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火烤亲叔朱高煦?剖析汉王朱高煦的造反之路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火烤亲叔朱高煦?剖析汉王朱高煦的造反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4/2/13 8:58:38

导读: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火烤亲叔朱高煦?剖析汉王朱高煦的造反之路

虽然朱高炽拼命求情保住了朱高煦的性命,但是他在皇宫里却是待不下去了。暗地里藏着兵器还说自己不想造反,谁会相信呢?朱棣对朱高胞的行为很是气愤,也无法容忍。失去了朱棣信任的朱高煦,只好带着一点银子,在最快的时间内去了远离京城的乐安,想在那儿做一个发大财藩王。

但是,估计你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这整件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年幼的朱瞻基一手策划的。他知道朱高煦是自己及父亲的对手,于是很早之前就想好这个阴谋了,剩下的只等朱高煦落网了。而结果也如朱瞻基所愿,朱高煦最终彻底失去了朱棣的信任,而且声名狼藉,走得挺狼狈的。这个对手除去了,自己及父亲的威胁也就小了。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不幸去世。去世地点不是在紫禁城而是遥远的蒙古,因此,权力交接都是暗地里进行的。不过,朱高炽在京城早就布置好了一切,没有给朱高煦任何可乘之机。因此,朱高炽顺利接管了大明江山,并将年号设为洪熙,将次年定位为洪熙元年,即公元1425年。

朱高炽是个仁义的皇帝,他上位之后,废除了多项朱棣设立的严厉剥削的政策,把以前的一些政治犯和他们的家人都放出来了。并给一直嫉恨他的二弟朱高煦上涨了工资。不过,这样的举动并没有贏得后者的感激。因为权欲熏天的朱高煦想要的是天下,而不是那一点钱。

朱高炽在皇帝宝座上待了不到一年,就突然驾崩了。对于朱高炽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太胖了,心脏病发作的很突然,再加上他过重的身体对心脏的压迫,直接就导致了死亡;有人认为朱高炽一直生活在朱棣的严格教导之下,一旦当上了皇帝,就无法无天,整天留宿后宫,最后自己把自己活活折腾死了;还有人说的更离谱,说是因为朱瞻基性格与朱棣最为相似,因此得不到朱高炽的宠爱,为了避免自己的储位被罢免,朱瞻基不得不先下手,派人暗杀朱高炽。这些死因看似都理由充足,不过却可以排除朱瞻基谋杀其父朱高炽的嫌疑。因为在朱高炽归天之时,朱瞻基还在别的地方,他有不在场的证据。

据说一直有心谋反的朱高煦在听闻朱高炽去世的消息之后,更是大受鼓舞。为了顺利谋求皇位,他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朱瞻基。为此,他把自己最信得过的杀手叫过来,悄悄地躲在朱瞻基返京的时候一定会经过的路上。不过,他的动作还是慢了,早就心存防备的朱瞻基临时改变了路线,走上另一条朱高煦想都没想到的路,火速赶往京城,顺利地接管了皇位,并改次年为宣德元年,即公元1426年。

新帝初登大位,朱高煦自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时机。在还没有想好对策之前,朱高煦总是刁难群臣,数落朝政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对朱瞻基的统治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过,朱瞻基对这个叔叔并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而是向他示弱,只要朱高煦提出来的要求,朱瞻基都会尽量去满足他。

如果他要马,朱瞻基不仅给他马,还额外给他盔甲。这让朱高炽觉得意外,于是派出自己的心腹来暗地里来探听虚实,朱瞻基不但没有恼怒,还一反常人之态,对其部下进行了重赏,并回信说明谢意。这样一连串示弱的举措之后,朱高煦终于放松了戒备,认为新帝软弱无能,自己夺权成功指日可待。根据朱瞻基安排在朱高煦身边的卧底报道,朱高煦以为皇上是个软柿子,就在当地更加没礼节了。

但是狂妄自大的朱高煦当然不知道深谋远虑的朱瞻基的阴谋。朱瞻基表面上对朱高煦装出柔弱的样子,实际上却在紧张的准备。他革去了一些庸官的职位;调整了各地驻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驻军重新进行组织训练;派出大量巡抚官到地方去检查老百姓的税收,全面调整行政。由此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巩固了国家的稳定运行与发展。

