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泽东对林彪 “九一三”出逃有什么看法

毛泽东对林彪 “九一三”出逃有什么看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4/1/21 8:53:16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256号三叉戟专机坠亡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场机毁人亡事件,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事件的真相依然迷雾重重。那么泽东对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有什么看法呢?

7月14日,毛泽东作了关于艺问题的书面谈话,指出:“党的文艺政策应该调整一下,一年、两年、三年,逐步逐步扩大文艺节目。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不是暗藏的有严重反革命行为的反革命分子,就要帮助。”

鲁迅在的话,不会赞成把周扬这些人长期关起来。脱离群众。”他还说:“处分人要注意,动不动就要撤职,动不动就要关起来,表现是神经衰弱症。林彪不跑,我们也不会杀他,批是要批的。”

毛主席与林彪

关于9.13林彪飞机的坠毁至今众说纷纭,汽油耗尽说、击落说、迫降说、黑夜迷失方向、机内打斗说都占有一席之地。但事件发生后当时中央的口径只是模糊地说“坠毁”,对于细节不透露、不解释,这就给研究者们更大的研究和想象的空间。41年了,对此越是掩盖搁置,越让人有更多的猜测。

林彪事件在古今中外的政坛都是绝无仅有的。权力斗争无处不在,也没有一个国家不斗争,但无论百姓投票还是政客投票都比较牢靠,输了就是输了,无话可说,想上台就等下一次大选。中国那个年代人为地选择继任人,最终都是从信任到废弃。文革这场人类历史都罕见的闹剧,把8亿人的副统帅、列入党章的接班人、学得最好举的最高用的最活(学毛泽东著作最好、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最高、用毛泽东著作指导工作最活)“永远健康”的林彪弄得在蒙古国坠机,机上人员包括林彪、林彪妻子儿子叶群、林立果全部葬身火海……

最有经验的国外政治分析家都没想到林彪会有这样的结局,最富想象力的国外媒体几乎都不敢相信。估计在未来世界政坛也不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离奇事件了。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事件不仅改变了林彪的命运,也改变了文革的命运、毛泽东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

几十年后,中学的政治考试乃至成人的考核很多人都把标志文革彻底失败的事件回答为粉碎四人帮,但这是错误的回答。因为1981年中共中央全会决议必须彻底否定文革,而且把标志文革彻底失败的事件定为“林彪叛逃”。

那是因为这个事件一出,文革的面貌就暴露无遗了,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有记忆,正是1971年9.13事件发生,人们彻底醒悟了,也感到文革不得人心,它的结束甚至受到审判只是时间问题。

关于林彪的逃跑,称被林立果、叶群硬带上飞机的有很大市场,说林彪得知飞机跑向北方邻国大为震怒的也不少,但如果黑匣子没有到手,都是猜测和推理。

林彪逃跑,不能说他愚蠢,如果跑成了他可以免于一死,可以在境外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解释权。假设早知全家这样惨死,他不会跑。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如果林彪不跑会怎样?

首先林彪和黄吴叶李邱被一网打尽是难以逃脱的,因为在权力的问题上是没有任何可犹豫的,对于强大的政敌只有彻底打倒还要踏上一万只脚。但是不跑,打倒的理由并不充分,说林彪极力希望设国家主席而且一再希望毛泽东做,也没有达到被打倒的罪过。

说林彪自己想当主席而被打倒也说服不了党内外人士。当然这都好办,有主席在,大家只有服从而且必须表态批判,就像对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一样,关起来想说他们是什么就是什么。

接下来就是看林彪的心理承受能力。从林彪倒台到毛泽东去世只有5年还差4天,到江青被抓文革结束也才5年零23天,那时林彪还不到70岁,他虽然体弱多病,但并没有致命的疾病。可林彪不同于彭德怀、陶铸,那是很快就可以平反的,林彪和刘少奇是一个级别的,都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刘少奇都是1980年才彻底平反,林彪的平反不会早于刘少奇。

纵观他的一生,抗日是全国公认的英雄;解放战争战功赫赫、无话可说;后来建设军队,颇有成就;大树毛泽东思想,虽然夸大其词,那也不算事儿。关键是他积极参与了文革,尤其文革早期比较主动,无论受命还是自己出击,得罪了不少老干部,所以平反起来估计比刘少奇还晚。假设林彪去世,反而好办;如果健在,他在军队的能量会让人忌惮。所以也是个让后人感到棘手的事情。

