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被万民呼为“慈母”,为隋朝鞠躬尽瘁却为何被隋炀帝罢官?

他被万民呼为“慈母”,为隋朝鞠躬尽瘁却为何被隋炀帝罢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8 更新时间:2024/1/19 12:30:09

在《史记》中,清明廉洁、为国为民的好官被称为循吏,下面这位可谓是循吏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却被免了官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了消除地方陋习,他不怕传染,与病人同住在一起;为了医治贫困病人,他不惜钱财,把俸禄全部捐献出来;为了方便断狱审案,他不辞劳苦,把办公室设在了牢狱一旁;为了秉公处理政务,他不畏强权,结果遭到谗言被免职;为了效力辽东战场,他不顾年迈,最终殒命于行军途中。如此忠君、爱民、大义、无私的清官,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难得一见的。他,就是一代循吏辛公义。

所谓循吏,说白了就是奉公守法,造福百姓,而受到百姓一致称颂的好官。循吏这个称谓,最早见于《史记》中的《循吏列传》,司马迁先作《循吏列传》,后世因之,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在中国历朝历代所记载的循吏中,辛公义无疑是最典型、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

辛公义,生年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并亲授书传。北周时期,辛公义入选太学,因勤苦好学,熟悉道义,见解高远,颇受儒士们赞赏,历任掌治上士、扫寇将军、宣纳中士、内史上士。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辛公义历任主客侍郎、驾部侍郎,因政绩突出,得到了隋文帝“唯我公义,奉国罄心”(《隋书》)的赞扬。

后来,辛公义因随军灭陈有功,被提拔为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岷州,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知识匮乏,尚未开化,文明程度很低。辛公义就任岷州刺史后,发现此地有“畏病”的“土俗”,即“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若家里有人生病,家人不但不照顾,反而远远地躲开,就连父子、夫妻之间都如此。这种畏病如虎的可怕民俗,致使“病者多死”(《隋书》)。

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因为当地人怕被传染而对病人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任其在病痛煎熬中活活等死,这完全与汉民族倡导的孝道主义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在辛公义看来,真正可怕的不是病,而是当地人的这种“孝义道绝”,这种不通人情的愚昧不化。此风不除,岷州难以安定,也难以发展。对此,辛公义非常担忧,决定从根上整治,移风易俗,“公义患之,欲变其俗”(《隋书》)。

主意已定,辛公义派人分头去巡视全州,发现患者,一律抬至官衙厅堂,请医生为他们诊治。酷暑疫情高发时节,厅堂里的病人多达数百,走廊也住得满满的。为便于照顾病人,辛公义则“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一边就地办公,一边关心治疗。此外,辛公义还将“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隋书》),把俸禄全部捐献出来,为病人求医买药,供给饮食。在辛公义的精心护理下,许多病人都转危为安,渐渐恢复了健康。

待病人痊愈后,辛公义派人找来其亲属,推心置腹地当面对他们说:“一个人生死由命,与接触病人身体无关。之前,你们因为怕传染,对病人不管不顾,他们才会死去。你们看,如今我把病人都聚集一起,日夜坐卧在病人中间,我不是没被传染吗?这不是好好的吗?从此以后,你们就不要再相信那些土俗了!”病人的家属们听罢了辛公义这番话,无不羞愧,再三叩谢后领着亲人而去。

作为亲身照顾病患的榜样,辛公义的一言一行让岷州百姓在思想上觉醒,“此风遂革”,“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从此以后,百姓凡有生病者,其家人都会带着病人争相到辛公义那里去接受救治,对无亲属的病人,辛公义则把他们留下来供养,岷州境内出现了“始相慈爱”的良风, “合境之内呼为慈母”(《隋书》),岷州百姓发自肺腑地称辛公义为慈母。

因官风好,口碑佳,在治理好岷州后,辛公义又被派往牟州(今山东莱州)担任刺史。赴任路上,辛公义听说牟州监狱人满为患,觉得很不正常,又觉得事关重大,故到任后,不是先去官衙歇息,而是直奔监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现场办公,对在押之人进行盘问,一连工作了十余天才回到官衙,“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隋书》)。

对于新的诉讼,辛公义不急于立文案,而是先行审问;若遇疑难案件,当天没审完,才将罪人暂时关起来,他自己也不回处所睡觉,而是睡在在大厅里。有人劝他:“此事有别人办理,你何必自找苦吃呢?” 辛公义说:“我作为刺史,没能引导百姓向善,才出现了百姓犯罪而被关押。子民被关押,我能心安吗?”一些罪人听到辛公义这番言论,“咸自款服”(《隋书》),诚心服罪。

辛公义不辞劳苦、勇于自责的事迹传开后,“讼者多两让而止”,因为不肯劳累辛公义,矛盾双方都不想再打官司了,狱讼迅速减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除了引导百姓遵法守纪,辛公义还关爱民生,率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走致富之路。史载,有一年普降暴雨,山东“自陈、汝至于沧海,皆苦水灾”,独而牟州境内“犬牙交错,独无所损”(《隋书》),不能不说是辛公义的功劳。

