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大猷生平简介,吴大猷的贡献有哪些?

吴大猷生平简介,吴大猷的贡献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2/23 18:51:11

吴大猷生平简介:吴大猷的贡献有哪些?吴大猷为什么去台湾?本这就为你介绍:

吴大猷生平简介

吴大猷(1907.9.29-2000.3.4),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出生于广州府番禺县,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83年11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吴大猷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f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

吴大猷的贡献

一、科学研究

吴大猷的学者生涯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北京大学时期(19341946)、北美时期(19461978)和台湾时期(1978年起)。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有独创性。

20世纪30年代,吴大猷研究了多种原子分子光谱,研究了苯及其衍生物的拉曼光谱,发现并证明了苯的同位素移动并对此作了正确的解释。

30-40年代,在中国最早进行了原子多重激发态的研究,较早计算了氦原子双激发能态;计算慢中子与原子碰撞的散射截面;提出原子碰撞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氯化乙烯的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及分子对称问题;讨论了由分子或电子激发的分子振动、分子振动与转动的交互作用、分子简正振动等问题。

吴大猷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f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

他认为,铀离子能级的相对位置应该很类似于钋、钍和锕的相应的离子能级。这就等于给出了锕、钍、钋和铀四个重要元素最低态的电子组态的信息。他肯定,93号以后的元素必定以5f电子为最低态。

于是他预言,中性的93号原子的正常态至少包含一个5f电子,因而有可能存在一个类似于周期表中稀土族的元素系,从铀开始的化学性质类似的14个元素。

这就是说,吴大猷通过f态的计算,预言了铀后元素的存在。他的这一工作为铀后元素的发现和M.C.麦耶尔对同类问题的计算开了先河。

从1940年开始,铀后元素分别以各种方式被发现。他的第二篇论文题为《两个最低点的特征值问题和重原子f态的量子亏损》,讨论了前人没有讨论的具有两个不对称的最小值位势的量子力学问题。

他WKB(Wentzel-Kramers-Brillouin)近似法求解了波动方程的本征值,并将结果用于某些原子能态的计算,特别是用以说明量子亏损。对此,学术界评价吴大猷这一工作具有非常不寻常的意义。

吴大猷在原子光谱方面的一项工作已被Y.P.瓦施尼称为“吴态”。“吴态”的存在,1967年已由P.费尔曼和R.诺威克用实验所证实。

对于散射理论,吴大猷通过对原子和分子的电子碰撞激发和双重激发研究,做出了贡献。他关于氦的双重激发能态研究已被D.E.高耳登列入电子-原子散射共振研究的早期贡献。

在统计力学方面,吴大猷把跃迁概率的概念同不可逆过程联系起来,为严密表述和深入理解不可逆过程的时间方性也做出了功绩。

70年代中期后,吴大猷先生开始关注物理学哲学问题。他的一系列关于物理学发展与哲学的讲演,于1975年出版,书名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

吴先生认为,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会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

此后,吴先生一直关注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的问题。1988年,他在医院病榻上写出了《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

二、人才培养

1941年吴大猷开始在西南联大教授古典力学。吴大猷学生有杨振宁政道、黄昆、朱光亚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学家。一批骨干物理学家,如马仕俊、郭永怀、福春都曾从他那里受益过。

三、著作

《科学和教育》《科学与科学发展》《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等。

如何评价吴大猷?

吴先生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吴先生关心国家统一,致力于民族富强,并且为海峡两岸科技学术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两岸同胞所赞誉。

吴大猷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一生从事物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大猷先生获得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物理学家。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吴大猷先生身体力行,为发展中国台湾地区的科学与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缅怀吴大猷先生对中国科学与教育事业,特别是对物理学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吴大猷先生献身科学的优秀品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冯胜的故事是怎样的?冯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的故事是怎样的?冯胜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

  • 北京德胜门名字的由来,北京德胜门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京德胜门简介德胜门是古代城门名称,就全国而言,在北京、南昌、沈阳、吉林、合肥、银川等地均出现过德胜门。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德胜门是京藏高速(G6 原八达岭高速)路

  • 黄冈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黄冈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的领导人是谁?黄冈起义第一枪谁开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全称潮汕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丁未起义、丁未革命,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汕饶平县黄冈镇发动的反清起义。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何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

  • 李元昊有多少个妻子,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李元昊戎马一生,建国立业,但却因贪图女色引发了一场儿子弑父的历史悲剧。李元昊一生取妻八个,第一妻为卫慕氏,是他的生母惠慈敦爱皇后的娘家侄女,也就是李元昊舅舅的女儿。广运元年(1034年),因皇太后卫慕氏的弟弟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的事泄露,李元

  •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母亲:赵姬(说法不一有说吕不韦的舞姬,也有说赵国将门之后)身世之谜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史书里记载含糊不清,有人猜测是吕不韦孩子。《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之母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史记·秦始

  •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的背景是什么?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孙权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战。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

  • 三国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三国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是怎么样的?本文来说说千里走单骑的典故。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

  • 败走麦城的主人公是谁,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的主人公是谁?败走麦城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

  • 辕门射戟的主要人物,辕门射戟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的背景是什么?辕门射戟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读音: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

  • 三国姜维是怎么死的,姜维为何惨死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很多人青史留名,比如武将中的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谋士中的诸葛亮,几乎成为神话。但是,作为诸葛亮的唯一接班人,姜维下场比较凄惨,让人感叹。刘备虽然武有关羽等五虎上将,文有诸葛亮等谋略天才,但仍未一统三国,反而成为最早灭亡的国家。特别是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而不得,甚至病死途中,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