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过程简介,官渡之战双方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过程简介,官渡之战双方死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2/10 23:14:03

序幕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前期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

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尔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600,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被徐晃斩杀,一说是被马蹄踩死,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

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退回营垒坚守。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3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10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奇袭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

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也有说是8万人。

标签: 之战死了多少人

更多文章

  • 揭秘:魏明帝曹叡为何生前就给自己起谥号?谥号不是后人给死人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谥号,就给,生前

    说到这个曹叡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真的是一位非常搞笑的人,虽然作为一位皇帝,但是他这个人有很多的坏毛病,那就是对他的母亲的爱是畸形的,而且自己的个性搞得也像个变态一样,反正一般人还真的是不太了解这个人的,最近又有人说了,这个曹叡真的有意思啊,竟然自己给自己先起了一个谥号,谥号都是死后起的呀,

  • 为什么都说刘邦是小人,项羽和刘邦谁是真正的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项羽,都说

    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刘邦这个人的,很多人都在说刘邦是一个小人,而且是很多人都在说,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刘邦肯定不是小人啊,这种说法肯定是错误的有失偏颇的。如果刘邦是小人,不可能身边会聚集当

  • 一手好牌的董卓为什么会被他打个稀巴烂?董卓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稀巴烂,是怎么,打个

    192年5月22日,董卓被自己信任的“干儿子”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是东汉末年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他曾趁着朝廷内乱,率领军队占领京城,提前曹操一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标,从此以后,各路野心家以讨伐董卓为名,开始互相攻伐割据,抢占地盘,导致了天下大乱。东汉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乱世也

  • 古代才女蔡文姬一生坎坷,与曹操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才女,有什么关系,坎坷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是大名鼎鼎的汉儒蔡邕之女。蔡文姬才学过人 ,音乐天分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面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奇置疑,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指出。在成长过程中,蔡文姬常同父亲的友人们玩耍、作文,旁人都称誉仰慕。东汉末年

  • 曹操的父亲是谁?曹父去世后曹操大怒,无辜百姓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遇害,大怒,无辜

    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雄才多苦难,历来纨绔少伟男”,意思是说,能成果大事的人,大多要历经艰难困苦的锤炼,而那些富贵之家的花花公子,往往耽于逸乐,胸无大志,难以成果大事。这句话有必定道理,古代许多风云人物确实是出身贫苦,历尽艰辛,刘备一度以打草鞋糊口,诸葛亮早年也曾种地为生,江东军阀孙坚的父亲是种瓜的瓜

  • 蔡文姬是什么人物?为什么连曹操都为其魂牵梦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文姬

    你们知道蔡文姬是什么人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关于蔡文姬的历史吧!话说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以来,经由几年整顿,重振军威,自封为魏公。至此,曹操的威望日益壮大,南匈奴与汉代的关系得到了缓和。于是,曹操想把蔡邕留在匈奴的女儿带回汉地。蔡邕是东汉晚期著名人物,因得罪太监而被流放至朔房(内蒙古杭津旗以北)

  • 历史上的蔡文姬是什么人?为何会令曹操魂牵梦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魂牵梦萦,是什么人,会令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

  • 官渡之战,改变了三国格局,若袁绍不死,能否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格,东山再起,之战

    官渡之战,使曹操取得对袁绍的战略优势,开端逐渐一致北方,被称为汉末奠定三国鼎立的三大战役之一。然而,官渡之战并未底子改变袁强曹弱的实力差距,如果袁绍晚死几年,能否有翻盘时机呢?我的观点是依然没有,原因有四:一是袁绍虽然家大业大,官渡之战造成的损失也让他短期难以恢复;二是官渡之战更加激化了袁绍集团的内

  • 三国著名才女蔡文姬和曹操有着怎样的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才女,往事,著名

    蔡文姬,名琰,是三国时期的从小就成名的才女,蔡文姬也从小仰慕其父亲,在父亲的教训之下,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有名的才女,但关于蔡文姬的才华可以流传的这么长远和广泛,这里边离不开曹操对她的协助。今天来共享关于曹操和蔡文姬之间有什么交集。1、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谈到蔡文姬,不得不要提到她的父亲,蔡邕,蔡邕的才学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一辈子不称帝?原因也许在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在此,称帝,枭雄

    从《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句诗中,我们也隐隐可以窥探到曹操其家国天下上升到世界哲学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个人感觉,曹操不是那种小气到用“当皇帝”来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也直言不讳地说道,“身为宰相,人臣之位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