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为什么不能复制西汉的成功?

蜀汉为什么不能复制西汉的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4/3/11 6:26:28

蜀汉为什么不能复制西汉的成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巴蜀和汉中之王,称汉王。大约5年后,刘邦一统中原,成为了汉帝国的皇帝,史称西汉。

大约过了四百年,天下再次大乱。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奋然而起,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

223年,刘备身死,恢复帝国荣光的重任交到了丞相诸葛亮的手里。然而,同样拥有巴蜀和汉中之地,诸葛亮殚精竭虑11年,蜀汉的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

不仅对手魏吴越来越难撼动,内部高层也逐渐没有统一的想法。可以说,234年,诸葛亮死的时候,蜀汉的命运已经基本注定。

同样是占据了巴蜀和汉中之地,蜀汉政权为何难以复制刘邦的成功呢?

一、真的是外部条件太恶劣?

关于这个问题,除了上帝视角,大多数的观点集中于对手的强大和时代的不同。

第一个观点认为,刘邦面临的是一个分散的中原,而刘备诸葛亮面临的是强大的魏吴。

诚然,刘邦时代,项羽分封了连同自己在内的19个势力,刘邦可以各个击破;而刘备时代,魏吴都先于刘备建立稳固的势力,等刘备占据巴蜀汉中时已经难以撼动。

但这个观点忽略了一点:刘邦时代除了齐地,其余势力也是臣服于项羽的,刘邦面临的并不是完全的各自为政而是首先突破了项羽的联盟才争取到了诸侯的支持;而刘备诸葛亮时代,东吴大部分时间都是蜀汉的盟友,虽然没有太多实际上的军事支援,但两弱对一强至少比刘邦的环境要好。因此,实力反差并没有那么突出。

第二个观点认为,时代不同了

,刘邦时代贵族势力弱小而平民居多,刘邦可以轻易的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而刘备诸葛亮时代,士族政治已经初显端倪,得不到各大士族支持的蜀汉政权在中原难以立足。

子彧以为,这两个观点并非没有其合理性,但都不是根本。

刘备在蜀汉建立2年后就驾崩了。而诸葛亮虽然不是君主,但却之后长期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而且诸葛亮时代结束,蜀汉也就基本定型了。因此,如果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刘邦时代和诸葛亮时代进行一个对比。

实际上,刘备诸葛亮和刘邦的第一个差距在于,刘邦从汉中杀出第一步就稳稳的占据了关中,而诸葛亮倾尽全力仍然留在汉中。

而接下来,刘邦屡次向东,多次败绩仍能够稳稳立于关中和巴蜀,最终取得中原;而终诸葛亮之世,蜀汉再也没能踏入关中一步。

实际上,如果我们纵向对比,占据关中+巴蜀的政权前有秦国、刘邦,后有北周,最终都完成了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而只占据巴蜀的政权诸如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后蜀政权,在天下大势面前都是任人宰割的。

巴蜀之地不是沃野千里、天下险塞吗,为何总是陷入困境呢?

因为巴蜀之地虽然地理条件优渥,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在诸葛亮的那个时代,走出巴蜀和进入巴蜀一样困难。而如果单单只占据巴蜀,很容易就被占据关中或三峡的政权封住出口甚至攻灭。事实上,三峡对面是盟友东吴,曹魏却借用关中,封住了诸葛亮又封住了后来的姜维。

另外,由于巴蜀到关中本身道路崎岖,关中政权的存在,使得巴蜀政权政权需要付出巨大的军需运输成本和劫掠风险才可以实现进攻关中的战略。事实上,诸葛亮历次北伐时间都不长,仍旧有好几次因为军需粮草问题而撤退。

但是,刘邦与项羽相争四年,却几乎没有因为粮草军需问题而导致过败绩,同样地势崎岖,更差的道路条件,为何刘邦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呢?

如果对应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的历史,第一级阶梯属于中原势力难以触及的范围,而第二级阶梯中西域、陇右、匈奴之地、南中之地都只是中原强盛时期的势力范围,难以成为中原势力的根据地,河东之地相对物产贫瘠。因此剩下的就只有关中、巴蜀之地,中间处于连接之地的是汉中。

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如果只占据巴蜀汉中的话,关中能够轻易封住巴蜀政权,但如果占据了关中+巴蜀之地的话,地理形势就会完全不一样。

首先,基本上完全占据了二级阶梯的地理优势,这样就可以封闭起来而取得防御上的完全优势,同时也关东政权也难以有效阻断关中+巴蜀的进攻优势。简单点说,占据巴蜀+汉中是难守难攻难扩张,而占据巴蜀+关中是易守难攻易扩张。

其次,巴蜀前往关中的道路没有了地方势力的骚扰,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消耗和劫掠风险,从而增加了物资的利用率。

这一点,不管是反对北伐的费祎、还是为了北伐而北伐的姜维,都没有看到。诸葛亮的北伐旗号虽然是克复中原这样的空口号,但从其行动和目的来看,诸葛亮是看到这一点的,但是可惜的是,诸葛亮一生也没能做到。

三、完人和枭雄的区别,诸葛亮和刘邦的第二个差距

如果说没能占据完全的地利是诸葛亮看到但没有做到的关键因素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一点,诸葛亮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西汉帝国的建立者刘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在市井层面摸爬滚打多年,别的什么也没有学会,却练就了一身看透人心的本事。即使在秦末诸雄中,刘邦的军政能力十分普通,然而刘邦擅长的事情是,读懂别人的需求、合理分配利益。

