古时对女人的年龄都有哪些称呼,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部分文人都比较有风情诗雅,所以在给女性年龄的称谓上面,也是采用了很多特别的叫法。例如杜牧就在自己的诗中,用“豆蔻”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可能多数朋友都不了解豆蔻究竟是个怎么样的植物,那在下文会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除了“豆蔻年华”这个说法,在其他不同

  • 杨修之死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杨修的死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杨修之死》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在初中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了。杨修虽说被称之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然而他却并没有怎么做好一位文学家应该要做好的事情,反而是掺和到了曹操儿子们的夺嫡的争斗里面。不仅做人不低调,反而各种张扬,显摆自己的聪明。最后是惹得曹操对他的印象极差,愤怒不已,直接将其斩首。杨修的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