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战火四起,明朝的藩王都在做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意救济?

明末战火四起,明朝的藩王都在做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意救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53 更新时间:2024/3/4 1:01:13

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汉人政权的封建王朝,淮右布衣出身的朱元璋称帝建国。朱元璋出生到成年都是个苦哈哈,父母接连去世,为吃个饱饭活下去,只能剃度出家当起和尚勉强度日。在之后经过重重挫折与艰难险阻,朱元璋由一个破碗在手走遍天下的行乞和尚,转变为裂土称王的吴王殿下,最后晋升当了皇帝开辟大明王朝,成为这片大地的最高统治者。

成了天子的朱元璋是苦怕了,也是穷怕了,对自己的亲人子孙照顾有加,福祉延至大明的灭亡。朱元璋对宗室格外的好,自然也有着政治军事等各种考量。明初之际,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分封了自己24个儿子和1个侄孙,共计25个藩王。这25个当中有9位称塞王,主持地方军务,抵御北方外寇入侵。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

其中最著名的是燕王朱棣,后来靖难之役成功后的永乐大帝。朱棣当了皇帝后,藩王整体分封情况未变,只是再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严令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等。这也就是“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后人戏称朱棣这是在养猪,不过活动范围是在王府内。

明王朝设有宗人府,专门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还有着专门记载皇族宗室繁衍传递和生死娶葬的谱牒。各地藩王的爵位俸禄随着时间变长、血缘变浅不断递减,到明神宗,后世称为万历皇帝朱翊钧时,大明宗宗室过于庞大,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中央及地方财政真的要撑不住了。大明宗室人口在那时已过百万。

明朝末年时,实权藩王亦是有许多,他们分居各地,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但人身只有得到极大限制,但还是可以在地方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明末农民起义不断,天灾人祸不歇,北方女真叩关,与大明荣辱与共的朱姓藩王在做什么?

百万宗室子弟,几十上百权势滔天、田地广袤、财帛众多的藩王,国家危亡之下,他们有为这个国家做过什么吗?女真叩关的外患,与大明腹地的宗室子弟及藩王无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大明内部如火如荼进行的农民起义,切切实实影响着他们。他们大多数选择望风而逃,不做抵抗保命要紧。崇祯对地方宗室最为不近人情,动辄打杀贬黜。

明末乱世宗室,左右为难,一不能养军掌兵,二不能随意出境。明末唐王私自募兵勤王,被直接废为了庶人,关在凤阳监狱。宗室们大多只能坐以待毙,有甚者不愿出一点粮饷犒劳守城将士。

成都蜀王、武昌楚王,宁可钱财堆积如山,也绝不出资助饷。城破被杀后,府中金银各百万,辇载数百车不尽。起义军大兵压境下,秦王朱存枢,福王朱常洵,在守城士兵缺衣少食,恳请出金购置棉衣粮食,这两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最后守城将士主动开门投降。把钱看得比命更重要,那就把命交出来——城破王爷尽死。

当然,也有不吝钱财,选择抵抗的藩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甲申北变大明灭亡,宗室藩王们可以大展拳脚了,却收效甚微,史书没记载几位有作为的王爷,多为军阀傀儡,作割据一方的政治资本。

明末的藩王只要一位有刘邦刘秀刘备的才能,何愁大明不兴?

标签: 明朝也不都在

更多文章

  • 万历时明朝的宗室已达一百万人,为何明末藩王没有一个愿意出来挽救残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宗室,明末

    历史上,每当到了一个王朝的没落时期,总会有很多皇室宗亲们站出来,力图扭转已经千疮百孔的“祖宗基业”。而事实上,也确实有些人能够力勉狂澜,比如重建汉朝的位面之子刘秀。他经过努力最终把已经灭亡的汉朝从新建立起来,是为东汉。除了刘秀之外,还有就是刘备。虽然经过时间的洗刷,他已经和汉室没多少关系了,但毕竟血

