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

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60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30

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澶渊之盟是北宋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事件。宋国和辽国以战争为手段,最终达成了和平的目的。

不过从盟约的内容来看,北宋没能拿回燕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送给辽国不少钱财、绢布,所以有人觉得这对于北宋来说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那这样的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呢?表面看的确如此,但这些钱北宋完全可以通过贸易赚回来,而且送出去的东西,远比战争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要小。对于当时的北宋来说,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发展更加重要。

一、宋真宗的态度

关于澶渊之盟,其实一开始就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当时的人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澶渊之盟宋朝并不亏,反而是赚了,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澶渊之盟对于宋朝来说,是一种耻辱。

这一点从皇帝宋真宗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或者说他态度的转变过程,就可以看出来。

澶渊之盟在签订的时候,宋真宗对去谈判的大臣说,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决不能够超过200万。但是最终,参与谈判的大臣,30万就搞定了,所以宋真宗感觉到非常高兴。同时,他对打赢了澶州之战的寇准非常满意,每次在朝中议事的时候,都会征求寇准的意见。寇准下朝的时候,宋真宗还会目送他离去。

但是,后来由于钦若想上位掌权,对寇准在朝中的地位非常不满,于是王钦若对宋真宗说,你真的很感激寇准吗?他让你签订了“城下之盟”,你怎么还会感激他呢?“城下之盟”是一个屈辱的盟约啊!

一开始,宋真宗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屈辱的盟约,王钦若告诉他是一个屈辱的盟约,他才觉得确实是一个屈辱的盟约。

而宋真宗越想越觉得这真是一个屈辱的盟约,所以后来他被这个事,闹得寝食难安,觉得自己将来百年之后,肯定会被列祖列宗批评,同时天下老百姓也会嘲笑他,觉得他和别人签订了“城下之盟”。为此,宋真宗搞了一场封禅的大戏。他在全国各地寻找“祥瑞”,通过获得“祥瑞”,促成他有“资格”到泰山去封禅。直到后来他封禅完毕以后,内心才稍微平静了一点,觉得自己不至于被人嘲笑了。

显然,如果王钦若不对宋真宗那样说,宋真宗还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耻辱。是王钦若告诉了他,他才会觉得耻辱。

二、究竟亏了还是赚了

那么,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宋真宗并不觉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呢?这就在于对澶渊之盟的理解问题。

事实上,中原国家一直就有给北方少数民族钱粮的这样一种习惯做法。这也是古代朝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奉中原国家为宗主国,中原国家就会对他们进行赏赐。每年都会赏赐他们一定的财物,这个在古代,被称为“岁赐”。

宋朝和辽国谈判的时候,宋真宗关心的,并不是该不该给的问题,而是关心数目的问题。显然,这就是说,宋真宗也是认可“岁赐”这种方式的。只不过她害怕“岁赐”的数据太大了,一方面面子上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在全国人民面前也不好交代。

后来,王钦若对宋真宗说了那个话以后,宋真宗感到寝食难安,也并不是宋真宗不认可“岁赐”,不是他认为数据太大,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是被辽国给逼迫的。如果是辽国派人来,请求宋朝给予他们赏赐,宋朝一点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数据就算比较大,也不会觉得难受。现在是因为打了仗,人家打到你的地盘上来了。打完以后,你给了人家一部分钱,人家撤军了,这样一来,就感觉这不叫“岁赐”,而是叫赔偿了。

辽国没有承认是赔偿,但也不接受“岁赐”这个词,他们接受的,是“岁币”。这是一个中性的词,但宋真宗显然是不接受的。

不过应该说,虽然名字上不太好听,但实际上,两个国家的损失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因为签订了澶渊之盟后,两个国家就很少打仗了,宋朝也很少在边关驻军了(当然了,辽国也不允许宋朝在边关驻军)。

因为很少在边关驻军,所以军费的开支就变得很少。如果纯粹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的,不驻军攒下来的钱,宋朝反而还赚了。同时,两个国家保持一种长久的和平,对于两个国家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总之,澶渊之盟和后世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无论在对象、性质和内容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并不算一个不平等条约。

标签: 真宗盟约

更多文章

  •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宰相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说到张邦昌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谁,但是如果了解岳飞传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了,里面有两大奸臣,前期是张邦昌,后期是秦桧。不够话说回来,张邦昌竟然还称过帝?这是真的吗?张邦昌真的当过皇帝吗?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

  •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交趾,时期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宋仁宗在位期间,将宋朝带领至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而仁宗盛治有一个数据十分的可怕,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全国人口净增加了379万户,这等于是贞观时期的总户数,而且税收更是唐朝最高时期的四倍。从这些数字上来看,仁宗盛治要强于贞观之治,可以说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起的吗?赵匡胤是如何登基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兵变,宰相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起的吗?赵匡胤是如何登基称帝的?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朓,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

  •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光胤“杯酒释兵权”与“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祖,节度使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光胤“杯酒释兵权”与“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

  • 揭秘: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祖,实录

    揭秘: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赵匡胤死因不明,儿子们也未能继位,而是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有很多迹象表明是他杀兄继位,但无史料确切记载.太宗继位后,继续其兄的统一大业,最终灭北汉,一统中国,不过他的继位被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是弑兄夺来的!赵匡胤的死是北宋三大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祖,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有着四个儿子,宋太祖有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二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滕王赵德秀,舒王赵德林皆早亡。燕王赵德昭被宋太宗赵匡义气死。秦王赵德芳(也就是戏剧小说中的八贤王)但是长子和三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赵匡胤为什么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兄弟?除赵光义之外的三个兄弟,两个早死,一个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祖,皇位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兄弟?除赵光义之外的三个兄弟,两个早死,一个惨死!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没有当皇帝之前,他是后周重臣,深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不过既然为男儿,谁能没有野心呢?所以柴荣去世小皇帝继位后,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接手后周江山,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百年之后,皇位由弟弟赵光义继承。据

  •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个儿子?赵光义的下一任皇帝为什么是三子赵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祖,皇位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个儿子?赵光义的下一任皇帝为什么是三子赵恒?宋太宗赵光义总共有九个儿子,而他的太子之选并不是长子赵元佐,也不是次子赵元僖,而是三子赵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赵恒能继承皇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因为赵恒并非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理论上继位一事是轮不到他的。不过后来赵元佐发疯,赵元僖

  • 赵恒是北宋的第几任皇帝?赵恒是个怎样的君主?如何评价宋真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真宗,皇帝

    赵恒是北宋的第几任皇帝?赵恒是个怎样的君主?如何评价宋真宗北宋第三任皇帝、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宋真宗·赵恒活到55岁,在位25年。他的性格很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胆小,但是就他的成就而言,对于宋朝的发展还是贡献了自己一定的力量。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他是一个仁慈的好皇帝。他一直坚持用仁慈来对待国家,非常

  • 宋真宗赵恒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封禅?宋真宗一共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真宗,儿子

    宋真宗赵恒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封禅?宋真宗一共几个儿子?宋真宗赵恒一生子嗣凋零,终其一辈子,只有六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之中有一个夭折,另外的三个也是还未长大便离开人世了。在这些早亡的儿子之中还有第一任太子赵佑,赵佑死后,便由赵祯继任太子之位,真宗赵恒死后,由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宋仁宗,作为宋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