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韦皇后是什么样的?唐中宗的韦皇后介绍

历史上的韦皇后是什么样的?唐中宗的韦皇后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3/2 11:40:15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名字不详,京兆府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豫州刺史韦玄贞之女,母为崔氏。姿色美艳,嫁给周王李显。唐中宗被废为庐陵王,一起患难与共,生下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备受恩泽。勾结宰相武三思专擅朝政,提拔韦氏家族掌握实权,形成武韦专政集团。纵容女儿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大肆修建封寺庙道观,奢侈无度。唐中宗李显暴卒,拥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唐隆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拥戴相王李旦复位。韦氏被杀于宫中,坐罪贬为庶人,史称韦庶人。

人物生平

流放房州

李显为太子时(680年至683年),韦氏因姿色美艳,被立为太子妃。永淳元年(682年),韦氏生下一个儿子李重润,也是李显的长子。另外又生下四个女儿,即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位公主。嗣圣元年(684年),李显登基,韦妃被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罢黜为庐陵王,韦氏也失去皇后地位,一直跟随他到了房州,途中韦氏生下一个女儿,为安乐公主,小字“裹儿”(安乐公主出生在前往房州的马车上,出生之后被李显的衣服包裹住,故名“裹儿”)。正因为幼时对安乐公主的亏欠,李显在当上皇帝时就特别优待她。李显与韦氏在房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显每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氏制止他说:“祸福并非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李显曾经私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韦氏的家族在中宗被废黜后,境遇惨痛。父亲韦玄贞配流放钦州而死,母亲崔氏被钦州首领宁承兄弟所杀。兄弟韦洵、韦浩、韦洞和韦泚全部死于容州。两位妹妹,逃窜获免。

复位为后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将李显召还东都。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大足元年(701年),韦氏的独子邵王李重润和女儿李仙蕙、女婿武延基一起议论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后在九月初三,李重润和武延基被武则天赐死。九月初四,女儿李仙蕙逝世。神龙元年(705年),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等五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禅让,李显复辟,史称神龙政变,韦氏也重新当上了皇后。韦氏重新成为皇后以后,便像武则天在高宗朝那样干预起朝政来了。桓彦范上表,认为:“《周易》说:‘妇女没有什么错失,在家中主持家务,就是吉利。’,《尚书》说:‘如果母鸡司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了’。我发现陛下每次临朝,皇后总是坐在帷帐后面参预对军国大事的处理。臣观察历朝帝王,没有哪一个与妇人共同执政而不导致国破身亡的。再说阴凌驾于阳之上,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妇人欺凌丈夫,是违背人伦之道的。希望陛下观察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刻想着社稷与百姓,敦促皇后严守皇后的本分,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女子的教化,不要到外朝来干预国家政事。”

干预朝政

当时昭容上官婉儿屡次劝说韦后行武则天的故事,于是上表请求规定全国士民百姓一律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又请求规定天下百姓二十三岁时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劳役,改易制度,用来收取人心民望,李显都准许了。上官婉儿又向韦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唐中宗让韦后与武三思一起玩一种叫作双陆的游戏,自己则坐在一旁为他们数筹码;武三思于是又开始与韦后私通,武氏的势力因此又强大起来。左散骑常侍谯王李重福,是李显的庶子;他的王妃是张易之的外甥女。韦后讨厌李重福,便在李显面前诬陷他说:“李重润被迫自杀,是李重福在则天皇帝面前诬陷所致。”李显因此将李重福贬为濮州员外刺史,不久又改任他为均州刺史,并且常常命令州官对他严加防范。韦后与武三思天天在李显面前诬陷敬晖等人,说他们“倚仗功劳专擅朝政,将对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利。”中宗相信了他们两人的谗言。武三思等人趁机为李显出谋划策,“不如封敬晖等人为王,同时罢免他们所担任的职务,这样的话,表面不失为尊宠功臣,而实际上又能剥夺他们的权力。”李显认为这样做很好。甲午(十六日),李显封侍中、齐公敬晖为平阳王,谯公桓彦范为扶阳王,中书令、汉阳公张柬之为汉阳王,南阳公袁恕己为南阳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为博陵王,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赏赐上述五人金帛鞍马,只要求他们于每月初一、十五朝见天子;又赐桓彦范姓韦氏,让他与韦后同族。不久李显又任命崔玄为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后来又改任他为梁州刺史。随后武三思便下令文武百官重新恢复执行武则天时期的政策,凡是拒不趋附武氏集团的人都被排斥去位,那些被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贬逐的人又重新得到起用,朝政大权全部落入武三思之手。不久,韦后与武三思又日夜不停地诬陷敬晖等人,于是李显又将敬晖降职为郎州刺史,将崔玄降职为均州刺史,将桓彦范降职为毫州刺史,将袁恕己降职为郢州刺史;当时与敬晖等一起诛灭张易之、张昌宗而立下功勋的人都被当作敬晖等人的同党而受到贬职处分。景龙元年(707年),韦后认为太子李重俊不是她自己亲生的,所以很讨厌他;特进、德静王武三思尤其忌恨太子李重俊。上官婉儿因为与武三思私通的缘故,在她所拟定的制书敕令中,常常推崇武氏集团。安乐公主与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经常欺凌侮辱太子,甚至有时称太子为奴才。武崇训还唆使安乐公主向唐中宗建议废掉太子,立她自己为皇太女。太子心中积愤已久,无法平静。[10]同年七月,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重俊之变,杀韦后亲信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于其门第,李重俊本欲杀韦后,却在玄武门受阻,士兵倒戈,事败。不久,李重俊为左右所杀。八月戊寅(十三日),韦后及王公们已经下表,向李显进上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请求将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将玄武楼改名为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后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李显全部同意。

