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是谁,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感情有多深?

长孙皇后是谁,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感情有多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08 更新时间:2024/3/10 19:20:03

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女性。她与李世民虽无浪漫的爱情故事,但两人伉俪情深,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长孙皇后的家族在北魏和隋朝都是贵族阶层。长孙皇后年幼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喜欢阅读历史上的人物事迹,自觉遵守礼法规范,这为她日后成为后宫嫔妃的表率奠定了德行基础。

长孙皇后十三岁时,由舅舅高士廉做主嫁给了李世民。626年,李世民登基不久后,册封了长孙皇后。虽然处于万人之上,享尽尊荣,但她恪守本分,并不利用权势为族人谋求私利。

有一次,李世民想任命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为辅政大臣,就与长孙皇后商量。不料长孙皇后坚决反对。她说:“我自己身在宫中,已经获得了最高的荣华富贵,家人也跟着得到很大的荣耀,这已经足够了。我的亲属不宜再进一步把持朝政。想想看,汉代的吕氏和霍氏家族作为外戚干政,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这都是历史的教训呀!”

李世民虽然为皇后的恳切言辞所感动,但仍执意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仆射。还好,长孙无忌听从妹妹的意见,百般推辞,才打消了唐太宗的念头。长孙皇后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也明白外戚专权对于天下的祸害,实在是一位识大体的杰出女性。

作为后宫之长,长孙皇后从不以势欺人,反而尽自己能力帮助后宫的嫔妃和下人。豫章公主是一个下等嫔妃的女儿,刚出生母亲就去世了。长孙皇后把豫章公主接过来抚养,视如己出。

若有贴身丫鬟或下人生病的,皇后嘘寒问暖,把自己的药品和食物赏赐给他们。如有人犯了错,惹怒皇帝,要被处罚,她会先照顾皇帝的情绪,顺着他的话头同意处罚,事后看皇帝的怒气逐渐散去,才慢慢地为下人求情。大家都对她的仁慈心肠称赞不已。

长孙皇后把女性应有的美好品性和行为准则,借古代杰出女性的故事表达出来,编为《女则》十篇,在宫中传阅。

长孙皇后品德高尚、严于律己,但是并不古板迂腐、呆守礼制。她并不缺乏活泼妩媚的性情。在一个风光明媚的春日,长孙皇后在上苑花园里游玩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妙龄女子们在春花烂漫、莺飞蝶舞的花园中玩赏;桃花偷了美女们娇嫩的面色,因而美丽娇艳,刚刚发芽的嫩柳像女子一样苗条柔软;这些青春少女们这么美丽动人,名声早就流传四方了,人们何必刻意去打听呢?

据说,李世民对这首诗赞赏不已,因为它体现了皇后的流风雅韵,尤其是最后一句流露出的自信,与皇后的尊贵身份十分相称。

李世民得到这么一位智慧与优雅并存、品德与心胸兼备的皇后,自然十分称心。平时他对皇后十分尊重,遇事喜欢征求她的意见。他们互敬互爱、互相扶持,一同走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可惜的是,长孙皇后没有长寿的福气,年仅三十六岁就去世了。李世民痛失贤内助,伤心不已。他将长孙皇后葬于昭陵,亲自撰文纪念她的一生。因为杰出的才华和品德,长孙皇后获得谥号“文德”,后来又追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为什么远嫁吐蕃,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初,唐太宗凭借着杰出的文治武功,不但平定了中原,发展了经济,使中原的人民得以安稳生活;而且征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与他们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开通了互相贸易往来的通道。这其中,就包括西南方向的吐蕃国。当时的吐蕃王名叫松赞干布,是一个文武双全、富有政治才干的年轻首领。他平定了吐蕃内乱,使吐蕃成为青藏高

  • 李牧是怎么死的,赵王为什么最后要杀掉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王听了唐玖汇报的情况以后,对郭开说:“廉颇老了,指望不上了。那我们只能把李牧将军从北方边境调回来,以抵御秦军。”“大王,看来也只有如此了。”郭开回答。李牧被调回来时,秦军在大将王翦、将军杨端和的率领下已经攻进赵国。李牧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仔细分析了

  • 嫪毐是谁,秦始皇如何平定嫪毐叛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嬴政继承王位时,他的母亲赵姬还很年轻,她耐不住深宫寂寞,就找了一个情人,名叫嫪毐(làoǎi)。这个嫪毐本来是吕不韦门下的人,经吕不韦推荐,嫪毐得到赵太后的宠爱。赵太后把嫪毐以假太监的名义留在宫中,两人整日厮混在一起。不久,太后便怀孕了。她担心这个消息会泄露出去,就向秦王嬴政谎称自己请

  • 韩非是怎么死的,秦始皇为什么要杀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到达咸阳后,受到了秦王嬴政的盛情招待。后来,在秦王嬴政的再三挽留下,韩非便留在了咸阳。秦王嬴政希望韩非能成为自己的智囊,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别看韩非写文章时文思泉涌、笔锋犀利,但是他在秦王嬴政面前说话却非常谨慎。这不光是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更主要是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

  • 茅焦是谁,茅焦为什么能让秦始皇接回赵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平定嫪毐的叛乱、逼死了仲父吕不韦之后,母亲赵太后被他迁出咸阳,在雍城幽禁了三年。三年里经常有大臣向他提起应该接回太后,但秦王嬴政充耳不闻,他不想再提这件事。尽管天下人对他的行为议论纷纷,说他不孝,但他痛恨那些让他蒙辱的人。这一天上朝时,老臣蒙武又提起这件事:“请大王下旨接回太后,

  • 甘罗是谁,甘罗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被秦始皇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在七国中,燕国最弱小,为了避免被强国吞并,燕国与赵国结成盟国。眼看着秦国日渐强大起来,燕国又想与秦国结盟。燕王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向秦国表示友好,并且请秦国派一名大臣到燕国做丞相。秦国丞相吕不韦认为这是个削弱赵国、化解燕赵联盟的好机会,他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当丞相,但是张唐却推辞不去。因为要想去燕

  • 秦始皇为什么能灭掉六国,结束了二百多年国家分裂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这十年间,秦国以一国之力,连年征战,顺利灭掉了东方六国。而且,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军所到之处基本上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虽然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但总的来说,秦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顺利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结束了二百多年国家分裂的局面

  • 屯留兵变是怎么一回事,屯留兵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一年的正月,秦国上空有一颗彗星经过,先是出现在东方,后来又到了北方。太史急忙来向秦王嬴政上奏:“彗星出现在太阳旁边,这是个不祥的征兆,不是儿子杀父,就是弟弟冒犯兄长;现在彗星又出现在北方,就表示会有战争发生。”秦王嬴政对这个说法付之一笑,因为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早已去世,他

  • 《吕氏春秋》是什么书,秦始皇为什么要逼死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诛杀了嫪毐之后,秦王嬴政对丞相吕不韦也开始存有戒心了。虽然丞相吕不韦为了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大业日夜操劳,功绩显赫,但是他的势力和声望却膨胀得让秦王嬴政有些不安。他认为,要想让自己的政权稳固,就必须把国家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秦王嬴政开始认真地翻阅研读吕不韦和门下宾客一同编著的《吕氏春秋》,

  •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是如何输掉长平之战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想必都知道,他小时候熟读兵书,说得头头是道,但他的父亲赵奢却说,他将来是不能领兵打仗的,否则必会败军辱国。果不其然,他一上任,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换将领,改变军中的制度,把赵军搞得上下离心,斗志消沉。最要命的是,他改变了廉颇的固守防御方针,妄图筹划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