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差点被皇帝当猪杀掉;称帝后,他举起了屠刀

他差点被皇帝当猪杀掉;称帝后,他举起了屠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4/1/25 4:43:07

说起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的帝王,我们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越王勾践,但下面这位皇帝的遭遇要比勾践凄惨得多,在他翻身之后,他的残暴复仇也来得更加血腥。

他生于帝王之家,长得白白胖胖。即位前,他遭人猜忌,被脱光衣服关在“猪圈”里,扮的是猪相,吃的是猪食,任人羞辱,任人打骂,甚至几次险些被当做猪杀掉,是个可怜巴巴的落魄王爷;即位后,他猜忌别人,拿起手中的霍霍屠刀,利用手中的生杀大权,屠杀功臣,屠杀宗室,一脸的凶相,一身的血腥,是个地地道道的残暴皇帝。这位从“猪圈”里爬出来的屠夫皇帝,就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宋明帝刘彧

刘彧(439—472),字休炳,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因为生母早死,刘彧从小由三哥刘骏的母亲抚养。元嘉二十五年(448),刘彧被封为淮阳王,四年后改封湘东王。刘义隆死后,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刘骏和刘彧为一母所养,刘彧又非常敬重刘骏,遇事忍让,所以二人关系甚好。刘骏性情暴戾,诸弟多被他迫害致死,唯独刘彧能得到优待。大明八年(464),刘骏病逝,长子刘子业即位,刘彧便开始了噩梦般的屈辱生活。

刘子业虽然年轻,但深通历史,颇有忧患意识,整日担心皇位被别人夺去。在他看来,几个年富力强的叔叔对自己构成的政治威胁最大。为了防止叔叔作乱,刘子业把他们调入京城,外出之时令其随从,回宫之后囚于殿内,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刘子业还对他们“殴捶凌曳,无复人理”(《宋书》)。在残存的六位叔叔当中,以十一叔刘彧、十二叔刘休仁、十三叔刘休祐年龄较长,历任地方刺史,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且拥有较强实力的军队,因此被刘子业视为心腹之患;而三王当中又以刘彧年长,自然成为刘子业实施迫害的重点目标。

为了打击和羞辱叔叔,一贯擅长恶搞的刘子业把“形体并肥壮”的三王“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按:刘彧)尤肥,号为‘猪王’,号休仁为‘杀王’,休祐为‘贼王’”,并且令其“录以自近,不离左右”。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刘子业还“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从生活饮食上加以迫害。由于刘彧长得白白胖胖,刘子业干脆“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专门为他建造了一个“猪圈”,动辄下令“裸太宗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看到刘彧像猪一样在泥水里蠕动、吃东西,刘子业“用之为欢笑”(《宋书》)。

刘彧脾气温和,处事稳重,虽然对刘子业的行径愤怒到了极点,但仍装出一副恭顺、服从的样子来。刘彧越是这样,刘子业就越生气,对他就越不放心,几次暴露杀机以绝后患,均被拦下。有一次,刘彧不小心得罪了刘子业,刘子业便下令“即日屠猪”,将刘彧脱光衣服,绑起手脚,以木棍贯穿于两手两脚之间,几个人像抬猪一样抬到食堂,准备开膛破肚。情急之中,刘休仁突然想到刘子业有个妃子即将生子,便以“待皇太子生,杀猪取其肝肺”为由,强调“猪今日未应死”(《宋书》),选个好日子再杀不迟。刘彧因此又躲过了一劫。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整日担惊受怕,让刘彧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迟早会死于刘子业之手,于是暗中密切注视外界动静,又派出阮佃夫、李道儿等心腹手下秘密行动,从刘子业的卫士中找到寿寂之、姜产之等不满者十一人,等待时机发动政变。当时,民间盛传“湘中出天子”(《宋书》),而刘彧恰恰是湘东王,刘子业闻之后,决心杀掉刘彧,然后巡视湘州和荆州,彻底压下这一谣言,巩固皇位。与此同时,刘彧知道形势紧迫,也连忙指使手下密切关注刘子业的动向,以便随时动手。一场你死我活的叔侄之战迫在眉睫。

景和元年(465)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刘子业召集刘休仁、刘休祐等人前往竹林“射鬼”,唯独刘彧一个人被困在了秘书省。种种迹象表明,刘子业很快就要拿刘彧开刀。刘彧如坐针毡,不知所措,而外面的政变却相当顺利,“佃夫、道儿因结寿寂之等殒废帝(按:刘子业)于后堂”,由于消息不通,刘彧对刘子业被杀一事全然不知。不一会儿,刘休仁闯进秘书省,拉起刘彧就往外跑。由于事起仓卒,刘彧没来得及穿鞋,光着脚丫,戴着乌帽,“升西堂,登御坐,召见诸大臣”(《宋书》),改元泰始,接替刘子业,糊里糊涂地成为新一任皇帝。

