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

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11 更新时间:2024/2/20 17:16:49

导读:爱新觉罗·奕纬为何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原来是被父皇踢中下半身不幸身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爱新觉罗·奕纬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有很多人说清朝无昏君,就是说清朝与别的朝相比较,皇帝们对于工作都是努力的,就算是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成绩,那也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越做越好的,也算是尽了力了。就算是没有成绩的,也只能说是平庸的君主,而不是昏君。

清朝的皇帝们工作如此尽力,其主要原因与他们的教育强度密不可分。小皇子们从小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宫廷教育,老师们都是朝廷里的精英、大拿,小皇子们每天5点就开始学习,并且讲求学习全面,什么满、汉文,骑射等。而且没有寒暑假,一年里只能在重要的节日和自己生日这天不用去上课。

在这种高强度的教育之下,爱学习的孩子就会很好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自然而然成为学霸,如康熙皇帝,不仅精通满汉文化还找了多位传教士做自己的老师,可谓是学贯中西;但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就会恰恰相反,如道光皇帝旻宁的第一个儿子爱新觉罗·奕纬。

奕纬的出身不是很好,他的母亲和妃那拉氏原本只是旻宁藩邸里的一个使女,也就是平常人家的丫环,本来这样的身份是难有出头之日的,但是在一次机缘之下,那拉氏生下了旻宁的孩子,这就是奕纬。嘉庆皇帝相当高兴,因为这个孩子是他的第一个孙子,他就进封那拉氏为旻宁的侧福晋,没几年也给小奕纬封了多罗贝勒。当旻宁即位成为道光皇帝之后,那拉氏也随之被进封为和嫔,之后又被进封为和妃。

但是,有了孩子后的旻宁并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他反而对这个孩子并不是太喜欢。这个可以从道光即位时的进封来看。当嘉庆皇帝驾崩后,二皇子旻宁即位。按照清朝惯例,皇帝即位之后要大封一圈,可是旻宁把周围的熟人都封了一遍,却唯独漏了大儿子奕纬,奕纬依旧还是嘉庆爷爷给封的一个“多罗贝勒”。

就这样,奕纬在道光皇帝的冷漠下过了很多年,但是突然在道光九年(1829),素来不受待见的奕纬突然被道光皇帝给重视了起来。

原本道光皇帝在这个时候只有三位皇子,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和皇三子奕继,但在这一年里道光皇帝流年不利,两个儿子奕纲和奕继相继离世,在这样的局面下,奕纬成了道光皇帝的“独苗”。人到中年的道光,只剩下了奕纬这一位皇子,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就算是再不待见他,也要考虑以后皇位的继承。

这时的道光皇帝开始逐渐关心起儿子奕纬学习来,但是多年来不受父皇与宫人重视的奕纬,生活与学习早已散漫起来,早就养成了任性贪玩的性格,道光皇帝对奕纬的关心、教导,反倒是成了奕纬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奕纬过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哪里学得进去,对于父皇的悉心教导也就厌烦了起来,估计这时候的道光也开始后悔对儿子的不重视与放纵了。

然而,这种情形仅过了两年,宫中就传来噩耗,年仅24岁的皇长子奕纬去世了!正是处于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为何在几日之内便撒手而去?关于奕纬的去世,在《清史稿》中并无过多详细的记载,但是在清末太监信修明所著的《老太监的回忆》中却清楚地叙述了这件事。

道光九年之后,道光皇帝开始重视皇长子奕纬的学习来,因此特地为奕纬找了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但是奕纬相当是不给父皇面子,依旧是不爱学习,对老师的教诲也是不理不睬的,老师也想皇子能够好好学习,就开始做起奕纬的工作来,“皇子要好好地学习,以后才能做好皇上”。言语中就透漏出了奕纬以后要继承大统的意思。

但是,奕纬丝毫不领情,如同孙猴子厌烦了唐僧的唠叨一样,狠狠地说道:“将来要是我当了皇上,第一个就要把你杀了!”

这老师一听,自然是相当生气,感情这好心当作驴肝肺啊,于是就去找了道光皇帝来评理。道光皇帝知道这件事后,怒不可遏,当即叫人传大阿哥来。道光皇帝见到奕纬后,上去就踢了两脚,然后臭骂了一顿,但就是这两脚刚好踢到了奕纬的下身,导致奕纬受到重伤,昏死过去,之后经过御医们的抢救也没能挽留住这位皇子,没几天年仅24岁的奕纬便撒手而去。

