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孝文皇刘恒:安分守己的藩王被逼着造反,结果开创了盛世

汉朝孝文皇刘恒:安分守己的藩王被逼着造反,结果开创了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918 更新时间:2023/12/26 5:32:11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恒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汉朝孝文皇帝刘恒,他原本在封地做着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根本没有做皇帝的资格和野心,但群臣却强行逼着他“谋朝篡位”,还无意中开创了盛世“文景之治”。

汉文帝是汉高帝的第四个儿子,生母是汉高帝的妃子薄姬。汉高帝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宠幸了原本是俘虏的薄姬,同年薄姬生下汉文帝。几年后,汉高帝封汉文帝为代王,随即前往封地代国镇守,薄姬也一同前往。

自此,薄姬和汉文帝母子几乎再也没见过汉高帝,最后一次见面时,已经是汉高帝的葬礼了。

汉高帝死后,嫡长子汉惠帝继位,但由生母吕后掌权,她把很多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杀死,包括汉惠帝的几个兄弟及其生母。薄姬和汉文帝因为一直远在代国,而且安分守己,吕后就放过了这对母子。

汉惠帝抑郁去世之后,吕后先后拥立了两个傀儡皇帝。前者汉惠帝的长子汉前少帝刘恭,因为不满吕后专权,被吕后暗中杀害。后者汉惠帝的第四子汉后少帝刘弘,生怕遭到兄长同样的命运,对吕后毕恭毕敬。

公元前180年,掌权十几年的吕后终于病死,汉高帝的旧臣陈平周勃等人设计铲除了吕氏党羽,暂时稳住了局势。汉后少帝以为吕氏党羽被诛灭,自己能够亲政,但这批旧臣却已经暗中选定由远在代国的汉文帝取代汉后少帝。

汉文帝的仁爱善良是出了名的,他做代王的时候,发展生产、勤俭节约、爱民如子,深受当地百姓的称赞和尊敬。群臣派人从代国把汉文帝请到长安城,声称汉后少帝不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只是吕后为了掌权而找人顶替的,汉后少帝也是吕氏党羽之一,必须斩草除根。

没有亲信、孤家寡人的汉后少帝及其子孙被群臣发动政变诛灭,汉惠帝其余儿子及其子孙也顺势被诛灭。随后,汉文帝被群臣拥立为帝。

就这样,汉文帝既无做皇帝的资格,也无做皇帝的野心,群臣却打着他的旗号,逼着他去“谋朝篡位”,把汉室的皇位抢到手。

尽管这一切都不是汉文帝的意愿,但他为帝期间一如既往施行仁政、励精图治,汉室江山逐渐进入繁荣富强的时期,他与儿子汉景帝的统治,后世称之为“文景之治”,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多年的汉文帝病死,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明君英主的典范。

标签: 群臣皇帝

更多文章

  • 汉文帝的发妻代王后,为何史书都不愿记载?残酷的帝王之家权力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后,党羽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代王后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西汉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就是他与儿子汉景帝刘启共同开创的,而且汉文帝个人品德高尚,性格宽厚仁爱,不近酒色,勤俭节约,所以综合评价汉文帝,他都无愧于千古帝王的美誉。不过对于汉文帝的家庭生活,后世尚有一个仍未解开的

  • 吕后去世前知道有人会造反吗?被逼上位的汉文帝刘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丞相

    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吕后。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八月,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后、大汉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吕雉在长乐歌去世。吕后去世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将军灌婴,联合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一举铲除了吕氏集团,杀死了包括赵王吕禄、吕王吕产在内的所有吕氏家族成员

  • 鸿门宴中重要人物曹无伤,曹无伤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刘邦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曹无伤的故事。每当人们谈论“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时候,就会谈到鸿门宴。提起鸿门宴,有一个历史小人物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刘邦手下的将军,左司马曹无伤。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秦地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因为有

  • 刘邦手下第一叛徒曹无伤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刘邦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曹无伤的故事。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相信已经家喻户晓,不过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鸿门宴的发生是一次偶然的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将领,不知为何派人向项羽通风报信,煽风点火,挑起项羽对刘邦的不满,从而引发了鸿门宴

  • 郦食其怎么死的?郦食其深受刘邦赏识,为何最后被齐王扔进大锅里烹杀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齐国

    导读:郦食其怎么死的?郦食其深受刘邦赏识,为何最后被齐王扔进大锅里烹杀而死?喜欢历史的朋友有没有发现,每次朝代更替的时候,天下沸腾,英才辈出,各种乱世枭雄集结,形成了一次又一次轰轰烈烈的集团斗争。比如先秦的战国之争,秦末的楚汉争霸,东汉末年的三国等等,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次的集团斗争,让中国的历史显得

  • 汉武帝征伐这个偏远的小国,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几匹马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汉军

    古代人对于骏马的喜爱,不亚于今天的豪车,相传大宛马非常有名,汉武帝因此想征服这个地方,但是汉武帝仅仅为了几匹马就要发动战争,这可不像是明君所为。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爱打仗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汉朝是北击匈奴南平南越,东边收服了朝鲜,西边打通了去往西域的道路。今天要讲的这段故事就发生在西域,事情的起因只是

  • 汉唐盛世汉朝和唐朝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政策,更多

    导语:汉唐盛世汉朝和唐朝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紧密的联系和持续的交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的是同外界保持一定联系,这是一个成熟大国所应具备的发展条件。我国古代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外围国家有了一定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而且每个时期都有着属于

  • 解密:司马迁是何时出生的?司马迁出生时间争议,史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博物,正义

    导读:解密:司马迁是何时出生的?司马迁出生时间争议,史书中是如何记载的?出生时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亦缺乏记载。后世研究者一说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一说生于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相差十岁。公元前145年取自《太

  • 《史记》名字的由来?司马迁的《史记》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汉武帝

    导读:《史记》名字的由来?司马迁的《史记》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成书过程名称来由《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

  • 《史记》是如何传承与增补的?司马迁为何要分成两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列传,篇目

    导读:《史记》是如何传承与增补的?司马迁为何要分成两部分?传承《史记》经过司马迁外孙杨恽的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即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