从囚禁到自由,从猪王到皇帝,从地上到天上,刘彧哪里会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从“猪圈”里艰难地爬出来,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一国之主。权力和地位,结束了刘彧的噩梦,同时也将他身边之人推进了噩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浅显的做人之道,可刘彧硬是把自己先前受到的羞辱和迫害,转手送给了他的后妃,他的功臣,他的同脉。即位前,他是弱势者,是受害者,面对的是屠夫和看客;即位后,他是强势者,是害人者,扮演的是看客和屠夫。因为受过凌辱,受过猜忌,受过惊吓,刘彧变得相当暴淫,相当敏感,相当血腥。

刘彧当了八年皇帝。八年中,刘彧先是与刘子勋叔侄相残,造成国家大乱,生灵涂炭;接着,又在招降问题上严重失策,致使城池陷落,版图缩减。可以说,刘彧为政期间,一无建树,二无作为。不过,刘彧在扮演屠夫的角色上,倒是一把好手,特别是当了几年皇帝之后,刘彧的身体越来越差,自知不能长寿,而他靠“借种”得来的太子刘昱尚处冲龄,一旦他死了,年幼的刘昱很可能被人取代。而且,这种猜忌随着病情加剧而越来越重,凡是对皇位有威胁的人均遭遇了刘彧的严厉镇压,宗室、功臣成批地死在了他的屠刀下。

刘彧残杀宗室,始于侄子刘子尚。刘彧掌权的次日,即赐死刘子尚。泰始二年(466)正月,侄子刘子勋在寻阳(今九江)称帝,与刘彧分庭抗礼。九月,刘彧平叛,将刘子勋枭首,接着又将刘子元、刘子绥、刘子顼赐死,不久又将刘子房、刘子仁、刘子真、刘子孟、刘子嗣、刘子产、刘子舆、刘子趋、刘子期、刘子悦赐死。如果算上刘子业,这群被刘彧杀死的侄子中,最大的只有十七岁,最小的不过三四岁。至此,宋孝武帝刘骏的二十八个儿子全部被杀,无一幸免。如果说刘骏生儿子就像是雨后春笋,那么刘彧杀侄子就像是在割韭菜。

侄子辈的小王爷杀干净了,但兄弟辈的大王爷还在,而大王爷对皇位的威胁远比小王爷严重的多。随即,刘彧调整屠杀方向,把屠刀伸向了所剩为数不多的几个兄弟。泰始五年(469),刘彧听到八哥刘炜被部下拥立的消息后,先下令免去刘炜的官爵,接着派人逼其自杀。泰始七年(471),刘彧以打猎为名,派人将十三弟刘休祐打死,不久梦见十二弟刘休仁夺权,又将其毒死。众兄弟中,十九弟刘休若年龄最小,但刘彧听说刘休若有至贵之相,好言好语将其骗到京城后赐死。至此,刘彧的兄弟中,仅剩下一个平庸无能的十八弟刘休范了。

杀尽了侄子,送走了手足,刘彧的屠刀并没有归鞘,接着那些功臣宿将便遭了殃。寿寂之是帮助刘彧登上皇位的元勋,为人勇猛,杀人不眨眼,刘彧说什么也不敢把他留给儿子刘昱,一直想找茬除掉他。后来,寿寂之犯了个小错误,刘彧二话不说就把他贬谪到越州,刚走了一半路,就被刘彧安排的几个保镖送上了西天。寿寂之死后,一个曾在平定刘子勋战斗中立过大功的将领,时任淮陵太守、都督豫州各军事的将军吴喜预感到自身的危险,立刻要求辞去军职,改任中散大夫这样的闲职。可即便如此,吴喜还是没能逃过厄运,被刘彧鸩杀。

屠杀功臣,是为了防变。可刘彧杀人越多,思虑就越重,身体就越差。为了讨个吉利,刘彧将年号由泰始改为泰豫,可病情非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刘彧自知时日不多,又不放心年幼的太子,因此日夜不安,噩梦不断。一天,刘彧梦见有人向他告发:豫章太守刘愔要造反。醒来后,刘彧不分青红皂白,命人马上到豫章郡杀死刘愔。该杀的人,都杀的差不多了,刘彧最后将目光转向了王皇后的哥哥王景文。在刘彧看来,皇帝早殇——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擅政,是历朝历代的游戏规则。二月,刘彧派人将王景文毒死。