道光皇帝怕也是追悔莫及,怎能料到踢两脚能将儿子踢死,而奕纬也仅仅是因为不爱学习便送了小命,唾手可得的皇位也只能留给了下一任长子奕詝

标签: 爱新觉罗英年早逝半身

更多文章

  • 张之洞是何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之洞,何人,晚年

    导读:张之洞是和人?为何说张之洞晚年时被载沣气死得?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有资格与时任摄政王的载沣一同商讨朝廷要务,在此过程中二人冲突不断,每一次的争论都是对张之洞身体的重大打击。所以通常的说

  • 张之洞儿子为什么投靠日本人?张之洞儿子亲日是什么缘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之洞

    导读:张之洞儿子为什么投靠日本人?张之洞儿子亲日是什么缘故?同样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李鸿章的后代由于良好的家风,个个优秀之极。张之洞的子女极多,有记载的嫡子就有五个,但是还有很多未记载的庶子。他的儿子张仁乐早年在日本留学,受到日本极端派系的蛊惑,十分亲日。回国后,虽然父亲张之洞的关系,在天津的政场上担

  • 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几个儿子?张之洞后人都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有,张之洞,晚清

    导读:晚清名臣张之洞有几个儿子?张之洞后人都有什么成就?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子孙众多,基本都活跃在政治、学术两个领域。令人叹息的是,在他的众多子孙中有1位当了并被处死。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张之洞这位晚清名臣的5个嫡子及其子女。1、长子:张仁权(1859-193

  • 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因为命格太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妾,晚清,娶妻

    导读: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何只纳妾不娶妻?因为命格太硬?张之洞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所造出来的枪炮大家一定是知道的。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大臣,有希望和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正是他们四人保住了大清最后几十年的统治,为大清朝廷续了命,但这四个人的生活都十分稀奇古怪,各有各的不同。其

  • 张之洞是如何死的?揭秘晚清举足轻重人物张之洞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之洞,晚清,死因

    张之洞晚年入值军机处,从地方封疆大吏晋升到拥有决策之权的枢臣,因此说他位高权重。其实,正是因为张之洞晚年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才有资格与时任摄政王的载沣一同商讨朝廷要务,在此过程中二人冲突不断,每一次的争论都是对张之洞身体的重大打击。所以通常的说法是张之洞是被载沣气死的,细究之,应该说张之洞之死源

  • 晚清重臣张之洞墓地:一代名臣,终能安静长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重臣,晚清,长眠

    导读:晚清重臣张之洞墓地:一代名臣,终能安静长眠1910年12月,张之洞被安葬在河北南皮县双庙村的张氏祖茔。与他一起合葬入土的还有早他多年去世的三位夫人。2010年前后,在河北省南皮县城西南角的绿色墓园成为重臣张之洞永久的安息之地。朱漆门框,上方有王蒙题“张之洞墓园”大字牌匾。两侧有厚木雕成的联牌悬

  • 中国哪位皇帝第一个与外国使节握手?中国封建皇帝与外国使节行握手礼,始于清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使节,中国,握手

    我们都知道,古代见到皇帝要行三拜九叩之礼,那么在外国使者接见皇帝的时候是要行握手礼还是行跪拜礼呢?这是一个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它的转机出现在光绪皇帝这里。1898年5月24日,光绪帝载湉于北京接见德国亲王亨利,作为光绪帝师的翁同龢,有着记日记的习惯,他记下了当时的情形。光绪帝当时,德国亲王亨利来华觐

  • 孟姜女哭长城是不是真的?清朝末年,山海关有座孟姜女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关,长城,清朝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一个民间传说,孟姜女将长城哭倒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清朝时期确实有这么一座庙,里面供奉的就是孟姜女。1907年5月17日,山海关孟姜女庙。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清末时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女神像孟姜女庙景区坐落于山海关以东6

  • 乾隆盗明皇帝墓做棺材死后无法安宁 怪事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怪事,棺材

    导读:乾隆盗明皇帝墓做棺材死后无法安宁 怪事百出金丝楠木在明清时期是非常珍贵的一种木材,用它制作的棺材能够不腐不朽,保存很久很久的时间,因此乾隆在广求金丝楠木不得的情况下,打起了明王朝皇帝棺材的主意。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的墓被孙殿英所盗,但是殊不知这个乾隆皇帝也做了一次盗墓贼,居然把明朝皇帝所在的十三

  • 盗乾隆墓时发生怪异事情乾隆棺材再次堵门 1975年开墓时再次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发生,棺材

    深埋在陵墓下方的棺材会自己动?竟然还能从中心位置移动到墓穴的入口处将门堵住?这可不是什么灵异事件,这是乾隆墓穴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说到这个孙殿英盗皇陵,我们只知道获取了许多的奇珍异宝,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意外,而且时隔多年后该怪现象再次出现,至今都还是一大谜团。乾隆的墓有几个大门,前面几道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