奢侈无度

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及韦皇后的妹妹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只要向这些人行贿三十万钱,就能够直接得到由皇帝的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由于这种敕书是斜封着交付中书省的,因而这类官员被当时的人称为“斜封官”;如果行贿三万钱,就可以被剃度为僧尼。她们受贿之后所任命的员外官、员外同正官、试官、摄官、检校官、判某官事、知某官事共计数千人之多。在西京和东都两地分别设置两员吏部侍郎,每年四次选授官职,选任官员达数万人。

谋害亲夫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韦后与李裹儿合谋下毒,李显中毒去世。韦后秘不发丧,将诸位宰相召进宫中,又调集各府兵共五万人驻扎在长安城中,指派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锜、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分头统领这些兵马,又命令中书舍人韦元负责巡察城中六街,还命令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人带领五百名士兵迅速前往均州戍守,以防范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韦后任命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让他们仍然担任东都留守。韦后又任命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为同平章事,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皇太后韦氏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当时守卫宫城的南北禁卫军以及地位重要的尚书省诸司,都已经被韦氏子弟所控制,他们大量网罗党羽,在朝廷内外互相勾结。宗楚客又秘密地上书皇太后韦氏,引用图谶来说明韦氏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宗楚客还打算害死殇帝,只是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作梗,于是与韦温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

政变被诛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拔剑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高声喝道:“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凡是长得高过马鞭的人一律斩杀;拥立相王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胆敢首鼠两端帮助逆党,判的罪要连及三族。”羽林军将士全都欣然从命。于是葛福顺将韦等人的首级送给李隆基,李隆基在灯下看过之后,便与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工匠二百余人,手持斧子锯子跟在后面。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即大声鼓噪。葛福顺等人分别杀掉守门的兵将,攻入宫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到宫中鼓噪声之后,即率领总监及羽林兵进入宫中,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之后,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等人。韦后惶惑中逃入飞骑营,有一个飞骑兵将韦后斩首,并把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被士兵斩杀。此外还将武延秀斩首于肃章门外,将内将军贺娄氏斩首于太极殿西。不久追贬韦皇后为庶人,葬以一品之礼。

标签: 皇后历史上介绍

更多文章

  • 唐肃宗生母是谁?母凭子贵的元献皇后杨氏(李隆基的皇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后,生母,杨氏

    景云二年【711年】九月三日,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在太子东宫的別殿哇哇落地了,这无疑让平日沉闷、压抑的东宫平添一份喜气。李隆基当即给他的小三郎取名为嗣升,说来嗣升的出生真不是容易的事,他差一点就被李隆基扼杀在了母亲的肚子里。自李旦即位起,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就拉开权位之争的大幕。景云初年,朝堂上太平公主的

  • 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为何只活了18岁?唐代宗生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亨章

