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15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昏君吗?很多人都不了解北宋宋徽宗,北宋是在端王赵佶的手里亡国的,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实。通过看水浒传,我们或许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端王的政治手段确实是不甚高明的,奸臣当道,一时间忠良被排挤出去,蔡京高俅等人相继弄权。但是端王真的是一个昏君吗?我们看水浒的时候似乎有这样的感觉。宋徽宗确实不是一般的昏庸,是非常的昏庸。但是他是一开始就这么昏庸吗?

好像又不是,因为任何一个昏君的养成都是需要过程的,我们今天来看看徽宗早期的政治是怎么样的。

向太后宣旨,下诏令端王赵佶进宫,在哲宗赵煦的灵柩前继位。这位年仅十八岁的赵佶,从亲王变成了皇帝,他感到十分惊恐和恐惧。因为少了岗前培训这一步,使得端王有些不知所措。

赵佶继位后,强烈要求向太后能够再拉自己一把,赵佶想请太后垂帘听政。一开始向太后是死活不太同意,因为她的权力欲不是很大,所以在当时的时候就不太同意。

但是在端王的要求下,太后同意了。在向太后听政的大半年时间里,赵佶算是非常好地通过了考核。

这是怎么说呢?我们先来说一说当时哲宗死后朝内的政治形势是怎么样的。赵煦也就是哲宗死后,朝内的领导班子又迎来了一次大洗牌。

当时赵佶在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后,韩中彦向朝廷提出了广仁恩,开言路,去疑似,戒用兵四条建议。

当时赵佶对这个奏疏似乎没有怎么表态,但是这条奏疏却得到了向太后的大加赞许。后来吐蕃发生了内乱,青塘地区失守,向太后此时采纳了韩中彦的建议,决定放弃了这两个地区。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促成了徽宗的清明政治。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对天象都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日食和月食的出现,这被认为是上天有警示意义的。

特别是日食,如果出现了日食,说明朝廷是出现了重大的奸臣的。当时正好是春天,司天监计算四月初一有日食,当时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皆认为是朝内出现了重大的奸臣。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自然是当时第一个反对赵佶继位的章淳。此时赵佶听到有日食后,立即采纳了韩中彦的建议。广开言路,一时间各路官员的奏疏如雪花片一样地飞入京城。

当时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宰相章淳,并说:“大淳小淳,殃及子孙。”大淳指的是宰相章淳,小淳指的是御史大夫安淳。

奏疏中向徽宗说明,二人性格狡诈,恩怨必报等等。那么神宗收拾章淳了吗?没有,此时的徽宗似乎是特别能忍的,并且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天赋。

当时朝内的新党和旧党继神宗仙逝后,开始了不断的争斗。朝廷的内斗已经到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了。

当时很多人觉得徽宗有可能会延续神宗的老路,所以很多人此时乘机投机。但是徽宗真的是倾向于神宗吗?

好像不是,这时候的徽宗大脑是十分清醒的。当时章淳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弹劾,但徽宗认为如果这个时候对章淳下手。

这对他的名声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谁都知道,当时章淳是第一个反对徽宗继位的。后来韩中彦向徽宗上书请求召回元祐重臣,赵佶采纳了他的建议。

并且下诏把遭到章淳迫害的老宰相范纯仁召回京城。可惜此时的范纯仁已经是“廉颇已老,不能饭否了。”

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儿子,当时徽宗还下诏把苏轼也调回了京城。但是苏轼在回京的路上病逝了,为此徽宗感到非常惋惜。

可见此时的徽宗执政还是比较清明的。后来章淳因为在护送先帝灵柩的途中,耽误看时辰,所以被徽宗革职查办。

后来陈师锡又弹劾蔡京和蔡汴一样,迷朝误国,紧接着徽宗就把蔡京贬到杭州了。这样看来,徽宗早期的政治确实还是比较清明的,这也是向太后只垂帘听政了半年便把朝政归还到徽宗手里的原因。但是后来徽宗确实就飘了。

徽宗在执政前期,其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但是到了后期,基本上就是靠着他那艺术家的疯狂气质开始胡来了。