蓄谋已久的汉王朱高煦终于开始行动了,不过他造反走的第一步棋就是一个昏招,那就是与皇帝身边的重臣勾结。当时张辅是当朝的国舅,深蒙圣恩,对新帝忠心耿耿,收到朱高煦的信之后,他马上将送信人绑架起来了,并将这件事上报给朝廷。这时候,朱高煦想造反的事天下人都知道了。第一招就失手的朱高煦恼羞成怒,无奈之下就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为借口,称朱瞻基即位之后,不老老实实的遵守祖上的规矩,而犯下许多不可原谅的错误。这是因为受奸臣怂恿,用人不当,居然提拔被明成祖朱棣关押的大臣夏原吉,违背了明成祖的遗愿。因此,朱高煦高声呼喊一定要将夏原吉这个奸臣给斩杀了才对得起祖宗,并要派兵坚守要害之处,这样那些奸臣就别想逃跑了。

就他这点清君侧的小花样,明成祖朱棣曾经在争夺皇位的战役中使用过,不过当时朱棣要除去的臣子是对自己的统治有害的臣子,这些臣子强烈主张削藩,对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的切身利益造成了威胁。但是现在,朱高煦提出要清理的却是对他没有任何威胁的夏原吉,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一再忍让的朱瞻基终于被激怒了。虽然朱高煦曾经常年陪伴在朱棣身边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朱瞻基登基之后,也给予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朱高煦却不懂得知足,反而要替朱瞻基操控生杀大权,这无疑是对一个皇帝权威的挑衅。

公元142692日,当年朱高煦还自己成立了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是中央军事指挥机关,只有朝廷才有资格设立。朱高煦自立五军都督府标志着他快要造反了。得到消息的朱瞻基连忙招集众臣商议对策。当时任大学士的杨荣向朱瞻基进言,这场叛乱要想最终平定,需皇上御驾亲征,一方面前方的将领不会有勾结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天威的震慑下,那些人可能会自己投降。朱瞻基认为可行,于是立即集中各路人马,准备征战。朱瞻基任命曾经跟随自己的爷爷朱棣的老将军薛禄再次出马,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从早到晚地赶路,直接到达了乐安。而自己则御驾亲征,带领主力大军,随后跟进。同时,朱瞻基还命人把守淮安等关键的军事位置,防止叛军深人江南或者从这里攻打京城。

事实证明,朱瞻基的决策是对的。御驾亲征与朝廷大军的火速前进,让朱高炽之前定好的计划完全没法实施了。当时正准备围攻济南的朱高识,突然收到朝廷大军进攻乐安的消息,担心自己没有拿下济南,还会被敌军包围,两面夹击,所以赶紧胆战心惊地撤离军队,全都退回到了乐安。获得消息的乐安城也早就没有了平口里的热闹,火都烧到眉毛上了,还有谁敢征战啊!

921日,薛禄就已经率领大军包围了乐安城。首先’他劝朱高炽投降,但是朱高炽并不干。于是,922号,薛禄正式向乐安征战。眼看着黑压压的军队守在城门那里,要想突围出去是不可能的了。为了不至于让自己死路一条,他终于选择了投降。

如何处置投降的汉王也成了一个难题。把朱高煦的家属及随从都押回京城之后,很多大臣们都主张斩杀汉王以绝后患。朱瞻基却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谏而是坦然地说,老祖宗已经留下了这方面的规矩,就照老规矩办。于是削去了朱高煦的爵位,把他幽禁在一个封闭的小房子里。这个囚室名为逍遥城,衣食供奉一如以往,只是重兵把守,往日的自由已不再。

这对于生来就好动,喜欢舞刀弄枪的朱高煦晚年却要在小黑屋里度过,自是心有不甘,心中的怨恨更是越积越多,每日都会诅咒新帝早死。不过据说,朱瞻基对这位叔叔还是很有情分的。在朱高煦被关进“逍遥城不久,朱瞻基就来到小黑屋看望这位谋反不成的叔叔。进门的时候,朱高煦盘腿坐着,对朱瞻基不理不踩,好像没看到这个人似的。就连朱瞻基问话,他也是装作哑巴。

而当朱瞻基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心怀怨恨的朱高煦紧紧的用脚绊住了朱瞻基。不过朱瞻基可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他早就学过怎么处置这种情况。大展身手之后,很快的,朱瞻基就站稳了。侍卫们恰在此时前来救驾,将准备再次加害朱瞻基的朱高煦擒住。

一忍再忍的朱瞻基终于被彻底激怒了,他命人将囚室外装满水的大铜缸抬了进来,再将朱高煦盖住。原以为这样就能盖住朱高煦了,因为这个缸有300多斤重,一般人是撑不起来的。但是,也许是被气愤冲昏了头脑,朱高煦竟然用后背将缸托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形的朱瞻基连忙命令许多士兵压住这个大铜缸,加上点木柴,从外面点火。