这使得刘邦在哪里都能够如鱼得水。实际上,不仅仅是英布彭越等人与刘邦的合作建立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连属下的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之所以跟随刘邦,同样是因为跟着刘邦能够承担更少的风险和分配到更合理的利润。

这一点从沛县起兵推举刘邦、称帝后张良劝刘邦分封功臣等事件的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韩信说刘邦将兵不过十万,但是善于“将将”(统领众将)绝不只是一句恭维的话,他本人也碍于刘邦的知遇之恩而没有听从蒯通之言而背叛,就是一个明证。

实际上,汉初三杰和彭英二人的军政能力都有比刘邦突出的地方,而且从后来的表现来看他们并不是什么善茬。

但枭雄的本质在于,善于用利益来驾驭那些能力非凡之人,甚至是跟他一样的枭雄。

实际上,虽然比起刘邦有差距,但从关羽、黄忠、魏延、马超、法正一众文武来看,卖草鞋起家的刘备也是有枭雄之姿的。

与刘邦和刘备比起来,诸葛亮是个完美的人。士族出身,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比较强大的人脉网,还有高洁的志趣,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军政能力比起刘邦刘备来说,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因为他们觉得没人能比自己做的更好,所以都会尽量发布较为详细的命令而不喜欢把事情交给下属去发挥,喜欢参与具体的事务而不喜欢假手于人,处理事件时会尽量减少风险而求稳。

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刘邦军政能力不如诸葛亮,但其作出的大部分决策比蜀汉要好;虽然诸葛亮本人几乎是个军政全才,但并不是一个好领导。他殚精竭虑,但蜀汉还是没能走出汉中一步,身后还人才凋零,处境越来越困难。

这是诸葛亮和刘邦的差距,也是完人和枭雄的区别。

总的来说,诸葛亮不能复制刘邦的成功,一在于没能进一步拿到关中,形成完整的地利,而被困于汉中;二是诸葛亮是一个完人却不是一个好领导,没有发挥出麾下众将的最大价值。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守四方。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给诸葛亮的这句结语,和刘邦自己唱的大风歌,如果从本文这个角度来解读,无疑是对诸葛亮和刘邦最好的总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弱男是章士钊原配妻子,一生都在为女权奋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弱男,民国,历史解密

    章士钊是湖南善化县人,家中还算富裕,没有吃过什么苦,年幼的章士钊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成年后的章士钊始终效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文化行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章士钊的太太,章士钊的太太叫做吴弱男,一个丝毫不亚于男人的女人。1886年的时候吴弱男出生在安徽省庐江县,吴弱男十四岁的时候,

  • 赵望云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望云,画家,历史解密

    赵望云平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面向生活,画风质朴浑厚,骨高气雄。以人物、山水著称。作品的创作内容十分广泛:农民、工人、各少数民族的劳动生活、农村的田园风光、塞外的辽阔草原、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风沙弥漫的弋壁滩、三门峡水利工程、宝成铁路建设工地、南海之滨、西北高原……凡是他足迹所到之处,都保留有他反映祖国

  • “爆竹声中一岁除”,揭秘古人是怎么拜年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就代表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人们会走亲访友,传达新年祝福。那么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拜年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相传在岁首拜年,是从汉朝就开始的习俗。当时正值长乐宫竣工,群臣都来向汉高祖刘邦表示祝贺,之后就形成了在岁首拜年的习惯。笔者以离我们近一些的明、清两朝来具体说说

  • 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靖,为什么在贞观九年之后逐渐退出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初时期有两位超级军事家,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则是卫国公、“军神”李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令人奇怪的是,病逝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军神”李靖在贞观九年(635年)之后就逐渐退出了唐朝军界,不再领兵打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靖与唐太宗李世民是

  • 郯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具体位置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郯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郯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小国,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Tan)国,属人方。 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炎国演化为郯国。由于历史资料匮乏,无法考证它具体的边界线,但从周边国家的范围和现在每个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资料来分析,大体的轮廓还是能够找出来的。疆域

  •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翻盘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翻盘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官渡之战是三国第一场大战,袁绍的兵力史书记得很清楚,步兵10万人,骑兵一万人,但是曹操的兵力史书却讳莫如深,说曹操兵不满万,这个不太可信,官渡之战刚开始时,曹操打得是游刃有余,白马之战斩颜良,延津之战杀文丑,连胜两场,连斩袁绍两员大将

  • 永乐迁都是怎么回事?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永乐迁都,明朝,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后,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史称永乐迁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立一个新王朝,有时并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朱元璋在参加元末的起义时,也许并没有规划自己成为一个帝王,最终荣登宝座一事,更多的是在拼打厮杀中半推半就实现的。但是,在选定继承人的问题上,对于向来

  • 史部《后汉书》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孝章皇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申贵人生济北惠王寿、河间孝王开,四王不载母氏。千乘贞王伉,建初四年封。和帝即位,以伉长兄,甚见尊礼立十五年薨。子宠嗣,一名伏胡。永元七年,改国名乐安。立二十八年薨,是为夷王。父子薨于京师,皆葬洛阳。子鸿嗣,安帝崩,始就国。鸿生质帝,质帝立,梁太后下诏,

  • 契丹族: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契丹族,辽国,历史解密

    契丹族(英语:Khitay)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

  • 古代皇帝为何不担心自己被贴身侍卫杀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时候,从秦始皇开始,我国古代就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同时秦始皇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取自三皇五帝一词。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通常人们称之为天子。也就是说,皇帝都是“上天”的儿子,是天任命的。不过这些在现如今看来,都是无稽之谈。每一位皇帝都不是等闲之辈,这里面除去那些昏君。即使是昏君,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