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他最喜欢哪个?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他最喜欢哪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2/28 14:32:20

曹操的形象,在民间一直是饱受争议。受《三国演义》等小说、戏剧的影响,不少人认为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冷酷无情的奸雄。为此,后世浪费的口舌很多。

但是,再不好的父亲都不会对亲儿子怀有恶意。曹操对孩子也是十分喜爱的。

在史料记载中,曹操的亲生儿子多达二十五位。此外,他有三个养子,还有无数像曹休一样被当作儿子关照的同族后辈。

为人君,曹操严肃多计;为人父,曹操慈祥严苛。而曹操的儿子们也不负所望,各有所长。曹彰有军事才能,曹植文采斐然,曹丕有人君气质,曹冲则是天资聪颖。

那么,在那么多儿子之中,曹操最喜欢哪一个呢?

我们不妨看看史书记载的曹操对孩子的态度。

长子曹昂,给曹操带来了初为人父的喜悦。曹操自然很是喜爱,在外出征战讨伐的过程中,将他一直带在身边。

然而,天不佑曹昂。宛城张绣降而复叛,曹操被叛军所追杀,正在危急时刻,坐骑中箭。曹昂把自己的给了父亲。曹操保住了性命,而曹昂却惨遭杀害。

曹操当时对曹昂是寄予厚望,当作接班人培养的。据《魏略》记载,曹操直到临死时,还在想着见到曹昂后,该怎么向他解释自己和其养母何氏的决裂。曹操心中对曹昂的在乎可见一斑。

在曹昂去世后,曹操不得不思考接班人的问题。在诸子当中,他没有选择年少就很成熟稳重的曹丕,也没有选择文采斐然的曹植,而是更加倾向于年纪尚小的曹冲。

提到曹冲,他的称象之法,为人们津津乐道,被誉为神童。儿子如此聪明,曹操心中自然也是十分欣喜。在心目中,他已经把曹冲当作了接班人来培养。史载:“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一座丰碑,他的《洛神赋》千古流传。因为文采出众,他深为曹操所爱。据史书记载,当年曹操建好铜雀台后,便让儿子们都登上高台作赋,而“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此后,曹操常常和曹植探讨文学,“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后来,曹操征讨孙权,将曹植留在邺城,这几乎是对他世子身份的认定。临走之前,曹操还留下了“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的嘱托。由此可以看出,曹操也曾经产生过立曹植为继承人的念头。

曹操儿子一大把,没有哪个是多余的。但要说最喜爱的,恐怕还是曹冲。他为曹冲祈福,流泪,是一个很感人的老父亲。

标签: 最喜欢儿子二十五个

更多文章

  • 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郭嘉和荀彧,而是这两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两人,信任

    提到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曹操,相信奸诈狡猾是其无法抹去的代名词之一。不管是在被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还是在各地传统戏剧中,曹操都是以奸雄、逆贼的白脸形象示人,而狡诈的人大多都自负而多疑。正因曹操奸诈过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多疑的故事来给予印证,举例来说,他害怕有人趁夜行刺,便自称喜欢"梦中杀人"。

  • 曹操最经典的诗,大气磅礴,全篇为名句,惊艳千古,不愧是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气磅礴,全篇,名句

    说到曹操,我们常常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把他视为"奸雄",虽有雄才伟略,却阴险狡诈,尤其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更坐实了他的"奸"。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不是这样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对内铲除各方割据势力,对外平定少数民族侵略,统一了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堪称一位

  • 曹操为何能雄霸北方?这几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雄霸,几步,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时期,曹操是最先脱颖而出的一方诸侯。曹魏集团鼎盛之时,占据兖州、豫州、徐州、幽州、冀州、青州、并州、荆州(部分)、扬州(部分)等地,有着天下半壁江山。对此,相信不少读者也非常感兴趣,前期落魄的曹操,他是如何击败一个个对手,最终走上北方霸主的位置的?袁氏一族的出现,似乎给

  • 走进三国故城——许昌:曹丞相府!揭秘曹操成功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许昌,国故,丞相

    在河南中部有一个地方,曾是华夏第一古都,夏朝就在这里建都。是花卉之都,钧瓷发源地,是著名的三国名城,还是全国卷叶基地。这座古城,就是许昌。在中心城区,有魏武帝广场,东邻有一座曹丞相府。当年曹公在这里开府,在这中枢之地,处理军国大事。曹公,勤奋工作,敬业理政。当年,就是在这里,颁布屯田令、求贤令,奠定

  •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为何如此受曹操厚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厚待,升官,打仗

    三国时代曹营的将领中,虽然多不及关张、赵云那样的知名度,但也有许多让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威震逍遥津的张辽,为保护曹操战死的典韦,此外,还有拔矢啖睛的夏侯惇。夏侯惇虽然有着曹营名将之称,但是,夏侯惇一生的战绩却很尴尬:因为客观上对手太强大,最终导致夏侯惇一生战绩乏善可陈。不过,虽然夏侯惇战绩不佳,

  • 真实的曹操到底怎么样,我们很难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很难,想象,真实

    曹操,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向来以白脸示人的人物,近些年随着《三国》等作品的上映,其形象也逐渐改变。国外的研究学者非常喜欢曹操,尤其日本人,认为曹操胆识过人,功勋卓绝,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人物。与中国说三国必说诸葛亮不同,曹操在日本是网红,曹操墓的发掘,引来日本NHK电视台第一时间报道, 为什么曹操这么受欢

  • 曹、孙、刘,到底谁才是最佳团队建设者?三国的结局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才是,告诉你,建设者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与刘备上演的大戏“青梅煮酒论英雄”,也让后世的人对于曹操、孙权、刘备谁才是最厉害的英雄产生了无数的争议。就实力而言,当然是曹操更胜一筹;就逆袭程度而言,刘备当仁不让的是第一英雄;就稳固程度来说,孙权是三人当中最厉害的。不过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刘备是个好大哥,但不是一个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一个,是个,君主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从历史上看,曹操是个了不

  • 八十万曹军惨败赤壁之战,真的只是因为周瑜的火攻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火攻,惨败,赤壁之战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当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征蜀国,孙刘联军仅以三万人打败曹军,当年的孙刘总指挥正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公瑾,成了一时佳话,可曹操却为此写信给孙权,告诉孙权赤壁之败并非是周瑜的火攻,而是曹军有疾在身。曹操这封信使得赤壁之战的内幕变得

  • 借马超之勇成名,借关羽之名上位,庞德的真实斤两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德,斤两,上位

    在三国时期的武将排名中,有很多人认为庞德是当之无愧的超一流武将,在他的面前,张辽、徐晃、两夏侯好像都要往后数。庞德,当年跟随着马超讨伐曹操时出现在演义当中,其人当年和马岱被称为是马超的左右膀臂,在战场上表现也比较英勇,但是对庞德的真实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喜欢庞德的人喜欢借用演义中的两场战役来说事,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