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的能力不低于武则天,她就是契丹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是也

她的能力不低于武则天,她就是契丹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是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4/2/19 17:45:44

导读:她的能力不低于武则天,她就是契丹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是也

公元916年,中华大陆再陷军阀割据、混战,唐朝政权名存实亡,原本被唐太宗赐姓李的契丹人,借此机会挣脱对唐朝的依附关系,在酋长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政权与中原王朝对立,掀开了辽国200余年的历史。而且辽国还出过一个很牛逼的女人萧燕燕,俗称“萧太后”,跟武则天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在她的治理下,辽国走向了鼎盛,数次挡住了北宋的北伐,甚至主动发起南征,跟宋朝打成兄弟之国,还每年收保护费。但就是这样一个牛逼的女人,她的一生其实是从一个意外开始的,她的母亲并不是正室,她在家中地位相对是很低的,虽然她父亲萧思温,很喜欢她妈与她。但是在那个时代,出生太重要了,就算是一家之主的萧思温也无法改变,当作为辽国北院丞相的他,做政治投资的时候,他选择的是将大女儿、二女儿嫁给当时辽国的顺位继承人。

而三女儿则是嫁给当时在辽国地位相对低下的汉人韩德让,并没有在其身上压过多的政治注。但世事难料,萧思温把宝都押错了,他陪辽穆宗去打猎,辽穆宗被刺身亡,由于事发突然,萧思温跟他两位女婿的革命友谊尚浅。他不敢冒风险,毕竟契丹人可是为了权力,连亲兄弟都杀的,思考良久之后,他决定扶持跟自己关系不错,并且由于不被看好政治前途,被大臣冷漠的耶律贤。没有根基,继位后,就只能依靠他萧思温,这样自己能不发,都不行的节奏,于是耶律贤登基当了皇上,史称辽景宗。

耶律贤人不傻,也知道自己皇位是靠什么来的,从继位开始就大赏萧思温,甚至封其为魏王,为了打消萧思温的担忧,将其小女儿萧燕燕招入皇宫为后。萧燕燕由此政治意外,从而踏上了她不曾奢望的舞台,同时也与自己初恋情人韩德让,痛苦别离,虽然他们两人,有一千个不情愿,但皇命难违。萧燕燕入主后宫后,由于耶律贤从小身子骨就弱,无法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主政工作,而契丹人由于兄弟夺位的“传统”,所以,为了防止自己病危,皇位不保,他默许了皇后萧燕燕,同堂辅政。

对于他来说,妻子可能是自己唯一能信任的人了,一旦自己病危,她能主持大局,让自己的儿子上位,不至于自己这脉断了,所以他要培养皇后的威信。为此他不光授予妻子独自裁决权,甚至还让妻子能够称“朕”,这代表皇权的自称,将其地位提高到跟自己等同,这位丈夫为了妻子可谓是费劲心思。乾亨四年,这位好老公死在了去打猎的途中,萧燕燕深知藩王各个都虎视眈眈,在首都先是学刘备演了一场哭戏,细数自己孤儿寡母多么多么不容易,博取同情。然后用亲信,把持各个要害部门,其中除了她娘家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她的初恋情人韩德让,韩德让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他的治理下,汉属农耕区发展的非常好,萧燕燕辅政时期就是辽国汉臣翘楚。韩德让的加盟,标志着汉臣们的态度,萧燕燕可谓是如虎添翼,用了力量后她,开始剔除那些多其有隐患的威胁,首先就是藩王问题,她采用韩德让“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的建议,收兵权,拔去藩王的牙齿,让其变成猫。

此后她效仿汉制,对当时辽国进行汉化的封建改革,把辽国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过渡到了当时相对先进的封建国家,辽国开始走向了强盛之路,在这期间,韩德让是总参谋。随着二人在政治活动上的加深,二人的感情也在频繁的接触重生,毕竟是初恋,这东西很多人都难忘却。萧燕燕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决定嫁给韩德让,而韩德让又早有家室,萧燕燕是一国之主,怎么可能当妾,于是就叫人把韩德让的妻子李氏干掉。韩德让虽知是谁干的,但又无奈自己无可奈何,事后,在萧燕燕的要求下,二人过上了实际意义上的夫妻生活,韩德让自由出入后宫,二人双宿双飞,但我想他心中可能真是不是脸上的这么高兴。

这次期间,宋朝皇帝赵光义,想乘着辽国政治动荡,进行北伐,把唐末失去的燕云地区夺回来,结果,被萧燕燕给搞翻了,还让北宋名将杨业惨死沙场。毕竟赵光义这看着沙盘乱指挥的主(像极了蒋介石),跟制定大方针,然后让前线将军,自由发挥的萧燕燕差很多。公元1004年,已到晚年的萧燕燕,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一同天下的抱负,带着情人韩德让,御驾亲征北宋。

