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昌出土的海昏侯是否真的荒淫无度?为何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南昌出土的海昏侯是否真的荒淫无度?为何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23 10:57:55

南昌出土的海昏侯是否真的荒淫无度?为何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史书记载刘贺是因为荒淫无度被霍光废除的,说到底还是权力相争,其实是得罪了霍光,才被废除的。

说起刘贺,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2015年出土的海昏侯墓,那金碧辉煌的陪葬品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为啥海昏侯刘贺在死后就能拥有这么多的金器呢?主要还是因为刘贺曾经当过皇帝,只不过刘贺当皇帝时间比较短,只做了27天的皇帝,比袁世凯还要短。为啥刘贺只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废除了呢?

史书记载是因为太过荒淫而被废除的

据《汉书·霍光金日肆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史书记载是由于

刘贺在位27天内,做了1127件荒唐事,人神共愤。大将军霍光认为他不能担任皇位,于是就发动政变,让皇太后下诏废除了他。

看似是主要原因是因为刘贺不靠谱,做了太多荒唐事,导致自己把自己玩下台了,其实这里面主要的操纵者是大将军霍光。刘贺的继位与废除都是霍光一手操纵的,也就说主要原因是在于霍光。

刘贺并非因为“荒淫无度”被废

史书记载,刘贺在即位之前就“好游猎,动作亡节,亲近小人”,甚至做到了冬夏不停的程度。史学家廖伯源老师认为“好游猎,驱驰国中,动作亡节”,这在西诸侯中,不算什么犯罪,“乃汉代贵族日常生活之娱乐”,只是为了娱乐没有节制,已经伤身败俗了。

那么霍光为何选择这么一个荒淫无度的刘贺继承皇位呢?

其实昌邑王刘贺也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不堪。他也是个饱读诗书的贵族,在发掘的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有不少的书籍,《礼记》、《论语》等,也就说明了刘贺平常也很喜欢读书,虽然用这点来证明刘贺是个“化人”有点牵强,但从废除刘贺的时候,刘贺引用《孝经》来反问霍光:“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来看,刘贺也并非不学无术之人。

那么既然刘贺不是因为太过荒淫被霍光废除的,那么刘贺被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都是权力惹的祸

刘贺听闻自己继承皇位的消息后,那是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急忙带着自己在封地时的旧臣,想要用这些旧臣来亲政。这点就得罪了大将军霍光,霍光能够把持朝政那是辛苦经营而来,刘贺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拿走,于是双方就产生了冲突。可论权谋手段,刘贺岂能是霍光的对手,于是仅仅27天后,刘贺就输给了霍光,而他从封地带来的200多位旧臣,只有三位“正直”的活了下来,其余皆被杀害。

而权臣霍光,虽然带领大汉朝走进了“汉宣之治”,但是他也有奸诈的一面:把持朝政、危害朝臣、废立皇帝。虽然功不可没,但狡诈之心亦昭然于天下。

标签: 荒淫无度南昌天皇

更多文章

  • 太史令是什么官职?有哪些权利?如何看待司马迁与汉太史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史,官职,如何看待

    研究中国历史,必以《史记》为宗。倒不是说《史记》里的所有记载都准确可信,这是任何史书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因为《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他比《春秋》的作者以及后来的史书作者不但更具才略,也更可信——因为他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太史令。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中国上古时期的太史令就具有特

  • 《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唯一篇女性传记,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记,本纪,太后

    导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传记,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吕后?《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史记本纪的第九篇,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

  • 《史记》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史记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记,有什么,就有

    导读:《史记》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史记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 司马迁直言遭祸端:司马迁为谁辩护被判”宫刑“遭到下身阉割的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迁,宫刑,祸端

    导读:司马迁直言遭祸端:司马迁为谁辩护被判”宫刑“遭到下身阉割的惩罚?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司马迁含垢忍辱忍受“宫刑”。

  • 史学家司马迁犯了什么错被处以宫刑?司马迁以受宫刑为耻多次想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宫刑,司马迁,史学

    导读:史学家司马迁说了什么被处以宫刑?司马迁以受宫刑为耻多次想自杀。提起司马迁,人们首先会想到有关他的两件事,一是他撰有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一是他受过宫刑。可以这么说,由于司马迁的名气,在宫刑的人物史上,司马迁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也就与宫刑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生前把宫刑当作奇耻大辱。司马迁

  • 司马迁在什么环境中写的史记?司马迁最终是气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史记,司马迁,气死

    导读:司马迁在什么环境中写的史记?司马迁最终是气死的吗?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

  • 司马迁的后人为什么要改姓?司马迁的后人为很么姓冯和同,而不姓司马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迁,司马,而不

    导读:司马迁的后人为什么要改姓?司马迁的后人为很么姓冯和同,而不姓司马呢?司马迁后裔为啥改姓同、冯?韩城市嵬东乡徐村住有冯、同二姓,均自认为是太史公后裔。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避祸,改了姓氏:在司马的“司”字左边加一竖,成为“同”字;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成为“冯”字。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受宫刑

  • 中国人民一词出现在《史记》中,原来是司马迁首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记,出现在,中国人民

    导读:"中国人民"一词出现在《史记》中,原来是司马迁首创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

  •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史记,的人,司马迁

    导读: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司马迁,汉朝人,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科学家,汉景帝中元5年(前145年)生于左冯翊夏阳县的一个农村(今陕西韩城县南芝川镇)。父亲司马谈,也是汉代有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生前已开始了《史记》的部分写作,另一代表作品是《论六家指要》

  • 巨鹿之战的真相是什么?破釜沉舟原来是司马迁忽悠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巨鹿,破釜沉舟,之战

    导读:巨鹿之战的真相是什么?破釜沉舟原来是司马迁忽悠的吗?乍一提巨鹿之战,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知道,可是要说起破釜沉舟的故事,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了。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一战让项羽一举成名,他杀秦将苏角,俘获大将军王离,涉间不降自杀,迫使章邯大军战败投降,彻底扭转了诸侯军队面临的不利局面,并把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