仁寿元年(601年),辛公义被任命为扬州道黜陟大使,负责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当时,太子杨广之子豫章王杨暕在扬州欺男霸女,作恶多端,干了不少坏事。杨暕害怕辛公义会对自己不利,便派人提前去境外迎候,求其手下留情。辛公义明白杨暕的用意,以“奉诏不敢有私”予以拒绝。到达扬州后,辛公义秉公办事,对混蛋官员“皆无所纵舍”(《隋书》),并将杨暕的罪行如实上报朝廷。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去世,太子杨广登基,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后,听信了儿子杨暕、原扬州长史王弘等人的谗言,“因言公义之短,竟去官”,将辛公义罢官,但“吏人守阙诉冤,相继不绝”(《隋书》),很多人聚集在宫门为辛公义鸣冤叫屈。几年后,隋炀帝一则了解实情,二则为了笼络人心,便让辛公义任职内史侍郎,后任司隶大夫,检校右御卫武贲郎将。

后来,隋炀帝因高句丽不遵臣礼,举全国之兵远赴辽东,志在彻底征服朝鲜半岛,年过花甲的辛公义也在随行队伍中。因为年老体衰,辛公义在大军行至柳城郡(今辽宁西部)时病亡,一代循吏竟客死他乡,时年六十二岁。辛公义一生不仅爱民如子,倾力教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且不畏强权,公正廉明,深明大义,他对得起“慈母”这个称谓,也对得起他名字中的“公义”二字。(刘秉光)

标签: 罢官隋朝万民

更多文章

  • 五大艳后之萧皇后:被六位枭雄轮番抢的末代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后,末代,枭雄

    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第一次婚姻:萧皇后当时嫁给隋炀帝的

  • 五大艳后之被六位君主疯抢了60年的萧皇后,难道对岁月免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大,君主,抢了

    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还能让后宫三千的皇帝疯抢,这一奇女子她就是萧皇后。萧皇后天生丽质,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无法描述,但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魂,倾国倾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她自13岁成为晋王妃后,开始不断被迫换身份,历经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

  • 隋文帝是个怎样的人?隋文帝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的人,的是,文帝

    导读:隋文帝是个怎样的人?隋文帝真的是暴君吗?中国的古代历史,正应了那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次的"合"都会诞生一个盖世英雄。因为分容易,合很难。历史上真正做到把整个华夏合到一起的朝代,有两个。一个秦朝,始皇帝嬴政一口气灭了六国,结束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还有一个就是隋朝的隋文帝杨坚,结束了西晋

  • 杨忠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打虎猛人徒手拔虎舌,杨忠还是千古帝王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才是,帝王,千古

    导读:杨忠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打虎猛人徒手拔虎舌,杨忠还是千古帝王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武松打虎的故事,相信已经家喻户晓,这是《水浒传》当中很精彩的一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凶猛老虎,从此名扬天下,也彰显了武松武艺高强、一身虎胆的性格特点。其实武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宋朝的一个侠士,但武松打虎是否真实存在尚

  • 历史大揭秘!隋炀帝弑父篡位的事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弑父,篡位,大揭秘

    对隋炀帝弑父的事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两任皇帝交替之时,总会有腥风血雨的事情发生,这也让许多皇帝的死带有了神秘色彩,隋文帝杨坚也不例外。他的死无非是两种说法,一是自然死亡,二是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隋书》中说杨坚刚到仁寿宫就发病了,此前术士章仇太翼劝阻

  • 隋炀帝弑父篡位竟源于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弑父,篡位,一个女人

    杨广在后世的描写中一直是一个昏庸荒淫的残暴君主,但其实他功过相抵,并不能一言概之,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大都较差,这是为什么呢?隋文帝之死一直扑朔迷离,加上野史中一直有传闻说隋文帝是被他儿子害死的,后世也就先入为主的认为隋文帝真的死于非命。按理说,当时杨广已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早晚会继承大统,况且当时隋

  • 隋炀帝杨广修筑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贪图享乐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目的,修筑,贪图

    导读:隋炀帝杨广修筑运河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贪图享乐吗?如果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大部分人估计首当其冲想到隋炀帝,在各种演义小说当中,杨广更是被黑的体无完肤,关于他的黑历史,是一批接着一批,好色无度,挥霍民脂民膏,仅仅是为了去江南看下琼花,就不惜动用百万民工,开通一条史无前例的大运河。。。我们如今都

  • 伍云召是何人?隋唐最有实力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猛将,隋唐,最有

    伍云召是何人?隋唐最有实力的猛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世道越混乱,战争发生得越频繁,这有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大人物,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被历史记住。在和平年代,因为世道比较平静,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际遇,想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只是在一个太平的环境里安身立命而已。中国几

  • 隋炀帝当时修建大运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玩乐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目的,大运河,玩乐

    导读:隋炀帝当时修建大运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玩乐吗?我国有两个著名的结束了乱世的大一统王朝,开国帝王文韬武略堪称千古一帝,继承人却都扶不上墙导致二世而亡,那两个朝代就是秦朝跟隋朝。(虽然秦朝真正来算是三世而亡,但最后的子婴只有个"秦王"的称号,降级了,并且是被推出来"背锅"的,所以一般秦朝

  • 隋炀帝拥有隋文帝传下来的三张好牌后,是怎么做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怎么做,三张,传下

    导读:隋炀帝拥有隋文帝传下来的三张好牌后,是怎么做的呢?604年8月13日,开创了隋朝的隋文帝杨坚去世,他与独孤皇后的嫡次子杨广,继承了皇位,是为隋炀帝。隋炀帝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然而,他继位后,将隋文帝传给他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导致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形成群雄并起格局。最终,隋炀帝只当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