与北宋军队鏖战于澶渊,宋军坚守不出,并在无意间将当时名将萧挞凛给射杀了,久攻不下的辽军,由于补给以及名将陨落带来的士气打击,萧燕燕选择了议和,达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但是此战虽然为宋辽两国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但是对宋朝来说,着实是个耻辱,宋朝以中原正主自居与一个草原的游牧蛮夷,称兄弟之国,还没年交保护费,这在封建时期的蛮夷观下,是种羞辱。

标签: 契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萧太后怎么死的?墓在哪里?萧太后与韩德让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后

    导读:历史上的萧太后怎么死的?墓在哪里?萧太后与韩德让什么关系?随着电视剧《燕云台》的播出,大家对这部局的历史背景很感兴趣,剧中的人物很多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的萧太后本名萧绰,又叫萧燕燕,父亲萧思温是辽太宗的女儿燕国公主的驸马,也是辽国的宰相。萧绰自小聪明伶俐,其父萧思温认定这个女儿将来必成大器。

  • 契丹萧太后与韩德让秘史,一个令萧太后倒追的男人究竟有什么魔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后,契丹,有什么

    辽开国以后,除了第一位太后述律氏以外,每一个皇帝的后妃都姓萧。也就是说,辽国历史上姓萧的太后有无数。但是我们一提起“萧太后”这三个字,那就是指她——辽景宗的皇后萧绰(953—1009),又名萧燕燕。在民间传说中,她是“杨家将”的死敌,满门忠烈尽数折于她手。萧太后画像可历史上从无“杨家将”。萧绰阵前杀

  • 契丹“女皇”萧太后与耶律隆运(原名韩德让)私生活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契丹,女皇,太后

    导读:辽国“女皇”萧太后与耶律隆运原名韩德让私生活大揭秘!太后当然不做“二奶”,萧绰亲手毁了韩德让温暖的小家庭。据野史记载:“萧氏与韩私通,遣人缢杀其妻。”此后,俩人“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苏辙的《龙川别志》,收录着澶州议和期间,宋朝使者的所见所闻:“见虏母(萧太后)于军中,与蕃将韩德

  • 契丹萧皇后萧绰爱上汉族丞相是真的吗?揭秘历史上“澶渊之盟”的宋辽对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契丹,澶渊,汉族

    导读:契丹萧皇后萧绰爱上汉族丞相是真的吗?揭秘历史上“澶渊之盟”的宋辽对垒美丽聪慧的萧绰,小名燕燕, 16岁为皇后,29岁为太后。她开启了辽国的萧太后时代。在她治下,辽国盛极一时,与北宋签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辽国的皇后,世世代代出自萧家。在公元10世纪,如果你姓萧,北宋人会惊疑不定地打量你两眼,

  • 历史上的萧太后真的毒杀了旧情人的妻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了,太后,妻子

    导读:历史上的萧太后真的毒杀了旧情人的妻子吗?辽景宗的死给萧太后和韩德让的结合创造了条件,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萧太后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她心里很清楚,只有借助韩德让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实力,她才有可能控制住这种复杂的局面。于是她派人鸠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妇孺皆知的名词,其为保卫北宋

  • 辽圣宗耶律隆绪是个怎样的皇帝?是如何让高丽国称臣的?辽圣宗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是个,称臣,耶律

    导读:辽圣宗耶律隆绪是个怎样的皇帝?是如何让高丽国称臣的?耶律隆绪的母亲是谁?辽国与宋朝对峙了许多年,两个国家相互牵制,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辽国的第六个皇帝耶律隆绪,他是耶律贤的大儿子,他的母亲就是,在南宋与辽国之间的关键人物萧太后。耶律隆绪当皇帝,一共当了四十八年,可以说他是辽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

  • 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什么被辽人称为“小尧舜?辽圣宗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尧舜,在位,都做

    导读: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什么被辽人称为“小尧舜?辽圣宗在位期间都做了什么?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1—公元1031年),辽国的第六位皇帝,契丹名是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与萧太后创造了辽国的鼎盛局面,61岁病逝,葬于永庆陵。那么辽圣宗是怎样的皇帝呢?耶律隆绪即位之前曾被封为梁王,后

  • 耶律隆绪在位期间是如何让契丹族达到鼎盛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契丹,在位,鼎盛

    导读:耶律隆绪在位期间是如何让契丹族达到鼎盛的?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

  • 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澶渊之盟是古代哪两个国家签订的协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澶渊,签订,古代

    导读:澶渊之盟的内容是什么?澶渊之盟是古代哪两个国家签订的协议?澶渊之盟,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

  • “澶渊之盟”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澶渊,历史背景,是怎样

    导读:“澶渊之盟”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先来梳理当时的背景,辽兵陆续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虽在杨延朗等率领下,宋军积极抵抗,然辽骑兵进退敏捷,战术灵活,使得宋边防压力愈益增大。另一方面,从真宗时期的北伐惨败后,宋一直心存畏惧于辽,由主动转为被动。再者,辽步步紧逼,不断南侵于宋。这三方面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