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起是秦始皇的下属吗,白起为何被秦昭襄王所杀

白起是秦始皇的下属吗,白起为何被秦昭襄王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1/23 11:53:06

1、白起是秦始皇的下属吗

不是,白起早于秦始皇时代,是秦昭襄王时代的名将。

白起为秦国公室出身,其祖公子白是秦武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在位)的嫡长子。 秦武公死后传位于同母弟秦德公,嫡长子公子白没有继位,受封于平阳(今陕西宝鸡市眉县),其后人以白为氏,现在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传为白起后人。秦朝的大半壁江山为白起打下。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攻占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前293年,白起为主将,以十万秦军打败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于伊阙。前292年,白起率兵攻魏,夺取了魏国大小六十一城。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前282年,楚国派使臣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秦国准备先发制人。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前280年,白起夺取楚国的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军分三进攻楚国。前279年,秦军攻占楚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后来,秦军一直攻至竟陵(今湖北潜江市西北),楚军退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同年,秦军占领楚国巫、黔中郡。前274年,白起率军与赵、魏联军战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斩首敌军十三万。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占领九座城,斩首五万。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通往都城的南太行道被切断。之后,韩国上党太守冯亭举上党降赵。

让人值得深思的是,之后秦国换了主将。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龁攻占上党(山西长治市)。之后,秦军与赵军对峙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三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听闻赵国将主帅换为赵括,才将秦军主帅换为白起。前259年九月,秦军大败赵军,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六国震惊。前259十月,秦军兵分两路:王龁攻下皮牢(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司马梗平定太原。之后,韩、赵行贿秦相范雎,说服秦昭王罢兵。韩国将垣雍割给秦国,赵国将六座城邑献给秦国。

公元前258年正月,秦国再次起兵攻赵,但这次主将不是白起,秦王派五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但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援助王陵继续作战。结果王陵部队损失四万余人。前258年八月,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战不力而将其免职,想请白起出山,白起以病拒绝,并劝秦王不要出兵,秦国出兵必败。秦王大怒,免去白起的官爵降为士兵,让他离开咸阳迁到阴密。因白起有病,未能成行。同时秦昭王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前258年十一月,王龁军已围攻邯郸三个月,未能攻克。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同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秦昭王再次请白起出山,白起再次以病拒绝,并对他人言秦王不听自己的话才有此败,秦王就派人驱逐白起,不他留在咸阳城里。白起在秦王的驱逐之下走出咸阳西门十里,到了杜邮。应侯向秦王进言:“令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出不满意的样子,有怨言。”秦王就派遣使者赐给他一把剑,令他自杀。白起直言自己因杀赵国降卒四十五万才得此结果,举剑自杀。

2、白起为何被秦昭襄王所杀

白起与秦昭王是有矛盾的,秦昭王已不能很好的使用白起。当白起于公元前262年攻占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通往都城的南太行道被切断后,秦昭王却任命王龁为进攻赵国的主帅。这明显是想培养新人,让新人立功以取代白起的地位。当白起打败赵括,坑杀赵军四十多万之后,秦昭王没有听从白起之谋,趁势灭赵,这也有打压白起的意思。第二年,秦国举全国之兵灭赵,白起拒绝为主将,秦昭王任用王龄为主将,表明秦昭王与白起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秦昭王是下定决心要培养新人了,他扶持的是王家。

秦昭王如此对待白起,是因为白起对秦王的确已形成威胁。长平之战前,秦军胜算不大。但换成白起之后,秦军士气大振。赵国换赵括为将,赵国换将改变打法,这是要与秦军决战的节奏,对于秦国和赵国这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赵括的反攻有可能给秦国带来灭顶之灾。这一战,没有白起,秦国打不赢。可以看出白起在士兵当中的威望,也可以看也白起对军队的影响力。后来,秦军攻打赵国,几战几败,也与白起拒绝出战有关。白起死后,秦国之败,证明了白起对秦军的负面影响,秦军几到离不开白起的地步,急需培养新人。信心对于一支军队很重要。

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点,那就是白起是魏冉的人,而应侯范雎于公元前265年前后帮助秦昭王铲除了魏冉势力,秦昭王终于摆脱了四十多年的傀儡生涯。白起是魏冉一手培养起来的名将,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魏冉大胆起用年轻的白起为主将,白起一战成名,成为秦军的顶梁柱。魏冉倒后,白起明显是受打击的,这就有了长平之战一开始,秦军不以白起为主帅的局面。秦昭王这是要打压白起,培养新人。应侯出于白起威胁到了秦王地位,而劝秦王杀了白起。对于范雎,也绝对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只是个奸佞小人,他为秦国一统六国是立下大功的,秦朝丞相李斯对范雎的评价极高,他曾坦言:“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所以,秦昭王杀白起,是因为白起不能为已所用。

