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人介绍?其中一人战死沙场

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人介绍?其中一人战死沙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4/2/9 4:36:33

曹操最信任的人都有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下去。

东汉末年月旦评创始人之一的许邵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评语用在曹操的一生实在是准确无疑,东汉末年又是一段持续几十年的乱世,所以曹操也被称为“乱世之奸雄”。

奸雄的本意就是奸诈的英雄,其实曹操除了奸诈之外,能在乱世之中不断地发展壮大,直到统一整个北方,用人与信任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曹操重用了一大批才能卓著的人才,但这些人能让曹操信任的并不多。

重用与信任并不矛盾,曹操重用的大臣未必信任,比如荀彧,身为尚书令,替曹操在朝中处理朝政,作为连接曹操与汉献帝的桥梁,荀彧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曹操的重用,但是曹操并不信任荀彧,最终因为政治理念不同而逼死了荀彧。

一、曹操疑心重的来源

都知道曹操疑心重,在睡梦中都能编造故事杀人,当然了,曹操一开始并不是疑心重的人,而是在一连串的背叛中,让曹操开始疑心身边的人,尤其是手握重兵的人,这其中对曹操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张邈,另一个是张绣

张邈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之一,曹操在对外征战前曾对自己的家人说:如果我遭遇不测,你们可以去投奔张邈。换句话说,张邈是曹操可以托付家人性命的人,可见曹操对张邈的信任,可是结果呢?曹操东征徐州时,张邈转身就陈宫、吕布一起联合背叛曹操,而且差一点让曹操终生的事业就此终止,这种背叛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

张绣是西凉军阀之一,在其叔张济去世后接管了军队,替刘表镇守荆州的北大门,曹操打张绣,张绣就投靠了曹操,结果曹操看上了张绣的婶娘,强行纳为妻妾,张绣转身就开始策划背叛,就在曹操娶了张绣的婶娘,抱得美人归时疏忽大意时,张绣突然发动叛乱,杀了曹操的爱将典韦、侄子曹安民、长子曹昂,就连曹操本人也差一点命丧张绣手下。

这两次背叛是曹操早年遭遇的重大挫折,也是让曹操不再信任身边人的原因,但是如果一个人也不信任的话,曹操是无法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至少还有三个让曹操信任。

二、曹操最信任的三个人

曹操最信任的第一个人是夏侯惇

这个不用怀疑,能够自由进出曹操的寝室,整个曹魏只有夏侯惇一个人而已,这等于是曹操对夏侯惇不设防,这算是曹操的最高信任。夏侯惇虽然不是能力最强的人,却一定是曹操最信任的人。

夏侯惇既是曹操的同乡,又是曹操的亲戚,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与曹操是连襟,光是亲戚关系当然不能让曹操信任,夏侯惇对曹操的忠心才是让曹操最信任夏侯惇的原因。

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兵权,兵权是乱世之中能自保,又能建功立业的实力工具,曹操东征徐州,夏侯惇是唯一留守的军事将领,与荀彧、程昱保下三座城池,成为曹操翻盘的基本,夏侯惇相比于荀彧和程昱来说,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夏侯惇有兵权,荀彧和程昱没有,曹操外出征战,把唯一的兵权给了夏侯惇,这就是信任。

夏侯惇多次在曹操外出征战时留守后方,并且成为曹操手下三大军区司令之一,曹操南征孙权结束后,任命夏侯惇率领26军驻屯居巢,可以说曹操把整个东南前线的兵权全部交给了夏侯惇,而且东南前线军区算是曹操手下三大军区中最大,兵力最雄厚的,这就是曹操对夏侯惇的信任。

曹操最信任的第二个人是夏侯渊。

夏侯渊与曹操是连襟,两人的妻子是亲姐妹,夏侯渊骁勇善战,善于打长途突袭,据说夏侯渊三天可以率军前进500里路,六天可以率军前进1000里路,这个速度非常快了,所以曹操把整个西部军区让夏侯渊率领。

夏侯渊虽然善战,但是缺少谋略,有白地将军的叫法,也就是不善说用兵,夏侯渊有这么大缺点,曹操都放心让夏侯渊镇守一方,除了说明曹操信任夏侯渊之外,也没有别的原因了,当然了,夏侯渊镇守雍州和凉州以及关中时,确实算得上威震一方,能够打败了马超与韩遂等人的残余势力,稳定了曹操在关中的统治。

但是夏侯渊缺少谋略,如果遇到善于谋略之人,夏侯渊就会吃大亏,所以夏侯渊在汉中之战轻易被刘备、法正、黄忠等人设下的计谋所斩杀,夏侯渊中了刘备的声东击西之计,刘备利用攻打张郃引诱夏侯渊发兵救援,然后猛攻夏侯渊,最终夏侯渊战死沙场。

但是,曹操明明知道夏侯渊的缺点,仍然让夏侯渊作为镇守一方的军区司令,这就是曹操对夏侯渊的信任。

曹操最信任的第三个人是曹仁

原因很简单,曹仁是曹操的族弟,两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同时曹仁一生对曹操忠心耿耿,曹操起兵创业时,曹仁率领一支上千人的军队的投靠曹操,这叫带着资本来投靠,壮大了曹操的实力,所以曹仁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仁之后成为曹操手下的大将,几乎参与了曹操早年的大部分战争,曹操作为主力攻打敌方时, 曹仁肯定是率领一支偏军攻城掠地,作为配合主力作战的偏师,曹仁在战场上的表现影响了曹操在战场上的发挥。曹操攻吕布,曹仁另率一军攻打句阳,曹操攻张绣,曹仁另率一军攻周边,曹操打官渡,曹仁在汝南迎击刘备,曹操打赤壁,曹仁在南郡迎战孙刘联军。

