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背水一战典故故事,背水一战主人公是谁

背水一战典故故事,背水一战主人公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2/16 9:06:44

背水一战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为在绝境中寻找出路从而决一死战。古代两军对垒,如果有一方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又不愿投降的话,那他们就需要背水一战了。当然,背水一战绝不是没有胜算,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各位介绍下背水一战的典故故事,看看这起事件的主人公是谁。那在冷兵器时期,大家使用的武器都是相同的,所以人数多的一方往往优势更加明确,但如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策略,以弱胜强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1、背水一战典故故事

背水一战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是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楚汉相争时期,关于韩信的一个故事。

公元前204年,韩信带着刚刚招募的数万新兵,攻打赵王赵歇的领地。而赵王这边,是成安君陈余带领的二十万赵军,且早已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关键地段。在韩信与陈余交锋的必经路上,有一段长百余里,两边高山,中间狭窄的山谷,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王军中有一个谋士,名叫李左车,他给陈余献计:韩信必经的这条路,是一条绝妙的陷阱。我们可以守着阵地,不和韩信的军队正面交锋,而是派兵绕到后面埋伏,等到韩信的大军到达我军阵前,见我军没有交战的意思,他们这一队新编的队伍,势必士气低落而后退,到时候,我们从背后断了韩信军的粮道和后路,来一个瓮中捉鳖,岂不是一件美事?

谁知,陈余根本就不听李左车的,他自己也知道,面前的这条山谷是一个非常好的陷阱,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会利用。但是,用这样的方式获胜,实在是有点胜之不武,有损他大将军的威名。

陈余说,韩信区区几千人,还长途跋涉这么远,我们还躲着不敢应战,传出去让我的脸往哪搁,岂不是让世人笑掉大牙。于是,并没有执行谋士的意见,而是专心备战,准备与韩信来一场正面交锋。

峡谷的危险,连没有读过兵书的人都知道,更何况是韩信。韩信早已通过自己的密探,得知了陈余的打算。

韩信先派出了一支侦查小队,查探峡谷附近有没有赵军的埋伏,在发现并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开始了他的部署。将队伍带进峡谷,让对方放松了警惕,专心备战。

然后,韩信选出一支轻骑小队,每人拿着一面汉军的旗帜,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从一条小路,偷偷绕到了赵军的后方。

接着,韩信命令大军补充必要的粮草和装备,且只吃少量点心,等战后大餐等着大家,开始向赵军阵地进发。并且,到了峡谷口,韩信的队伍在背对着河水的地方摆下阵势,一副决一死战的态势。

赵军看到对面汉军在背水的地方扎营,都开始笑话对方,陈余更是嘲笑韩信不足为惧,徒有虚名。加上前期韩信假意散播自己队伍的情况,让对方以为汉军全是一帮新兵蛋子,而且人数不整,战斗力低的可怜,所以更加肆无忌惮了。

2、置之死地而后生

到了天明时分,韩信命令汉军出击攻打赵军,摇旗呐鼓,场面着实逼真,但是,由于汉军人数上的劣势,没打多久,汉军就开始往后撤,一直彻到了水边的临时营地。赵军一看汉军大败,而又退回了水边,就占据峡谷口,全军出击准备消灭水边的汉军。

而汉军退到水边之后,面对湍急的河水,和身后的敌人,有些心里发怵。而就在这时,韩信命令全军反击,为了荣誉,为了活着,汉军将士没有了退路,全力反击追来的赵军,竟然与赵军僵持,并且开始占据优势。

陈余一看,这汉军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这么厉害,根本不占优势,就命令赵军后退回营作长远打算。可是,就在这时,赵军发现自己身后的营地,早已被汉军占领,汉军旗帜插满了赵军大营,一时间,赵军上下大乱,人心惶惶。韩信趁机命令大军两面合击,将赵军合围消灭。而傲慢的陈余终究战死沙场,韩信一举俘获了赵王,此疫大胜。

战后,汉军庆功,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讲,列阵要背靠山,面朝水,您让我们背朝水,还不让吃饱,面对如此阵势,还和人数众多的赵军交锋,结果还大胜,这是怎么回事呢?您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呢?”

