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昏恋是什么意思,黄昏恋子女应该怎么面对

黄昏恋是什么意思,黄昏恋子女应该怎么面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77 更新时间:2024/1/25 13:25:49

黄昏恋,此词一般是指那些丧偶的老年人再次结婚或者是寻找自己的属于老年人的爱情的行为。黄昏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青春时代未解决好个人问题,到中年遇到合适的才谈恋爱;另一种是中老年丧偶或离婚后再成家进行的恋爱。

依法维权

再婚自由

“现在的年轻人都崇尚自由恋爱,为什么他们对老年人的再婚选择却那么不理解?”现住贵阳市的钱姨无奈地说,作为老年人,都想堂堂正正地重新组织家庭,但诸多障碍让他们对再婚望而却步。

夫妻双双白头偕老,仅仅是良好祝愿而已。各种原因形成的老年单身,带来了人之情的“黄昏恋”。但是,也出现了本流行于时尚青年的“未婚同居”。“黄昏恋”未婚同居,是值得重视认真对待的社会现象。

再婚合法

单身老人再婚,本来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黄昏恋”未婚同居,实质是消极性的维权方式。细分有两种:一种是子女因为财产阻婚而引起的。如今有的子女一见老人再婚,往往不是先为老年人幸福晚年着想,而是只想到老人的财产上,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因此而阻挠老人再婚,老人合法结婚的路子走不通,只好搞既成事实的未婚同居;一种是迫于世俗型观念压力而引起的。比如,担心自己年龄一大把了,特别是高龄老人,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因情投意产生了“黄昏恋”,公开婚姻登记吧,怕人笑话“老不正经”,因此悄悄地未婚同居。

既然老年再婚是婚姻法赋的合法权益,就不必消极地屈服而未婚同居,而应理直气壮地依法积极维权。

或通过对子女教育疏导依法维权的方式。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使子女明白这样的道理:“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有所乐,老年人“黄昏恋”也是图个知己相互依托,再孝顺的子女也各有事业,总不能整天守着老人。随着中国的老龄化,单身老人的空窠孤独已经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体上虽然是老少共融、代际和谐。

但是,老年人与年轻人在一起,生活习惯、社交圈、饮食要求等也有所不同,哪种传统的几世同堂,总会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来。要打消子女们“只顾金钱,不顾亲情”的杂念。子女与老人关系融洽了,遗产是少不了的。作为子女为了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还是开明一点好。财富靠自己去挣,别盯着那点财产不放。

或采取自我心理调节依法维权的方式。老人在再婚上的种种顾虑也大有不必。这有什么,婚姻法对老人再婚又没有年龄上限。单身“黄昏恋”合情、合理、合法,有的高龄老人还到网上征婚呢。如今,新的婚姻登记手续也简化了,如果爱面子就悄悄登记,有个合法手续,把办婚宴的钱用于旅游风光一把。再说合情不合法的未婚同居,日后万一有个变化,反会引来很多说不明、理不清的纠纷。未婚同居也不受法律认可,依据国家婚姻法,规范婚姻登记,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也是社会明的体现。

或采用法律渠道依法维权方式。对少数“只顾金钱,不顾亲情”无理阻挠老年再婚的子女,只好打上法庭,告他个违法干涉婚姻自由的恶名。如果闹僵了,可以依法剥夺子女对遗产的继承权。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而且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我国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老年型社会。全国人大已把维权“黄昏恋”列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老年人“黄昏恋”,老年再婚,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黄昏恋”不要“羞答答的玫瑰悄悄地开”,要“妹妹(哥哥)大胆地前走”!

