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

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 更新时间:2024/3/4 3:16:13

导读: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为刘备、关羽、张飞报仇呢?

其实,在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后,诸葛亮便意识到,对孙权的防御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做的功课,因此他才设立了永安都督,而且用蜀汉最精锐的白毦兵来驻守。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此乃是诸葛亮写给东吴哥哥诸葛瑾的书信,信中言明驻守永安城的乃是白毦兵人数万余,如果按以一当十来算,也抵得上数万兵马了。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堪称是千年以来的佳话。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关羽、张飞同样是如此。刘、关、张,在将近奋斗了35年之后,终于刘备从昔日的草根,逆袭成为汉中王。然而,在这个时候关羽却因为孤兵深入,最终被曹操、孙权给联手除掉。

然而,张飞呢?说起来就更惨了,老张一心想为二哥关羽报仇,但是大哥刘备在当上皇帝之后,不得不听取诸多大臣的意见,因而迟迟没有发兵攻打东吴。然而,张飞是个暴脾气,他亲自上成都面见刘备。声称,如果大哥不愿意出兵伐吴,我拼掉老命也要去找东吴算账。

在刘备往升极乐之前,他把蜀中的政权全部都交给了诸葛亮掌管。在诸葛亮接手蜀汉之后,他对内治理政务,扫平动乱,平定南中,对外修好孙权。理论上来说,诸葛亮应该出兵伐吴,以雪刘、关、张之恨。但事实上呢,诸葛亮却结好了孙权,还是主动遣使去结孙权。

说白了,也就是在刘备死后,蜀国必须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最重要的是国贼还是曹魏,而并非孙权。就像诸葛亮当年下山之前所讲一般。东吴只可以为援,不可图。至少在曹魏足够强大之时,只能结好孙权。这也正是当时,刘备伐吴。诸葛亮、赵云等大臣执意劝阻的根本之所在。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诸葛亮不伐吴其实还有第二个考虑。

考虑到,新国刚刚成立,加上老主公刘备去世,国中内乱又起,诸葛亮才让邓芝及陈震赶赴东吴以重修两国关系。

除开上述两个原因之外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第三个原因。

一来,曹魏会趁着蜀国对吴用兵之际,出兵攻打蜀国。二来,自此之后再无盟友相助,即使是出兵做做样子、摆摆假阵势的盟友都将失去。三来呢,诸葛亮北伐时,需要东吴的策应。具体情况见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时,东吴的推动作用。

第四个原因,非常现实,在刘备死后大概40年后,也就是公元263年,蜀汉灭亡之时,当时世人才明白诸葛亮为何一生都不发兵攻打东吴的真正原因,答案也终于浮出水面!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先来看两个史料记载:

1、《晋书》:吴闻蜀败,及钟会邓艾死,百城无主,吴又使步协西征,宪大破其军。孙休怒,又遣陆抗助协。宪距守经年,终不能破!

2、《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是岁,蜀并于魏。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

上述记载了两个人的相关事迹,一个乃是霍弋也就是国士霍峻之子,他后期在蜀汉统南中诸郡。另外一个人乃是罗宪,此人跟霍弋一样都是忠肝义胆,能力优秀之武将。

公元263年,也就是蜀汉面临灭顶之灾时,他们二人都上书,要求带兵入成都共同抵御邓艾、钟会的进攻,只不过呢,刘禅没有同意,最终导致蜀汉被灭!

为什么要说,霍弋、罗宪二人呢?很很简单,他们二人与诸葛亮为何生平都不出兵攻打东吴有关。

霍弋世戍南方,爱国之人。而罗宪,驻守永安城,乃是第五任永安都督。永安都督,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很简单,乃是由诸葛亮带头设置,主要就是防御吴国的重要职位,永安处于蜀吴边境,永安都督一辈子的事情就是防御好吴国便可。

第一任永安都督乃是陈到,陈到这个人勇武不亚于赵云,当年刘备在夷陵大败也是幸得此人的拼死保护才得以冲出重围。而且呢,驻守在永安的精兵都是由陈到亲自训练出来的精兵,史称为白毦兵。

白毦兵到底是个什么鬼?一共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刘备早期带出来的精兵,也就是丹阳军。第二种乃是马超的旧部,西凉上兵。第三种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兵士,有点类似于无当飞军的人马。总之,白毦兵都可以,以一当十,战斗力极强。