刘彧在位期间,凡是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凡是可能对幼子带来不利的宗室、大臣,均遭他毒手。到了晚年,刘彧因为疾病缠身特别迷信鬼神,说话和行文忌讳很多,“左右失旨忤意,往往有斮刳断截者”(《宋书》),一时间人人自危。泰豫元年(472)四月,一身血腥的刘彧病逝,享年三十四岁,庙号太宗。受刘彧影响,年仅十岁刘昱刚即位,就变成了一个以杀人为乐的魔鬼皇帝,致使朝政黑暗,群臣离心。由于刘彧肆意屠杀功臣,剪落皇枝,造成皇室统治力量衰弱,王朝基业很快土崩瓦解。七年后,刘宋王朝被萧道成取代。

标签: 皇帝侄子

更多文章

  • 西夏皇太后为情夫所杀,宋仁宗为何辍朝一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情夫,戒坛

    埃及艳后作为世界历史上有名的女性统治者,相对于其政绩,人们似乎更加关心的是她的艳史,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这么一位美艳无双的高层女性,她的故事相比于埃及艳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历史上,太后豢养面首、淫乱宫廷之事屡见不鲜,西夏第二任皇帝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榜上有名。没藏氏当过人妻,当过尼姑,当过西夏开国皇帝李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那些交出兵权的将领都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祖,兵权

    建隆元年末(960),宋太祖已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某天,他召见丞相赵普,询问为何唐末以来战争不断?又询问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这些问题恰巧也是赵普心中不停琢磨的问题,面对宋太祖的提问,赵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原因。那解决方法,就是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 一代女诗人李清照被骗婚了吗?宋朝诗人李清照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事情,正史

    关于李清照改嫁的事情,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的确是真事儿。但是由于正史上没有明确记录,而且碍于李清照在文坛上的地位,所以这件事常常被人打马虎眼,糊弄过去。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词人,但是她并没有参与到政治当中来。我们可以看看任何一部正史,几乎写的都是政治人物,所以李清照不上正史也是情有可原的。莫说李清

  • 范仲淹为宋朝做了什么?为什么说他生不逢时?只怪宋仁宗太懦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官僚,官员

    中国历朝历代,仁人志士们实行了很多次改革,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有些失败不是因为改革的内容不好,而是因为太好,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因此无法执行下去。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等人主导的改革就是这样一次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一、改革的背景对外,大宋王朝面临西夏强兵的威胁,宋军与西夏对垒屡屡惨败,全面崩溃。

  • 宋仁宗死后 宋仁宗的皇后和公主都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主,太后

    导读:宋仁宗死后 宋仁宗的皇后和公主都什么结局?与小编一起来看下。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她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由于仁宗儿子早夭,于是把濮王赵允第十三子赵宗实抱来皇宫作为养子由曹皇后抚养,当时赵宗实才四岁左右。但当时,仁宗并没把他立为皇嗣,当赵宗实长到八岁时,果真仁宗还真生下豫王赵昕,这时

  • 公孙胜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孙胜性格特点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朝廷,李逵

    公孙胜在108将中排名第四,绰号入云龙。不过公孙胜在梁山所做之事,让他的“好汉”之名颇受争议,因为他曾两次出走梁山。第二次离开更是下定决心,不再回头。其实公孙胜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劫取生辰纲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要筹集革命需要的资金。此后他发现自己的理想和宋江相差太大,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有太大意义

  • 岳家军有多厉害?历史上真的存在岳家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岳家,行营

    人们对于岳飞和岳家军的印象与相关知识,可能大多都来自评书演义《说岳全传》及以其为基础衍生出的各类小说、影视剧、游戏。在这些作品中,岳家军无一例外均被描述成南宋初年宋军中规模最大、战力最强的存在。不论多么艰巨的任务,似乎只要岳家军出马,定可一战成功。而与之相比,其余宋军各部的表现则多少有些不堪。那么,

  • 被称为南宋四大家的都有谁?有什么著名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进士,元年

    南宋四大家都有谁?南宋四大家都有哪些作品?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南宋四大家。南宋四大家简介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也可以称为中兴四大家,但经常称为南宋四大家),是中国南宋前期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爱国诗人的合称。南宋四大家一、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南宋忠臣文天祥一生的写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宰相,公元

    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六月,忽必烈下诏平宋,丞相伯颜担任最高统帅,南宋政权危在旦夕。七月,宋度宗病死,宋恭帝即位,谢太后临朝称制,下诏勤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文天祥变卖家产,招募义士,赶赴都城临安,应诏勤王。但是,朝中大臣对文天祥并不信任,命其前往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守卫。后因朝

  •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水淹太原为何还是攻不下一座孤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宝元

    你们知道赵匡胤率军亲征北汉,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然弱小,但有强大的契丹做后盾,不是那么容易啃的,而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先进攻北汉。赵匡胤的这一举措之后有什么深意呢?一、机会难得,赵匡胤改变计划开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