不过,对待老干部有个基本规律,凡是文革中被打倒的,基本都有翻身的机会。况且在三中全会上。林彪即使还被称为“反革命集团”的首领,陈云、胡耀邦等老同志也要求把林彪集团与四人帮区别开来,因为他们有战功。

林彪不跑,真正能给他定罪的最大理由“叛国投敌”就根本不存在了。所以,他如果宁愿做瓮中捉鳖、坐以待毙,最终最差也是犯过错误的老革命,甚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的宫妇涉政,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前期自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繁荣;加之唐朝开明与开放的政策,使妇女所受的压抑与束缚相对较轻,这为女子走出闺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第一,自太宗以来,大唐文化远播四方,周边各族慕风向化,唐王朝则以容纳百川之气魄,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大融合,大大削弱了以“三从四

  • “河北四庭柱”个个不凡,他们中谁混的最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张郃,历史解密

    谈到三国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当排首位,曹操以巨大劣势战胜了袁绍,一举成为了北方霸主,在《三国演义》中,袁绍手下最猛的当属“河北四庭柱”,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前两者为关羽所斩,后两者则跳槽投降,袁绍的失败是注定的,但是袁绍手下第一猛将其实并不是他们,而是被《三国演义》里严重诋毁的麴义,

  • 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他以什么理由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他以什么理由登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一直被各种演绎,其实关于这个事情,记载明成祖朱棣的《明太宗实录》早有定论。我们来简要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1398年农历闰五月初十,70岁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因为皇太子朱标已经在6年前去世,皇

  • “清末四公子”被称为“京城四少”,他们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末四公子,清朝,历史解密

    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有四位公子被称为“民国四公子”,这四位分别就是张伯驹,袁克文,张学良以及溥侗。他们这四位,每一位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名士,个个都是文采风流之人。张伯驹,出生于一八九八年,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去上了私塾,并且,在其九岁的时候,就能够独自完成一首诗文的写作,也因此被世人称为神童。他父亲名

  • 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路线是怎样的?去过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希霍芬,地理学家,历史解密

    第一条路线1868年 11~12月间,主要地区是杭州、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等地,尤以舟山群岛考察最详。第二条路线从 1869年 1月,再次赴南京、镇江,转入湖北(武汉及汉口)。第三条路线从 1869年 3月开始,相继有半年时间,主要考察山东郯城、临沂、泰安、济南、章丘、博山、潍坊、芝罘。1877年

  • 武则天在位期间都换过哪些年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女皇武则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就是中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女皇帝。也是统治了中国整整十五年之久,再加上光宗、睿宗二帝在位时期实际由武则天掌权,可以说武则天真正独立掌管整个帝国的时间要远远早于称帝二帝时间。但是在其掌权的年代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她整整换了十七个年号之多,除去三个未称帝时期的还有

  • 荆轲武艺不凡,为何没能刺杀秦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那萧瑟的易水河畔,荆轲吟唱完最后一句,毅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或许荆轲早已意识到,他这一去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但在太子丹期许的目光中,他只得慷慨赴死。众所周知,荆轲刺秦以失败告终。荆轲以凡人之躯,带着剧毒匕首,辗转多次见到秦王,同秦王嬴政缠斗多时,但就是伤不了嬴

  • 被称为白马将军的公孙瓒,为什么打不过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瓒,东汉,历史解密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与刘备是同窗好友,曾经共同拜大儒卢植为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与曹操和袁绍等人相比,公孙瓒的成名之路要艰辛的多。他成名于与北方胡人的作战。他作战勇猛,威震边疆,令胡人闻风丧胆。公孙瓒在与胡人的作战中,为了提高战术的机动性,就组织建立了一队精锐的

  • 悲情的皇室太子:揭秘萧统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悲情的皇室太子:揭秘萧统的一生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子无于隔,乃在天一方。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别前秋叶落,别后春花芳。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萧统《有所思》大背景502年12月23日,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正式册立2岁长子萧统为太子,史称“昭明太

  • 古代中原王朝的和亲公主究竟有多少呢?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和亲,也称和戎、和蕃,指的是中原王朝为了维系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平、和睦或其他需要达成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政治联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亲的主角严格来讲应是皇帝的女儿,再差也要是皇室地位极其尊贵的女子。这种政治联姻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清代,所以,无数的皇室宗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