    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为何只活了18岁?虽然只活了18岁的她,但其生得太子李亨的喜爱,死得儿子代宗的怀念,被追册为“章敬皇后”。只可惜未活到李亨登基的日子。吴氏为濮州濮人,父亲吴令珪是鲜郫丞相,因犯罪被囚而死。所以年幼的吴氏便被没入掖廷做了宫女。唐代宫女人数在古代是最多的,其主要

  • 唐朝消失的皇后睿真皇后沈珍珠,德宗李适终其一生也没找到生母沈珍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后,也没,生母

    沈珍珠,睿真皇后,沈姓,名字不详。吴兴人氏,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唐德宗生母,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后追尊为皇太后。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汉族,出身著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唐代宗)。开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的身份选

  • 唐代宗李豫最宠爱的女人孤独贵妃介绍,孤独贵妃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贵妃,孤独,唐代

    贞懿皇后独孤氏(?-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爱妃,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独孤氏以容貌美丽入宫,被皇帝独宠专房,所以皇后虚位,诸姬也很难侍奉皇帝。大历三年(768年)独孤氏被册封为贵妃,生韩王李迥、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深得唐代宗宠爱。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贵妃逝世,追谥贞懿皇后,殡于内殿。

  • 一位只做了三天皇后的女子介绍——唐德宗李适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后,只做,女子

    王皇后(?-786年12月6日),唐德宗李适的皇后,唐顺宗的母亲。在生前只做了三天的皇后,谥号昭德皇后。王氏(?—786),生年不详,出身官宦世家,秘书监王遇之女,唐德宗李适担任奉节郡王期间纳之。上元元年(761年),王氏为李适生下长子李诵,即后来继任的唐顺宗。母凭子贵,生下李诵后,李适对王氏“特承

  • 唐顺宗李诵皇后——庄宪皇后介绍,唐宪宗生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后,介绍,生母

    王氏(753—816),唐顺宗李诵皇后。琅玡临沂人。父王子颜,封金紫光禄大夫。她十三岁嫁于宣王李诵,大历十三年(778),王氏生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大历十四年,李诵晋封为宣王。王氏被立为宣王王孺人。同年五月,德宗李适即位,立李诵为太子,王氏被封为“良娣”。贞元二十一年(804),唐德宗病逝。顺宗即位

  • 唐朝后期影响最大的贤后:懿安皇后她一生历经了七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皇后,历经

    她爷爷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而母亲是唐代宗李豫的第四个女儿升平公主,德宗李适是她的舅舅,顺宗李诵是她的表哥。可以说,她一出生就拥有了别人怎么都得不到的显赫地位。而她的婚事自然也比较受人关注,如此一个显赫的家族,进宫为妃都是有可能的。不过李诵在贞元九年将其把她配给了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广陵王李纯,也就是后来

  • 她是唐朝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她是唐宪宗宫人、唐宣宗生母,她唯一一位与唐宪宗合葬的皇后:孝明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她是,皇后,合葬

    孝明皇后,郑氏,一说为尔朱氏,(?-865年12月26日、另说卒于860年12月26日),名不详 , 中国唐朝时期皇族女性,为唐宪宗宫人、唐宣宗生母。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生母。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生于润州丹杨县,在元和初年李锜谋反时,有善面相之人对李锜说,郑氏将来必当生

  • 恭僖皇后怎么死的?唐朝唐穆宗妃、唐敬宗生母恭僖皇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后,生母,唐朝

    恭僖皇后(8世纪-845年),王氏,名不详,为唐朝唐穆宗妃、唐敬宗生母,后被追谥为皇后。王氏出身越州,父王绍卿,为婺州金华县令,母张氏。王氏在年少时,入皇太子李恒的东宫为侍妾,于元和四年(809年)生下李恒长子李湛(之后的唐敬宗)。李恒在820年即位,是为唐穆宗,将王氏立为妃,册立为妃,具体封号不详

  • 贞献皇后是不是萧太后?贞献皇后是如何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太后,当上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太后驾崩,谥号“贞献”,称为贞献皇后,“母以子贵”,确实如此。萧氏作为穆宗李恒的妃子,侍奉穆宗多年,不仅没当皇后,甚至连个封号都没有。直到她的儿子李昂继帝位后,她才有出头之日,被尊奉为皇太后,死后上谥号为“贞献皇后”。唐代中期藩镇割据,兵慌马乱。福建有一户萧氏人家在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