白起死时当已年近六旬。白起在史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公元前294年,白起受封为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白起在史书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公元前257年,被秦昭王赐死杜邮。临死之时,秦王仍逼他出征,说明白起的年龄不至于已七十多岁,最多也就是六十多岁。从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57年,白起已为秦国出征37年,按他二十岁担任左庶长,白起死时为57岁。所以白起在公元前294年,年龄大概20岁左右;公元前257年,白起大约在六十岁左右;白起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14年左右,这符合当时的实际。

3、白起的主要成就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作战特点

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很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四、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令妃魏璎珞是被毒死的吗,令妃魏璎珞尸身为什么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8年7月孙殿英悍然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手段粗暴至极,甚至使用了炸药。孙殿英认为乾隆和慈禧是清朝最后代表性的人物,陪葬品必定是价值连城,极好的商品货,便优先命人炸开了乾隆的地宫。掀开一个个陪葬的棺椁。在这些棺椁里面惊现一具女尸,历经150年尸身不腐不烂,栩栩如生,这便是嘉庆皇帝的生母,魏璎珞,

  • 白起这一生究竟杀过多少人,白起为什么是人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或许这个名字在当时,只要一被提起来,就能让很多人闻风丧胆。白起有一些外号,诸如“杀神”“人屠”,重点都在白起杀人很多这件事情上。最为出名的大概就是长平之战了,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不仅是战争中死亡的,战败之后作为俘虏,也都把他们给杀了

  • 赵云的成名之战是什么,赵云长坂坡之战杀了曹操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云一共跟随了刘备30多年,也是一位忠孝仁义的典范人物。要说赵云的成名之战肯定还是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英勇事迹。不过长坂坡之战赵云一人冲进曹操正营,还能救出阿斗,这战斗力感觉吕布看了都有些虚。那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上的所作所为都是真的么?其实在历史当中的确有长坂坡之战,而且赵云也是保护了甘夫人

  • 红崖天书是谁写的,红崖天书写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天书”,自然也就预示着这个“红崖天书”没有那么简单,红崖天书位于贵州腹地,是一处非常奇特的景观,而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所展现的内容是非常令人疑惑不解的,而也正是因为无法理解,无法读懂,才被称为“天书”。那么这个红崖天书究竟有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典故和出处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一句著名谚语,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句话的典故和出处是怎样的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意思是不把自己放入险境,就难以获得成功。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在职31年总共收复了

  •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号称“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相关的改编作品。在同治年间,杨乃武因为怀疑和葛毕氏通奸杀父,因此被捕,实际上这两人是被冤枉的,但他们在狱中却受尽折磨,最后屈打成招认了罪,就这样被冤杀了。后来这个案件惊动了朝廷,决定重新审查,最后经过数次更审后终于是还给他们一个清白。下面就为大家

  • 老子出关出的是哪个关,老子出关后究竟去往何地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老子思想内涵的影响力延续至今,而道教学派更是成为不少人的信仰。老子是春秋人士,当他意识到周天子已经每况愈下后,便决定出关巡游,后来还创作出了伟大的名著《道德经》。很多朋友好奇,老子出关出的是哪个关,据记载应该是函谷关,老子在函谷关遇到尹喜,尹喜原本是

  • 吴起是个怎样的人,吴起变法最后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奇人,他才智过人,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与“兵圣”孙武齐名,后世将二人合称为“孙吴”,在国家治理方面吴起也是政绩斐然。但他有重大的人格缺陷,堪为睿智与固执的结合体,而他的一生作为也不同于常人,可以用“狠”字来概

  • 泾渭分明是什么意思,泾渭指的是那两条河在我国的哪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相信小伙伴们在生活当中是经常遇到的,泾渭分明也可亦作“泾渭自分”或是“泾渭自明”。这其中的“泾”指的是清,而“渭”指的是混浊。泾渭练习来就是两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非常的明显,

  •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毒死神农氏的草是什么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对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倒背如流,但是传说虽然说了很多,却还是有不一致的版本,而且每个版本中神农的结果也都是不太一样的。有传说他最终是被召唤到了天庭,那自然就成了仙了,但是更为流行的恐怕是他最终误食毒草,没有找到解药,最终被毒死。那么,问题来了,能把尝过那么多毒草的神农氏毒死的草,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