曹仁还成为曹操手下中部荆州军区的最高军事统帅,这个绝对是靠曹操的信任得到的,乱世之中,信任远比能力重要,受重用的不一定会信任,但信任的一定会受重用,曹仁作为军区司令,手握重兵,对曹操也是相当地忠心,比如南郡之战,曹仁死守江陵城一年之久,襄樊之战,曹仁死守樊城不撤退、不投降,最终赢得了襄樊之战的胜利,这都来自于曹操的信任。

所以曹操最信任的三个人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也是曹操手下手握兵权的大将,论能力以于禁、张辽、乐进、徐晃、张郃等的能力,并不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之下,但是受到信任且重用的人却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你可以说曹操用人唯亲,也可以说曹操根本就没有唯才是举,但是曹操信任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标签: 的人一人战死

更多文章

  • 诸葛家是什么家族出身?为什么兄弟三都混得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出身,混得

    诸葛亮算作是个人奋斗的典范,打工界真正传奇。在北伐之前,上书中明明白白写着,说他是南阳一位布衣。所以很多人就觉着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普通农民。也就因此,诸葛亮被称之为“诸葛村夫”,说他不过是一个种地的下层人民。不过,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说诸葛亮其实是官宦世家,“布衣”两个字不过是谦虚之词。易中天说,诸葛

  • 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三十年不灭?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推荐的姜维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汉,是因为,死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死去可以说是对蜀国的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了,蜀国在失去诸葛亮之后,本来就不太好的形势就变得更加糟糕了。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向刘禅推荐了姜维,认为只有姜维能够继承他的位子去保护蜀国,蜀国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然而却能够在存活三十多年,这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推荐的姜维,而是刘禅的掌控。读者们提起

  •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真的吗?受害的是哪三位贤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的是,贤臣,受害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姜维什么的都还是非常给力的,蜀国的后期其实就是姜维一个人在撑着,所以这样的人的心态会非常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其实就是觉得自己非常的厉害了,然后就飘飘然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太骄傲的后果就是自食后果了,最后就有这个什么姜维一计害三贤了,那么这个姜维一计害了那三

  • 什么样的人能教出曹操这样的枭雄?曹操师傅桥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枭雄,人能,师傅

    刘备师傅卢植,孙权师傅张昭,曹操师傅是谁?比司马徽都厉害,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孟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他们教给我们各种各样的道理,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一个好的老师对我们十分的重要。三国时期牛人辈出,老师这方面最厉害的应该就是

  •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处死刘封?刘封死前反省自己站错了队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错了,处死,反省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因为起步比较晚,成型也比较晚,以至于人才储备、综合实力等等都不如曹魏和东吴,更多是倚靠谋臣武将的个人能力维持三个集团的平衡。但随着东吴的反水,荆州被曹魏和东吴联手瓜分,大将关羽也被斩首,这直接导致蜀汉失去了翻盘的可能,终其一生只能尽力维持一个偏安一隅的状况。令人好奇的是,关羽死后蜀

  • 历史揭秘: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斗,取而代之,揭秘

    阿斗虽然扶不上墙,但是诸葛亮根本没有想过取而代之,让历史没有了假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掌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很多读者会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取刘而代之呢?毕竟那个时候很流行臣子取君主而代之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饱学儒家诗书,精通奇门遁甲、周易八

  • 曾经大战关羽的庞德临死前为什么要骂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德,临死,刘备

    三国时期,刚烈英勇的猛将不在少数!例如:黄忠、魏延、姜维、太史慈、廖化等。以上这些人他们个个英勇,刚烈,果敢。不但足于自己的主公,而且也为大事献出生命。上述这些人,除了魏延名声不好听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公认的名将、刚毅、果敢的烈士。除了上述人物之外,其实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人他的名气非常大,而且他也是一

  • 诸葛亮孙子诸葛尚介绍,若非一心求死,或可改写蜀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孙子,改写

    作为一个将军,应该以马革裹尸为骄傲,但是无谓的牺牲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没有意义。在三国期间,有一位将军,便是因为一时冲动送了性命,如果他能够冷静面对战场上的变故,或许刘禅也不会投降,蜀汉也不会这么快就亡国了。此人便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都说蜀汉后期无人可用,其实非也,当时姜维,诸葛瞻、诸葛尚父子

  • 三国中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谨慎小心还是胆小不敢冒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的人,国中,胆小

    当年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一计,却被诸葛亮否决了,多年之后,后人都在指责诸葛亮太谨慎,不敢冒险,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甚至还有人大胆猜测,如果诸葛亮采取了魏延的这个计策,兴许魏国就灭亡了。且不论这个计策能否成功,就单说诸葛亮,他并非是一个不敢冒险之人,他只不过行事谨慎罢了。抛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就单

  • 三国历史上死在嘴巴上的五大名人,真正验证了祸从口出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祸从口出,五大,死在

    祸从口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这是历史的教训,历朝历代都有毒舌,嘴巴不饶人,得罪人无数,最后被人杀掉!三国历史上有五位死在自己一张嘴上的名人,还有两个是坑儿子的爹,连累自己儿子也被杀!第一位,杨修!这家伙死就死在自己太聪明上!屡次挑战曹操的底线,太过自负,最后一次是因为,曹操的厨师问曹操晚上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