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臣寇准做了什么事情欧阳修作诗说他作风不良?

名臣寇准做了什么事情欧阳修作诗说他作风不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49 更新时间:2024/1/18 19:02:00

导读:名臣寇准做了什么事情欧阳修作诗说他作风不良?

出土的唐墓壁画来看,长管形的蜡烛至迟在唐朝就出现了。陕西乾陵博物馆的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就绘有手执蜡烛的侍女。但是,蜡烛此时还是贵族高官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平民可消费不起。因此,燃烛也是唐朝人炫富的一种方式,如贵戚“杨国忠每家宴,使每婢执一烛,四行立,呼为烛围”。

到了宋代,蜡烛才成为普通的商品,开始进入一般士庶家庭。我们查宋代笔记,便会发现关于蜡烛的使用记录突然多了起来,《夷坚志》多次提到“烛”,如“洛中怪兽”条载:“宣和七年,西洛市中忽有黑兽,仿佛如犬,或如驴,夜出昼隐。民间讹言能抓人肌肤成疮痏。一民夜坐檐下,正见兽入其家,挥杖痛击之,声绝而仆。取烛视之,乃幼女卧于地已死。”这个故事很诡异,不过我们不去管它,只注意故事透露出来的信息:洛阳平民家中备有蜡烛。

《梦粱录》则记载,南宋杭州的年轻人谈婚论嫁,女家收了聘礼后,要在“宅堂中备香烛酒果,告盟三界”;到迎亲之日,男方派人各执“花瓶、花烛、香球、沙罗洗漱、妆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结、青凉伞、交椅”等礼品,“前往女家,迎取新人”。蜡烛显然是宋人办婚嫁喜事必不可少的用品。宋人婚后生子,为孩子举行“抓周”仪式时,摆出来让孩子抓的物品,包括“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翦、升斗等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其中也有“烧香炳烛”。

宋朝都城设有一个服务机构,叫做“四司六局”,相当于现在的婚庆服务公司。人家若有喜庆欲办筵席,可雇佣“四司六局”承办全部流程。这“四司六局”中,专设了一个“油烛局”,职责即是“掌灯火照耀、上烛、修烛、点照、压灯、办席、立台、手把、豆台、竹笼、灯台、装火、簇炭”。可知宋代一般平民的生活中常常都需要用到蜡烛。

在《梦粱录》记录的杭州“团行”(工商行业组织)中,有“修香浇烛作”,说明制作蜡烛在南宋城市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在“铺席”(商店)中,则有“童家桕烛铺”、“马家香烛裹头铺”两家“有名相传”的大品牌;《梦粱录》又载,杭州“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可知南宋杭州出现了蜡烛专卖店,蜡烛是市场上常见的普通日用品,不再是贵族豪富专享的奢侈品。

宋朝图像也佐证了我们的观察。黑龙江博物馆收藏的南宋初画院摹本《蚕织图卷》,画的是江南蚕织户从“腊月浴蚕”到“织帛下机”的全过程。我们发现,蚕织户的家具当中,就有一架烛台。

那么宋代的蜡烛价钱几何呢?宋史学者程民生教授的《宋代物价研究》收录了一则蜡烛价格信息:据《宋会要辑稿》,宋神宗年间,朝廷给予官员的奠仪包括“秉烛每条四百文,常料烛每条一百五十文”,可知宋代每根蜡烛的价格为150至400文不等,相当于一名城市下层平民两三天的收入。不过宫廷的蜡烛制作豪华,用料精细,无疑偏贵。坊间民用蜡烛的价钱应当不会这么高。

程民生教授的高足张彦晓提供了另一条宋代蜡烛价格信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哲宗年间,定州采购的防城器具计有“松明一十四万一千六十二斤半,桦烛一百一十四万四千五十二条,估定合用物料价钱二万二千九百九十七贯二十七文”。如果我们忽略掉松明与桦烛的价差,则可以计算出,每根蜡烛约18文钱,顶多是20文钱左右,相当于一名城市平民日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个价格,显然是一般市民都消费得起的。

不过,点蜡烛的成本还是高于点油灯,一名南宋读书人“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于青布褙袖中归,燃灯读书”,彻夜点灯,也才耗油4~5文钱。而通宵点烛,少说要三至五根蜡烛,即需要支出50~90文钱,是油灯成本的10~20倍。

因此,北宋名臣寇准好奢华,家中不点灯,专点烛,便被欧阳修视为是“可以为戒”的不良生活作风:“邓州花蜡烛名著天下,虽京师不能造,相传亦是寇莱公(寇准)烛法。公尝知邓州而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杜祁公(杜衍)为人清俭,在官未尝燃官烛,油灯一炷,荧然欲灭,与客相对清谈而已。二公皆为名臣,而奢俭不同如此,然祁公寿考终吉,莱公晚有南迁之祸,遂殁不返,虽其不幸,亦可以为戒也。”

