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史上这么多北伐的战争,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古代史上这么多北伐的战争,为什么只有朱元璋成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14 更新时间:2024/1/21 23:14:07

公元1368年,明朝以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的北伐成功而霸气开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打破了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

纵观中国古代史,北伐的次数很多,但是明朝是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

而跳出古代史范围,也就是近代的民国北伐成功了。民国的北伐以常凯申为总司令,时间为1926年至1928年,虽然北伐表面上看是成功了,但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当时国内依旧有不少军阀割据,严格来说,并不像明朝北伐成功的那般彻底。

那么为什么除了明朝之外,历朝历代再没有朝代北伐成功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明朝之所以可以北伐成功,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并非是一个两个原因的。

其实说起来明朝之所以可以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朝代,也是有着一定机缘巧合的,或者说跟当时的局势有关。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朱元璋在崛起过程中,从统一江南,再到北伐,元朝内部就一直不停的内乱,而且以内乱为先,给了朱元璋发展壮大,乃至颠覆元朝统治的时间和机会。

二是因为元朝在全国养马的关系,无形中方便朱元璋的部队找到好的,并且数量足够多的战马。

而正是有着这样有利的局势,所以朱元璋北伐是事半功倍,有着很大的优势。

我们再看看,古代最接近北伐成功的宋武帝刘裕北伐,刘裕这个人跟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相比,不说政治能力,军事能力是相当之强,跟谁比都毫不逊色。

刘裕的两次北伐,是灭掉南燕和后秦两个政权,还大破北魏,一举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甚至连洛阳和长安两都都光复了,距离北伐成功其实已经很接近了。

但是刘裕没有成为大一统政权开国皇帝的命,在刘裕打下长安以后,史书记载:“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也就是说他想以关中之地来发展,继续扩大疆域,但是手下将领思乡,不愿意长期待在这里,加之坐镇大后方的心腹刘穆之病逝,刘裕担心后院起火只能班师回朝,因为安排不当,最后没有巩固了北伐的成果,所以一年以后长安等地得而复失。

如果刘裕的大后方很是稳固,对手也是内乱为主,那么他真的可以提前快一千年实现第一次北伐成功,并且大一统的,可惜他没遇到那样有利的局势。

当然明朝北伐之所以可以成功,还与中国历史上南北发展有关系。

其实在古代南方压根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多是没有开放之地。像三国魏蜀吴,为什么蜀汉和孙吴看地图来说并不小,但是还要合起来对付曹魏政权呢,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似他们的疆域不小,但南方开发的程度并不高,而且是越往南控制力越小,不然怎么会有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呢。

而自西晋灭亡以后,宗室南渡建立东晋,第一次衣冠南渡开始,南方才是真正的被开发起来。

到了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第三次衣冠南渡建立南宋,南方历经三次衣冠南渡,开发的可以说是很彻底了。原来北方的经济、军事实力都碾压南方,但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别的不说,南方的经济是彻底碾压了北方,成为了经济中心。

而战争不只是靠冲锋陷阵,还拼的是后勤等综合能力,朱元璋统一江南以后才北伐的元朝,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

在明太祖朱元璋以前,南方可没有开发的这么彻底,并没有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在综合实力这点上,面对北方可谓是先天不足,所以北伐自然是难度系数很高。

最后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历史上之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朝代,有个重要原因在于自北而南的统一,相对于北伐太容易了。

我们可以翻翻历史,基本上不论哪朝哪代,南方的割据政权,只要丢了长江天险,就意味着离灭亡不远了。

可以说北方南下统一中国,只要越过长江天险,打下长江中下游区域,那么就等于是一锤定音了,统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反观北伐,就没那么容易,诸如刘裕北伐,一度都收复了洛阳、长安两都,夺取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结果还不是照样没有以此迅速一统天下,如果换成南下,夺取了长江中下游的话,那么统一的肯定的。

总结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之所以可以成为唯一一个成功北伐的朝代,原因是复杂的,有着局势有利于北伐的因素,有着南方自三次衣冠南渡得到彻底开发,可以为北伐提供坚实基础的因素,还有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本文也是不可能一一说清楚的,只能大概说几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标签: 这么多北伐史上

更多文章

  • 清朝和裕皇贵妃是什么人?陪伴嘉庆帝度过了大半生,活了74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半生,是什么人,活了

    导读:清朝和裕皇贵妃是什么人?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她为皇帝生下第一个儿子,陪伴嘉庆帝度过了大半生,活了74岁,她就是嘉庆的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刘佳氏出身非常寒微,他的父亲虽然是汉军旗的,但只是一名拜唐阿。所谓拜唐阿,就是在朝廷注册的候补官员或者是已经在职但没有品级的。清

  • 明宪宗朱见深身世介绍?朱见深有多少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身世,深有,儿子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明朝第八位皇帝(1464-1487年在位)。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初名朱见浚。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皇长子(无名),母万贵妃,成化二年正月十九日(1466年2月4日)生,成化二年十一月薨。悼恭太子朱祐极(1469年6月7日-1472年3月5日),明宪宗

  • 朱见深有多少儿子?都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都有,深有,结局

    最近不少的人在看《大明风华》这个朱见深也是不一般的人物,话说朱见深好像一没有孩子,但是其实也并非如此了,朱见深有孩子话说在后宫里面隐藏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这个故事就显得很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朱见深到底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吧,感兴趣的别错过哈!朱见深其实前前后后有好多儿子,准确的来

  • 刘伯温与刘光世是什么关系?刘伯温家族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伯温,家族,关系

    刘伯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南田乡武阳村,有一座占地三千平方米的庙,是用来纪念刘伯温的,叫作诚意伯庙。这座庙背靠华盖山,西枕天顶湖。诸如沙孟海、于右任、王光英等书坛大师或者社会名流的墨宝留于其间,可见诚意伯庙的地位,以及刘伯温在历史上、政治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诚

  • 官员请朱元璋吃鱼引起的风波,令清官许度差点掉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官,朱元璋,风波

    对朱元璋吃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年轻时受过官府的气,所以对贪官非常的痛恨。他当皇帝后,对自己的臣僚要求非常苛刻,要求他们当好父母官,为老百姓做事。如果有官员不勤政爱民,即使有很小的贪腐行为,也会遭受严厉的惩罚,而一旦贪污数量超过60两白

  • 充满传奇色彩的张三丰,他真的活212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他真,色彩,充满

    中国一奇人,断气后装进了棺材竟然活了过来,最终更是活了212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说起张三丰,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历代统治者对张三丰尊崇有加: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

  • 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何从一代明君变成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暴君,深为,儿子

    《女医明妃传》里面一个人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而电视剧里面朱见深的戏份并不多,那么朱见深是怎么成为眀宪宗的呢?登基为帝之后,他又有哪些成就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上记载,眀宪宗朱见深其实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了太子,按理来说,他成为眀宪宗是正常的。但是看过电视剧宣传的人就知道,

  • 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介绍,马皇后陵墓葬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后,陵墓,大脚

    明孝陵有着“明清皇家第一陵”之美誉,其建设设计极具特色,首创了在封土及宝城前建筑方城的和明楼的布局格式,使得寝部分显得气势雄伟,凌驾于其他区域之上。同时,孝陵主体从大金门经神道直到宝城,其布局呈北斗星状,取“魂归北斗”之意。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都挂有“资宰者抵死”五个字的银牌,更为这

  • 历史上的汤显祖有什么成就?汤显祖都做了哪些贡献?汤显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汤显祖,有什么,都做

    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汤显祖从小聪慧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人。当时

  •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何艺术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有何,代表作,解密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