  • 明朝各地藩王PK地方官员,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更大,谁的

    欢迎来到,有人问,明朝的时候藩王在自己的领地上,他们和地方官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首先,王位是一种爵位,属于爵位制度,而地方官是官位,属于行政制度。在最早的先秦事情,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王,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商纣王等,直到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后,自称为皇帝,代替了之前王的称谓。但是王作为一种爵位沿

  • 明朝灭亡的重大原因是宗室为患吗?明末宗室成为了国家负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宗室,明朝,为患

    在明朝,各种思维奇葩的制度,此起彼伏。这些制度往往深刻的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地方管理事物,交织在一起,成为可怕的无底洞。其中,又以针对皇室宗亲的管理政策,最具破坏力。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还直接削弱了王朝实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明朝的宗室管理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政策最差的一种。蒙古式封建残

  • 朱元璋对后代子孙“爱的供养”最终演变成明朝的藩王为患的血泪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为患,血泪史

    藩王,由分封而来,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政治制度。始于西周、终于明清。西周后,除春秋战国和秦,基本各朝各代都有延续,只是区别于同姓和异姓而已!详细来说就是功臣和亲属的区分,当然还有虚名或实权。图1|西周分封图早期的分封不限于同姓和异性,比如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可以说是最早期的藩王,就没有区分同姓和异性,

  • 朱元璋和马皇后情感怎么样?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终生不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后,朱元璋,死后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可以说争议颇多,他既雄才大略、怜悯生民,但性格中又有暴戾残忍、猜忌多疑的一面。在他的一生中,能够善始善终得到他认可的人不多,不过有一个人例外,朱元璋对她的信任和依赖自始至终从未改变,那就是他的贤妻马皇后。和朱元

  • 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是谁创立的?朱元璋创立锦衣卫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锦衣卫,创立,目的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锦衣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锦衣卫是朱元璋监视并控制朝廷的工具话说洪武13年正月,宰相胡惟庸向明太祖朱元璋请奏,说家里出了祥瑞,醴泉。所谓醴泉,就是传说中如美酒一般香醇的甘泉。朱元璋听说有这等奇事,一定要看看,于是从西华门出宫,前往胡府观赏醴

  • 杨宪是谁?为什么最后死因史官都不敢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史官,死因,记载

    明朝开国功勋有很多,他们在开创大明江山时,都曾立下过不少的功劳。我们熟知的功勋有刘伯温、汤和、李善长等人,这些大臣都曾在不同程度受到朱元璋的重用。但是在明朝初年,还有一个人深受朱元璋重用,这个人便是杨宪。他原本是太原阳曲人,本名杨华。元朝末年,杨宪加入红巾军反抗蒙元统治,之后有幸加入朱元璋所在的部队

  • 明朝开国功臣中除了汤和还有谁没有被朱元璋的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毒手,有谁

    朱元璋以农民的身份造反成功,登上了皇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白手起家的典范,这一点朱元璋可以被称赞,但是登基为帝之后,朱元璋也是做了许多开国皇帝都做的事情,诛杀功臣,对于这点上,朱元璋可以说是做的最狠的,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开国功臣里边,徐达,常遇春虽然功

  • 刘伯温对大明的贡献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有多大,贡献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述刘伯温的故事。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这已经是为世人所公认的事实。刘伯温的《时务十八策》刘伯温运筹帷幄,施展韬略。他一度因恶时世,隐居深山,纵情山水。后来经过朱元璋的盛情之邀,毅然出山。他出山后,向朱元璋

  • 一代良将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良将,凌迟,处死

    明末清初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而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而明朝的袁崇焕,就是其中一个。袁崇焕是明末大将,在与后金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取得多次战役的胜利。但是却遭到多次阴谋陷害,而皇太极又实行反间计,导致崇祯皇帝认为袁崇焕勾结金人,所以判处袁崇焕凌迟处死,这样一个忠君爱国的国之良将,落得如此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