寇准燃烛的豪迈劲儿,唐朝的杨国忠也许会自叹不如,晋代巨富石崇若穿越过来,见了也会惊呆。但实际上,寇准的个人财富肯定比不上石崇,只不过蜡烛在石崇的时代还是昂贵的奢侈品,在杨国忠的时代也可以用来炫富,而在寇准的时代已不怎么贵重,所以士大夫家庭才能够“燃烛达旦”。

今天,灯烛是我们习焉不察的寻常之物,但它们背后,也蕴藏着宋朝物质文明演进的生动信息哩。(原文来自凤凰历史)

标签: 说他

更多文章

  • 她的能力不低于武则天,她就是契丹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是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契丹

    导读:她的能力不低于武则天,她就是契丹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是也公元916年,中华大陆再陷军阀割据、混战,唐朝政权名存实亡,原本被唐太宗赐姓李的契丹人,借此机会挣脱对唐朝的依附关系,在酋长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政权与中原王朝对立,掀开了辽国200余年的历史。而且辽国还出过一个很牛逼的女人萧燕燕,俗称

  • 历史上的萧太后怎么死的?墓在哪里?萧太后与韩德让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后

    导读:历史上的萧太后怎么死的?墓在哪里?萧太后与韩德让什么关系?随着电视剧《燕云台》的播出,大家对这部局的历史背景很感兴趣,剧中的人物很多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的萧太后本名萧绰,又叫萧燕燕,父亲萧思温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的驸马,也是辽国的宰相。萧绰自小聪明伶俐,其父萧思温认定这个女儿将来必成大器。

  • 契丹萧太后与韩德让秘史,一个令萧太后倒追的男人究竟有什么魔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后,契丹,有什么

    辽开国以后,除了第一位太后述律氏以外,每一个皇帝的后妃都姓萧。也就是说,辽国历史上姓萧的太后有无数。但是我们一提起“萧太后”这三个字,那就是指她——辽景宗的皇后萧绰(953—1009),又名萧燕燕。在民间传说中,她是“杨家将”的死敌,满门忠烈尽数折于她手。萧太后画像可历史上从无“杨家将”。萧绰阵前杀

  • 契丹“女皇”萧太后与耶律隆运(原名韩德让)私生活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契丹,女皇,太后

    导读:辽国“女皇”萧太后与耶律隆运原名韩德让私生活大揭秘!太后当然不做“二奶”,萧绰亲手毁了韩德让温暖的小家庭。据野史记载:“萧氏与韩私通,遣人缢杀其妻。”此后,俩人“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苏辙的《龙川别志》,收录着澶州议和期间,宋朝使者的所见所闻:“见虏母(萧太后)于军中,与蕃将韩德

  • 契丹萧皇后萧绰爱上汉族丞相是真的吗?揭秘历史上“澶渊之盟”的宋辽对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契丹,澶渊,汉族

    导读:契丹萧皇后萧绰爱上汉族丞相是真的吗?揭秘历史上“澶渊之盟”的宋辽对垒美丽聪慧的萧绰,小名燕燕, 16岁为皇后,29岁为太后。她开启了辽国的萧太后时代。在她治下,辽国盛极一时,与北宋签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辽国的皇后,世世代代出自萧家。在公元10世纪,如果你姓萧,北宋人会惊疑不定地打量你两眼,

  • 历史上的萧太后真的毒杀了旧情人的妻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了,太后,妻子

    导读:历史上的萧太后真的毒杀了旧情人的妻子吗?辽景宗的死给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结合创造了条件,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萧太后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她心里很清楚,只有借助韩德让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实力,她才有可能控制住这种复杂的局面。于是她派人鸠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妇孺皆知的名词,其为保卫北宋

  • 辽圣宗耶律隆绪是个怎样的皇帝?是如何让高丽国称臣的?辽圣宗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是个,称臣,耶律

    导读:辽圣宗耶律隆绪是个怎样的皇帝?是如何让高丽国称臣的?耶律隆绪的母亲是谁?辽国与宋朝对峙了许多年,两个国家相互牵制,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辽国的第六个皇帝耶律隆绪,他是耶律贤的大儿子,他的母亲就是,在南宋与辽国之间的关键人物萧太后。耶律隆绪当皇帝,一共当了四十八年,可以说他是辽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

  • 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什么被辽人称为“小尧舜?辽圣宗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尧舜,在位,都做

    导读: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什么被辽人称为“小尧舜?辽圣宗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1—公元1031年),辽国的第六位皇帝,契丹名是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与萧太后创造了辽国的鼎盛局面,61岁病逝,葬于永庆陵。那么辽圣宗是怎样的皇帝呢?耶律隆绪即位之前曾被封为梁王,后

  • 耶律隆绪在位期间是如何让契丹族达到鼎盛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契丹,在位,鼎盛

    导读:耶律隆绪在位期间是如何让契丹族达到鼎盛的?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

  • 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澶渊之盟是古代哪两个国家签订的协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澶渊,签订,古代

    导读: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澶渊之盟是古代哪两个国家签订的协议?澶渊之盟,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