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水浒传排名第一的是谁

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水浒传排名第一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12 更新时间:2024/2/8 6:46:39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各种经典角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但是具体如果划分一下里面各位英雄好汉的武功实力排名,可能就并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水浒传里面武功实力排名前十的英雄好汉!

10、行者武松

武松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四位,因其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因此江湖上都尊称他为"灌口二郎神"。

而武松的武艺自然也不是徒有虚名的,在景阳冈上赤手打虎使他威名远播,而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击杀飞天蜈蚣;斩杀方貌;斗杀西门庆等更是对其武艺的肯定。

但是两军阵前长枪快马的交锋确不是武松的强项,再说那两把戒刀是后来孙二娘张青赠给他的,并非惯用武器,武松对这两把戒刀能驾驭到什么程度,还真不好说。基于此,武行者只能屈居第十了。

9、没羽箭张清

张清绰号没羽箭,他擅用飞石,曾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归顺梁山后,排第十六位,上应天捷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四寇时屡立战功。征方腊时战死于独松关,追封忠武郎。

单论枪法,张清比其他高手逊色得多,但要加上其盖世绝活--飞石,则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张清因飞石成名,又因飞石丧命,真可谓成也飞石败也飞石。

8、小李广花荣

花荣108将中排名第九,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小李广花荣据说是梁山上的美男子,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人称"小李广"。

7、霹雳火秦明

秦明水浒传人物排名第7,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称“霹雳火”,星号天猛星,马军五虎将第三位,武器是狼牙烽火棒。 有万夫不当之勇。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攻打清风山时,因中宋江的计策,被俘后无家可归,只得归顺。

6、青面兽杨志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三。

杨志是武举出身,武力值自是没的说了,曾与下山取投名状的林冲大战40余合,不分胜负;与索超比武时,大战50余合,不分胜负;去二龙山入伙,中途和花和尚鲁智深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败;攻打桃花山,杨志与呼延灼斗了四十余合,皆不分胜败;两赢童贯时,约斗到30余合,杨志一刀将许州兵马都监砍死于坡下,后来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5、双鞭呼延灼

呼延灼是马上五虎将中的一员、在108将中排位第八,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

他曾与林冲大战五十合之上平手、与孙立对鞭三十余合平手、与鲁智深和杨志各自大战四五十合平手,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4、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108将中排名第十三,上应天孤星,梁山步军头领之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

3、豹子头林冲

林冲是108将中排名第六,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二,绰号豹子头,上应天雄星,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林冲武功极好,在民间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林冲有个技战特点,就是斗到"分际"显神威,关键时候暴喝一声,手起矛落,解决战斗,最好的例子就是林冲同杨志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一生征战,从无败绩,死于其丈八蛇矛下的功夫高手不计其数。

2、大刀关胜

关胜,108将中排名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故人称大刀关胜,又精通兵法,他的威猛颇似"武圣"关羽。

但是武圣关羽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关胜身上少了关羽那股骄傲轻敌的傲气,多了几分谦谨。关胜曾一人对付过林冲、秦明二人联手,在林秦两位绝顶高手夹击下,关胜虽处于下风,但终归还是全身而退,仅凭这一点,就足见关胜武功之高强。

1、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在108将中排名第二,梁山最高副统帅,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财富与武功皆在大宋朝名列前茅。

单以武力而论,卢俊义在梁山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人物。施耐庵笔下的卢俊义,绝没有与某某人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的场面,往往是二十回合不到,卢俊义就已经把对手解决了。

比如活捉盖世武林高手史文恭,卢俊义一战扬名。和他一对一时间最长的撑了三十回合。一对三,一对四不算稀罕。巅峰一战耶律四兄弟,打一个时辰,杀死一个,吓跑三个。说实话,打五虎水平的三十回合搞定问题不大。书中已经明言棍棒天下无对。玉麒麟卢俊义排满第一,无人不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吃了唐僧肉真的长生不老吗,为何唐僧就有这样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各方妖怪捉拿唐僧基本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获得长生不老之躯。不过唐僧肉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这个答案就不一定了。因为《西游记》里的妖怪都有拖延症,就算他们抓走了唐僧,也不是立马下口,而是各种宴请筹备,导致唐僧每次都能让悟空顺利救出。结果直到取经结束,也没一个妖怪吃上一口唐僧肉,所以根

  • 扶不起的阿斗指的是谁,刘禅真的很傻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禅有一个外号,很多人非常熟悉,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长久以来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刘禅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尤其是乐不思蜀这样的故事,让刘禅在后世很多人心里的形象就成了一个“傻子”。可纵观刘禅在位的几十年,蜀汉也算是还不错了,而且刘禅也不能说是毫无作为

  • 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大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其经历实在传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打破了之前战国时期的贵族阶级垄断,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篇章。要知道刘邦的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说的好听一点是个公务员,其实当时的刘邦和街头上的市井混混没什么区别。令人好奇的是,刘邦是怎么从一个混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呢?要想真

  • 范增和张良谁更加厉害,范增与张良在智谋手段方面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范增和张良谁更加厉害,其实大家都说了那肯定是张良厉害啊,毕竟最后胜出的是张良辅佐的刘邦胜出了,所以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张良厉害,但是其实真正就是张良厉害吗,如果拿成绩说话的话,的的确确是张良厉害,但是从过程来看就不见得了,这话又到底怎么说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范增与张良分

  • 草木皆兵出自哪里,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

  • 来俊臣是怎么死的,来俊臣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酷吏对于武则天来说,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她需要酷吏来帮助自己震慑朝廷的时候,自然会重用酷吏,但是当她需要和缓一些的时候,酷吏就没有了作用。武则天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酷吏来俊臣,“请君入瓮”这个成语就是和他有关,而且他在陷害别人这方面非常有天赋,还写了一本《罗织经》,专门用来罗织

  • 花木兰的故事是怎样的,花木兰真实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说这个花木兰的故事,说到花木兰其实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很厉害,但是也有人说了,这个人似乎并不是真的,只是这个虚构的,那么这个花木兰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呢?花木兰真正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一起来学习这位巾帼英雄的事迹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花木兰真实的历史,先得从花

  •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张献忠就没有屠杀川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献忠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推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力,而在很多人看来,农民起义自然还是要以农民,以普通平民为核心,所以领袖对待自己手下的百姓,或者其他百姓,肯定不能是“屠杀”这样的态度,但是为什么还有张献忠屠四川这样的说法呢?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屠川的究竟是张献忠

  •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惊弓之鸟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惊弓之鸟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受到惊吓过度,出现一点动静都会条件反射的害怕。这是我们日常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成语,惊弓之鸟最早出自《战国策》,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惊弓之鸟背后的典故故事。不过也有人认为惊弓之鸟是虚构出来的故事,因为以自然实验来说,鸟受伤的话基本很难再缓慢飞行,不过目前也难以100%的证实。关于惊弓

  • 衔环结草的意思是什么,衔环结草的典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将其分开,“衔环”和“结草”分别讲述了两个在古代报恩的故事。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呢?在历史上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