火越来越大了,一心造反的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烧死在了铜缸里。一会儿,当人们过去看的时候,看到的只有烧的黑黑的木炭,完全看不到尸体。为了斩草除根,以免后患,朱瞻基把朱高煦的子女及部下全都处死了。就这样,在这次新帝与造反的朱高煦的较量中,朱瞻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同样可能会对朝廷统治造成威胁的赵王朱高燧看到这个情形,也不敢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不得不献上自己的军队,从此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藩王,更没有什么实力来反叛朝廷了,这样的举动为他换来了一条命。除此之外,别的藩王也都照他这么做,这样一来,朱瞻基在悄无声息中彻底清除了这些人对朝廷的威胁。

标签: 汉王之路造反

更多文章

  • 朱高煦还有后人吗?朱高煦子女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人,子女,结局

    导读:朱高煦子女什么结局?朱高煦还有后人吗?朱高煦还有后人吗朱高煦是明代皇子中的“火”字辈,其他兄弟名字中均带有火字,只有朱高煦名字没带火旁,命运的结局却给他补上了,结果死在了火里,也不得不感叹是命运使然。在朱高煦死后,朱瞻基并没有放过他的家人。朱高煦总共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长子早夭,另外十子全部被

  • 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被杀,扫堂腿,来了

    导读: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似乎很好分辨,或许这不是,当年明月先生有意为之,只是想让人们对历史变得更加有兴趣,但他这一做法无疑扭曲了很多历史人物的多维性。就拿当年最为搞笑的王爷朱高煦来说,他在真实

  • 朱棣为何不传位给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而是传给肥胖迟钝的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善战,英勇,肥胖

    导读:朱棣为何不传位给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而是传给肥胖迟钝的朱高炽?说起朱棣想必无人不晓,但谈到他的继承人朱高炽或许少有人知。朱棣一生风云交错,尽管皇位得之不当,然其文治武功实属一代明君。而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坐了十个月龙椅便骤然驾崩。人们对他本人的印象除了肥胖就是迟钝,相比之下他弟弟朱高煦高大勇猛,屡立

  • 明朝最悲情王爷朱高煦,一人作孽全家遭殃,十几个儿子全被杀死,妻子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一人,遭殃

    导读:明朝最悲情王爷朱高煦,一人作孽全家遭殃,十几个儿子全被杀死,妻子无一幸免。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性格凶悍,言行轻佻,洪武年间,朱高煦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到京城学习,但朱高煦却不肯学,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为此,他爷爷朱元璋很不喜欢他。朱元璋病死后,朱高煦与大哥朱高炽一同到京师南京,他的舅

  • 朱瞻基是如何打败英勇善战的汉王的?明宣宗活烤亲叔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王,善战,英勇

    导读:朱瞻基是如何打败英勇善战的汉王的?朱瞻基活烤亲叔是不是真的?明仁宗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汉王朱高煦自小好武,靖康之役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成祖于危难之中,十分得朱棣喜爱。朱棣对于汉王的偏爱,使汉王起了

  • 面对豆腐渣工程看看明朝的朱元璋是怎样打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豆腐渣工程,是怎样

    明朝初期,朱元璋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江山,因此采取了雷霆手段,甚至亲力亲为狠抓建设,同时对于消极怠工的官员处以极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明朝有个祝枝山,能诗善画,博学多闻,跟唐伯虎、文征明、朱祯卿等人齐名,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个祝枝山写了一本书,书名叫《西樵野记》,书里追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一种,做官,手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人,他有着深厚的草根情节,再加上受到历史上的帝王文化熏陶,造就了他复杂的人物性格。朱元璋始终怀疑儒生和官吏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到了他子孙为帝时,属于草根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太婆和几个农夫?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几个,老太婆,农夫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太婆和几个农夫?有什么用?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的一项壮举,向世界展示了大明的航海实力,在当时那个时代,实现远洋航海是一件非常艰苦和困难的事情。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

  • 历史上的明朝都发生了哪些对外战争?与越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战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葡萄牙,战争

    导读:历史上的明朝都发生了哪些对外战争?与越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战争介绍明朝的对外战争非常璀璨辉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第一、朱棣征越南朱棣打越南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从明朝建国之初越南就是明朝的附属国。朱元璋任命陈氏为越南国王,但是越南国内出现弑君篡位的情况,

  • 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朱高煦不愿意去封地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王,封地,次子

    导读: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朱高煦不愿意去封地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古代帝作死也是花样百出,但是今天讲的这一位真是作死界的第一名,汉王朱高煦他就没不作死的时候!朱高煦是明朝永乐帝朱棣的次子。封他为汉王的时候,矫情的的朱高煦嫌原本的封地云南太偏僻,把封地换到青州,他又嫌穷。最后朱棣问他到底想去哪,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