徽宗不仅仅是流连于烟花巷,而且在朝政上也是眼睛越来越拙。最终朝政完全被蔡京和童贯等佞臣控制。

总结:这是当时徽宗的一大败笔。甚至铸成了后来的靖康之耻,徽宗最后的风华也就随之消逝了。所以我们不能说徽宗一开始就是比较昏庸的,也是经历了一阵比较清明的时期的。

只不过在向太后仙逝后,朝中的奸臣越来越多,此时的徽宗也醉心于自己的“艺术”生活,无心朝政,最终导致大宋败亡。

标签: 太后日食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真宗,盟约

    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澶渊之盟是北宋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事件。宋国和辽国以战争为手段,最终达成了和平的目的。不过从盟约的内容来看,北宋没能拿回燕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送给辽国不少钱财、绢布,所以有人觉得这对于北宋来说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那这样的说法究

  •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宰相

    张邦昌是谁?他是宋朝的宰相,被金人要挟成了“伪楚皇帝”,张邦昌是怎么死的?说到张邦昌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是谁,但是如果了解岳飞传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了,里面有两大奸臣,前期是张邦昌,后期是秦桧。不够话说回来,张邦昌竟然还称过帝?这是真的吗?张邦昌真的当过皇帝吗?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

  •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交趾,时期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宋仁宗在位期间,将宋朝带领至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而仁宗盛治有一个数据十分的可怕,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全国人口净增加了379万户,这等于是贞观时期的总户数,而且税收更是唐朝最高时期的四倍。从这些数字上来看,仁宗盛治要强于贞观之治,可以说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起的吗?赵匡胤是如何登基称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兵变,宰相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起的吗?赵匡胤是如何登基称帝的?赵匡胤,河南洛阳人。出身军人家庭,北宋开国皇帝,军事家。高祖赵朓,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

  •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光胤“杯酒释兵权”与“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祖,节度使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光胤“杯酒释兵权”与“烛光斧影”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

  • 揭秘: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祖,实录

    揭秘: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赵匡胤死因不明,儿子们也未能继位,而是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有很多迹象表明是他杀兄继位,但无史料确切记载.太宗继位后,继续其兄的统一大业,最终灭北汉,一统中国,不过他的继位被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是弑兄夺来的!赵匡胤的死是北宋三大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祖,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有着四个儿子,宋太祖有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二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滕王赵德秀,舒王赵德林皆早亡。燕王赵德昭被宋太宗赵匡义气死。秦王赵德芳(也就是戏剧小说中的八贤王)但是长子和三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赵匡胤为什么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兄弟?除赵光义之外的三个兄弟,两个早死,一个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祖,皇位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兄弟?除赵光义之外的三个兄弟,两个早死,一个惨死!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在没有当皇帝之前,他是后周重臣,深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不过既然为男儿,谁能没有野心呢?所以柴荣去世小皇帝继位后,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接手后周江山,建立大宋王朝。赵匡胤百年之后,皇位由弟弟赵光义继承。据

  •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个儿子?赵光义的下一任皇帝为什么是三子赵恒?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祖,皇位

    宋太宗赵光义一共几个儿子?赵光义的下一任皇帝为什么是三子赵恒?宋太宗赵光义总共有九个儿子,而他的太子之选并不是长子赵元佐,也不是次子赵元僖,而是三子赵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赵恒能继承皇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的,因为赵恒并非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理论上继位一事是轮不到他的。不过后来赵元佐发疯,赵元僖

  • 赵恒是北宋的第几任皇帝?赵恒是个怎样的君主?如何评价宋真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真宗,皇帝

    赵恒是北宋的第几任皇帝?赵恒是个怎样的君主?如何评价宋真宗北宋第三任皇帝、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宋真宗·赵恒活到55岁,在位25年。他的性格很温和,甚至可以说有些胆小,但是就他的成就而言,对于宋朝的发展还是贡献了自己一定的力量。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他是一个仁慈的好皇帝。他一直坚持用仁慈来对待国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