总之来说,诸葛亮设置永安都督这个职位,乃是防御东吴,使东吴人马终生进不了蜀!在永安驻守的这一万余精兵,就连诸葛亮北伐时他都舍不得带上,其目的就是保障后方的安全。

诸葛亮如此布局,让孙权、及江东军马一辈子都进不了蜀境,即使不能成功匡扶汉室,也能从正面为刘、关、张出一口气!如此一来,刘备、关羽、张飞,也就可以瞑目了。

标签: 东吴发兵都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五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了刘备诸葛亮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厉害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伐,告终,都以

    导读:诸葛亮为何五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了刘备诸葛亮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如果说在三国时期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诸葛亮。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屡次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强大的敌人,让原本非常弱小的刘备势力得以发展,最后建立了蜀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出山后的前期可

  • 为什么要说刘备的天下是全靠“哭”挣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全靠,要说

    导读:为什么要说刘备的天下是全靠“哭”挣来的?在三国里面我们都知道刘备是蜀国的皇帝,而且我们要知道蜀国其实在三国里面可能是是不可能建立的国家,因为魏国地势最大,而且实力也是最强的,手下的人才也是不少,所以他能够建立是非常正确的,而吴国虽然是不如魏国那么强势,但是吴国的靠近大海,所以其实吴国他的自保能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刘备得了诸葛亮相助,最后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卧龙,凤雏,相助

    导读:"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刘备得了诸葛亮相助,最后还是失败了?三国时期诞生了很多能力极强的谋士,比如一语乱天下的毒士贾诩,他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不惜用天下人的性命做交换,由此掀开了乱世的序幕。还有王佐之才荀彧,他作为颍川士族的代表,加盟曹操后为曹操带来了庞大的谋士集团和士族的支持,曹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何困死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诸葛亮为什么宁愿困死也不后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也不,北伐,死在

    导读: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为何困死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诸葛亮为什么宁愿困死也不后退?提起五丈原这个地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最终因为积劳成疾病死在了这里。正因为这个缘故,使得五丈原这个地名变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是,五丈原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会被困在

  • 孙权的吴国最终什么结局?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

    导读:孙权的吴国最终什么结局?吴国是什么灭亡的?我们都是看过三国的人,如果让你说一下三国末尾的故事,无非就是蜀国在刘阿斗手下家底败光,强盛的魏国一家独大,那吴国的结局到底又是什么呢?一、吴国还叫做江东吴国应该是三个国家中最低调的一个,都不怎么参与到中原的中心战局,好像就喜欢窝在江东远程搞事情。确实,

  • 诸葛亮的《隆中对》本可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室,霸业,失败了

    导读:诸葛亮的《隆中对》本可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最后为什么失败了?三国当中,最为出名的政论文章,大约要属诸葛亮的《隆中对》了。当时屡败屡战的刘备听到别人说诸葛亮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于是他不惜三顾茅庐,找到诸葛亮,请教二十多岁的诸葛亮天下大事。而诸葛亮果然不负众望,一出面就给了刘备一场《隆中对》

  • 曹操礼贤下士,渴望得到更多英才,为什么斩了自己看重的谋士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礼贤下士,谋士,看重

    导读:曹操礼贤下士,渴望得到更多英才,为什么斩了自己看重的谋士许攸?“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自己所写的《短歌行》中表示,自己愿意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希望天下的英才都能归附于他。曹操在礼贤下士这一点上做得确实不错,帐下云集了许多英才,这也为他在三国这场波谲云诡的大戏中占得上风

  • 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为何一直无法将他收到麾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

    曹操作为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霸主,对人才的渴望极度强烈,尤其对关羽格外欣赏,那么为何关羽一直不肯归顺他呢?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曹操为何无法收降?其一

  • 杜迁的主要事迹介绍:水浒传杜迁的绰号叫什么 ?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山,绰号,职司

    杜迁的主要事迹介绍:水浒传杜迁的绰号叫什么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水浒传里面的人物,那可都是响当当的,每个人也都有关于自己的绰号,而且绰号都是根据个人的性格或者说相貌来定的,那么这个叫杜迁的好汉,绰号叫什么呢?他可是梁山的开山元老,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杜迁的绰号叫什么杜迁是《水

  • 假节钺历史渊源:假节钺和假节有什么区别?假节钺是什么意思 ?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帝,代表,军令

    假节钺历史渊源:假节钺和假节有什么区别?假节钺是什么意思 ?说到古代的一些称呼或者词的含义,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很多都是和现代不一样的。小编最近发现了一个词确实是有点懵啊,那就是“假节钺”,这个词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或者说了解其中的意思。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假节钺是什么意思假节钺(假节):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