问题分析

1、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丧偶的中老年羞于再恋爱成家。

2、克服阻碍黄昏恋的不良心理因素。

(1)“看破红尘”不愿再恋。一般发生在多年夫妻或家庭感情不和睦的丧偶者身上。他们对再婚已无兴趣,甚至厌恶婚姻生活,希望一个人了此残生,就是子女帮其找老伴也不愿意。

(2)怕子女干涉。

(3)“对比效应”影响再恋成婚。丧偶中老年人在再次恋爱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眼前的对象与过去的老伴相比,而且总是觉得不如过去的老伴好,因而迟迟下不了决心。

(4)怕社会偏见影响恋爱。

(5)因财产和经济原因,对再恋顾虑重重。中老年再婚,一般都有一些财产和金钱,结合后,二人的财产与金钱的处理,是一个很敏感而现实的问题,许多中老年人在再次恋爱时,都是因这一具体问题谈不好而告吹的。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这些问题的处理更为敏感和突出。

处理方法

对于黄昏恋的心理障碍克服:

1、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因有一次婚姻挫折而抛掉终身的幸福。

2、要做好子女的工作,子女应该体贴老人,理解老人。要知道,再孝顺的子女,也不及伴侣的照顾周到。

3、要消除消极的对比效应,多看到新伴侣的优点和长处,尽快缩短与新伴侣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

4、社会要理解老人,关心老人。中老年人丧偶后,如能情投意合再组建幸福家庭,是一件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减少社会问题的大好事,应予支持。

5、进入黄昏恋的中老年人,在财产方面,如双方子女无干预思想,两人又情投意合,共同使用并无妨。否则,可采取现在进行的婚前财产登记手续,做到所有权分明、共同使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生平简介,杨坚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

  • 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可以扭转国民党被动局面的战役,国民党派出了精尖部队参与此次战役,可最终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中以失败而结

  • 张啸林是汉奸吗,张啸林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啸林(1877年一1940年8月14日),原名张小林,浙江慈溪人,是旧上海青帮头目,贩卖鸦片,逼良为娼,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

  • 归有光简介生平,历史上对于归有光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

  • 董鄂妃怎么死的,顺治为何专宠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问世间情为何物,为了爱抛弃江山,应该如何评判一个女人如果能让一个男人爱她爱到没了她就看破红尘遁入空门,那这个女人一定是厉害得不得了了。如果这个男人再是皇帝,一个国家的头头,那她就更是了不得了。这里就有这样一个了不得的女人,她就是清顺治的老婆董鄂妃。董鄂妃原是内大臣鄂硕之女,18岁入宫,顺治对其宠爱有

  •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韩非子的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

  • 杨家将的佘太君是真实存在的吗,佘太君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北宋仁宗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皇祐三年(1051),北宋文豪欧陽修就曾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陽永叔集》卷二十九《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大约从这时开始,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在人们的传说中日

  • 《四十二章经》里面到底讲了什么,《四十二章经》里真有什么宝藏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熟悉金庸大师《鹿鼎记》的人一定对《四十二章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整个故事正是以各路人等争夺这些经书为线索而展开叙述的。在文中,为了抢夺这件宝贝,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最后真相大白后才发现,原来众人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书上的经文,而是隐藏在其中的宝藏。那么,《四十二章

  • 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想当年,晋献公金戈铁马,叱咤风云,好不骁勇!望今朝,怎一个荒唐了得!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绕指柔使他沉沦,他愿意为了骊姬的一颦一笑,一媚一娇而颠覆晋国。太子殁了,国乱了,诸子夺嫡,公子重耳被逼逃亡他国。昔日的万人之上、荣华富贵早已遥不可及,父亲与兄弟的追杀又接踵而来,这叫他怎么不寒心!原来

  • 卫子夫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卫子夫一家为何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生男不必太欢喜,生女不必太悲伤,试看卫子夫,一家霸天下。"这是汉武帝时期广为流传的歌谣。中国历来都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生了个儿子就哈哈大笑,生个女儿就成了苦瓜脸,然而卫子夫的事迹却告诉后人,生了女儿不必"心悲煞"。汉武帝爱上歌女出生的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平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