韩信大笑:“你们光是注意到兵书说要背山而战了,却没有注意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们人数本就不占优势,加上长途奔袭,战士们本来就很疲惫,若是正面与赵军交锋,很难有获胜的把握。但是,我只让大军吃不足以支撑多日的食物,和背靠河水与敌人作战,是断了大军的后路,既然战是一定要战,背后也没有退路,何不全力以赴,跟赵王拼个你死我活呢?在赵军营地被占之后,赵军更是战斗时大失,成了瓮中之鳖,不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作用吗?”众人称赞韩信的智谋,不愧是韩大将军。

后来,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就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退路,与敌人决一死战,也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比如考试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冯唐和李广为何一生难以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结果却始终不能封侯,那冯唐又是个什么情况呢?冯唐是汉文帝时期大臣,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但始终得不到重用。冯唐出仕较晚,在文帝时期因直言不讳,还惹得皇帝不高兴。等到汉景帝时,又罢免了他的楚相一职,等到汉武帝即位,冯唐已经年过古稀,从而心有余而力不

  • 东坡肉的来历是怎样的,东坡肉到底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东坡肉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吧,如果吃过的的话,那就是爱不释手了,如果没有吃过的话,那就是人生缺少了一些什么了,所以没吃过的建议大家有机会去吃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那就是一起来学习看看这个东坡肉的来历,来看看这个东坡肉到底有什么故事吧!东坡肉来历东坡肉是杭州传统

  • 安乐公主是怎么死的,安乐公主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裹儿,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由于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因当时情况紧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为襁褓,所以取名李裹儿。安乐公主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大肆开府设官干预朝政,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

  • 岳飞的五个经典故事,岳飞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岳飞也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岳飞厉害,那么岳飞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述所的,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岳飞的五个经典故事吧,都是非常详细的,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学看。1、岳母刺字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

  • 周公吐哺的故事,周公吐哺原文译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周公吐哺》大家的第一感受应该就是天下归心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嘛,很著名的一句话了,大家也知道《周公吐哺》要背诵的,所以小编当时是背诵了,但是到现在已经忘记了,那么这个周公吐哺的到底是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周公吐哺的故事简介: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他辅助

  • 滕子京到底是谁,滕子京为什么要重修岳阳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历史上滕子京并不怎么出名,他也没什么地位,但正是因为范仲淹的一篇名作《岳阳楼记》让滕子京得以出名。那这位滕子京到底是谁呢,他为什么要重修岳阳楼?首先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友,后来因罪被贬到岳州。不过根据正史记载,滕子京在岳州任职期间,也没尽到自己为官的责任,反倒四处搜刮钱财来修建岳阳楼,为自己树碑立

  •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死的时候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去病作为西汉时期的一名大将,十七岁就大破匈奴,而这还是他第一次领兵,不得不说,霍去病的确是一个军事方面的天才人物。不过,是天才就很可能招致嫉妒,而这嫉妒不是来源于人,而是命运,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三岁。这么年轻就离世,原因却一直不明,尽管官方的说法是病逝,但是这一点能在《史记》和《汉书》当中都

  • 金缕玉衣的构造是怎样的,金缕玉衣里面有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金缕玉衣不知道大家有印象没有印象,反正小编当时看到这个其实觉得没有什么,但是后来得知这个衣服是用玉片做的,而且还是用金丝串联起来的,哇,大家都知道玉的珍贵,知道金的贵,所以就感兴趣了,最近很多人都说了,金缕玉衣这个搞法,人是穿进去的呢?这个金缕玉衣里面到底有没有人呢?下面我们来仔细的看看这个金缕

  • 鉴真为什么东渡,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道鉴真这个人,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不过鉴真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很出名的,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得道高僧,其最出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东渡到了日本。从我们平常人的角度去看的话,那就是给日本带去了关于佛教的一些东西。那么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东西呢?还有这个东渡都的影响还有意义还有贡献又分别是什么,下面一

  • 岳飞墓前究竟跪了几个人,跪在岳飞墓前的铜像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之死,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感到非常悲愤的一件事情,原本如果岳飞还在,那么宋朝的命运很可能就不会是后来的样子,但是他最终却被奸臣陷害致死,这令人们无法接受,想尽一切办法让那些死去的奸臣不得安生,最有名的办法就是岳飞墓前跪着的铜人了。只是,岳飞墓前究竟跪了几个人,一直都有很多版本,少则两个,多则四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