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之洞是何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

张之洞是何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47 更新时间:2024/2/16 7:52:00

导读:张之洞是和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

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有资格与时任摄政王的载沣一同商讨朝廷要务,在此过程中二人冲突不断,每一次的争论都是对张之洞身体的重大打击。所以通常的说法是张之洞是被载沣气死的,细究之,应该说张之洞之死源于过度劳累与对朝政日益腐败的失望。

晚清历史中,张之洞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也扮演着多重的角色:一方面,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参与人之一,他主持建工厂、筑铁路、办学堂,开学习西方风气之新;另一方面,他也是守旧派的代表,事事维护封建统治,反对维新变法、镇压唐立才的自立军。张之洞在70多岁的时候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东南互保”协定的出现反应了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对朝廷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朝廷意在将张之洞调入军机处,既可以让他巩固朝纲,也可以削弱他的势力。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李鸿章去世,朝中已无多少汉族重臣可用。

张之洞进入权力中枢后,将相当多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到朝政事务中,但却遇到了不小的困难,让他心力交瘁的,主要有几件事:首先,朝中仍存在对汉族大臣的歧视,张之洞早在任湖广总督时,就曾努力消除满汉的差异,为此他特地向朝廷上奏,不过却被慈禧以朝中本无满汉畛域之说驳回。其次,光绪三十四年(190年)10月,溥仪继位,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监国,据说光绪死前留下的遗诏要求杀了袁世凯,于是载沣等人以此为名由密谋杀袁,张之洞曾极力维护袁世凯,因此与载沣爆发了不小的冲突。

再次,载沣在朝中用人唯亲,他掌权后,将其弟载涛、载洵分别任命为训练禁卫军大臣和筹备海军大臣,引发很多人的不满,载沣却对此表示道:“本监国用人行政,一秉大公,即如信任亲贵,亦系量能授职,因才器使。倘各亲贵实系无能,自当随时撤换,免致贻误,如其才有可用,则予以决不遽为浮言所惑,妄行更动。”因此,张之洞强烈反对却一再被驳斥,最终二人爆发激烈争论,其后不久张之洞就病倒了。

宣统元年正月,张之洞被任命为德宗实录总裁官。六月,他肝病发作,病体垂危,但仍在坚持处理朝政,而载沣却权势日盛,欲独揽大权,他联合载涛、载洵等人夺得政权、军权,张之洞更为忧愤。张之洞临终时载沣去看望他,他仍试图让载沣改变主意,改革朝政,却仍没有用。最终张之洞在哀叹声中逝去,享年七十二岁。

张之洞死后两天,内阁奉上谕,对他的基本评价是:“公忠体国,廉正无私”,任疆吏“提倡新政,利国便民。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入参机要,管理学部事务,宗旨纯正,懋著勋劳。…服官四十余年,画精详,时艰匡南经猷之远大,久为中外所共见”。然而张之洞的故去,却让载沣更加恣意妄为,最终加速了清朝的覆亡之路。

标签: 张之洞何人晚年

更多文章

  • 张之洞儿子为什么投靠日本人?张之洞儿子亲日是什么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之洞

    导读:张之洞儿子为什么投靠日本人?张之洞儿子亲日是什么缘故?同样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的后代由于良好的家风,个个优秀之极。张之洞的子女极多,有记载的嫡子就有五个,但是还有很多未记载的庶子。他的儿子张仁乐早年在日本留学,受到日本极端派系的蛊惑,十分亲日。回国后,虽然父亲张之洞的关系,在天津的政场上担

  •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几个儿子?张之洞后人都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有,张之洞,晚清

    导读: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几个儿子?张之洞后人都有什么成就?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子孙众多,基本都活跃在政治、学术两个领域。令人叹息的是,在他的众多子孙中有1位当了并被处死。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张之洞这位晚清名臣的5个嫡子及其子女。1、长子:张仁权(1859-193

  • 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因为命格太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妾,晚清,娶妻

    导读: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因为命格太硬?张之洞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所造出来的枪炮大家一定是知道的。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有希望和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正是他们四人保住了大清最后几十年的统治,为大清朝廷续了命,但这四个人的生活都十分稀奇古怪,各有各的不同。其

  • 张之洞是如何死的?揭秘晚清举足轻重人物张之洞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之洞,晚清,死因

    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有资格与时任摄政王的载沣一同商讨朝廷要务,在此过程中二人冲突不断,每一次的争论都是对张之洞身体的重大打击。所以通常的说法是张之洞是被载沣气死的,细究之,应该说张之洞之死源

  • 晚清重臣张之洞墓地:一代名臣,终能安静长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重臣,晚清,长眠

    导读:晚清重臣张之洞墓地:一代名臣,终能安静长眠1910年12月,张之洞被安葬在河北南皮县双庙村的张氏祖茔。与他一起合葬入土的还有早他多年去世的三位夫人。2010年前后,在河北省南皮县城西南角的绿色墓园成为重臣张之洞永久的安息之地。朱漆门框,上方有王蒙题“张之洞墓园”大字牌匾。两侧有厚木雕成的联牌悬

  • 中国哪位皇帝第一个与外国使节握手?中国封建皇帝与外国使节行握手礼,始于清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使节,中国,握手

    我们都知道,古代见到皇帝要行三拜九叩之礼,那么在外国使者接见皇帝的时候是要行握手礼还是行跪拜礼呢?这是一个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它的转机出现在光绪皇帝这里。1898年5月24日,光绪帝载湉于北京接见德国亲王亨利,作为光绪帝师的翁同龢,有着记日记的习惯,他记下了当时的情形。光绪帝当时,德国亲王亨利来华觐

  • 孟姜女哭长城是不是真的?清朝末年,山海关有座孟姜女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关,长城,清朝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一个民间传说,孟姜女将长城哭倒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清朝时期确实有这么一座庙,里面供奉的就是孟姜女。1907年5月17日,山海关孟姜女庙。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清末时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女神像孟姜女庙景区坐落于山海关以东6

  • 乾隆盗明皇帝墓做棺材死后无法安宁 怪事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怪事,棺材

    导读:乾隆盗明皇帝墓做棺材死后无法安宁 怪事百出金丝楠木在明清时期是非常珍贵的一种木材,用它制作的棺材能够不腐不朽,保存很久很久的时间,因此乾隆在广求金丝楠木不得的情况下,打起了明王朝皇帝棺材的主意。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的墓被孙殿英所盗,但是殊不知这个乾隆皇帝也做了一次盗墓贼,居然把明朝皇帝所在的十三

  • 盗乾隆墓时发生怪异事情乾隆棺材再次堵门 1975年开墓时再次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发生,棺材

    深埋在陵墓下方的棺材会自己动?竟然还能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墓穴的入口处将门堵住?这可不是什么灵异事件,这是乾隆墓穴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说到这个孙殿英盗皇陵,我们只知道获取了许多的奇珍异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意外,而且时隔多年后该怪现象再次出现,至今都还是一大谜团。乾隆的墓有几个大门,前面几道门都

  • 慈禧26岁守寡 最终没能守住拉开宠男人序幕 连太监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都不,守寡,没能

    导读:慈禧26岁守寡 最终没能守住拉开宠男人序幕 连太监都不放过是真的吗?跟小编一起揭开历史的真相。慈禧与孝庄都是清朝有名的女性,但是二人却将大清引领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孝庄辅佐三代皇帝,将大清引领向了最强盛的时期,而慈禧则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活活将大清带上了穷途末路。慈禧太后自从15岁选秀进宫,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