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少年的班固是什么样的?班固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

少年的班固是什么样的?班固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4/1/23 1:52:16

导读:少年的班固是什么样的?班固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文,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汉书,至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洛阳求学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班固的父亲班彪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班彪晚年潜心续写《史记》,受父亲影响,班固也开始留意汉事。建武二十年(公元年),王充到京城洛阳游学,拜访班彪,对班固的才能和志向欣赏备至,认为班固将来必定能完成撰著汉代历史的重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在这里,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不论儒家或其他百家学说,都能深入钻研,同时注重见识,并不拘守一师之说,不停留在字音字义、枝枝节节的注解上,而是要求贯通经籍的大义。这是他日后能够成长为一代良史的极重要条件。在这里,班固结识了崔胭、李育、傅毅等一批同学。由于班固性格宽容随和,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而骄傲,所以得到了同学及士林的交口称赞。到班彪死时,班固虽然年仅二十三岁,但已具备颇高的文化修养和著述能力。

举贤求仕

建武三十年(公元年),班彪逝世,由于父亲去世后生计困难,班固只好从京城洛阳迁回扶风安陵老家居住。从京城官宦之家一下子降到乡里平民的地位,这对上进心很强的班固是一沉重打击。但他毫不气馁,立志继承父亲未尽之业的决心并没有改变。班固认为,父亲已经撰成《史记后传》的部分,内容还不够详备,布局也尚待改进;没有撰成的部分,需要重新续写。于是他在父亲已成《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利用家藏的丰富图书,正式开始了撰写《汉书》的生涯,同时积极寻求出仕的机会。

永平元年(公元年),汉明帝任命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准许他选用辅助官员四十人,班固认为这是一个出仕的好机会,为了积极举荐人才,也为了显示自己的见识和才能,上了一篇奏记(《奏记东平王苍》)。班固的自荐没有获得成功,但他举荐人才的建议,却大部分被刘苍所采纳。

私修国史

永平五年(公元年),正当班固全力以赴地撰写《汉书》的时候,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汉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被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私修国史”罪名很大,同郡人苏朗曾被人告发伪造图谶,被捕入狱后,很快就被处死。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班家上下十分紧张,害怕班固凶多吉少。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署考逼,无法表白,便骑上快马赶赴京城洛阳,打算上书汉明帝,替班固申冤。

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京城洛阳上疏为班固申冤,引起汉明帝对这一案件的重视,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汉德”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扶风郡守也将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召进京都洛阳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受诏修史

班固被拜为“兰台令史”,受任与前睢阳县令陈宗、长陵县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等人,共同编撰东汉光武帝的事迹《世祖本纪》。班固与陈宗等同心协力,很快就完成了《世祖本纪》的修撰,得到了明帝的赞扬。由于班固在编撰《世祖本纪》过程中的出色努力,又被晋升为“郎”官(校书郎),负责整理校雠皇家图书。

班固继续修撰光武帝一朝的史事,又撰成东汉功臣、平林、新市起义军和公孙述的事迹,共成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这样,光武帝一朝的记载大体齐备(即后世《东观汉记》的光武帝部分。《东观汉纪》是东汉皇朝的当代史,自明帝以后,章帝、安帝、桓帝、灵帝、献帝历朝都有续修,班固则是在它的创始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开了一个好头。)

标签: 班固都有哪些经历

更多文章

  • 班超万里封侯讲的是什么故事?班超和班固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万里,讲的是,关系

    导读:班超万里封侯讲的是什么故事?班超和班固什么关系?班超,字仲升,东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陕西咸阳。他才华出众,能力极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的父亲是历史上有名的史学家班彪,他的长兄班固与妹妹班昭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也颇大。班超自小就胸有大志,为人不拘泥于琐碎之事,并且对待自己的

  • 班固在东汉赞誉天下,却曾两次入狱,班固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班固,是怎么,两次

    导读:班固在东汉赞誉天下,却曾两次入狱,班固最终是怎么死的?作为东汉最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赢得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赞誉。在史学界,他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他又与扬雄、张衡一起被称为“班扬”、“班张”,也有人将他与马融并称“班马”。可这些人虽与班固齐名,却不与之同时。难道班

  • 班固著名作品有哪些?当时已是兰台令史的班固为何会死在了狱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班固,狱中,已是

    导读:班固著名作品有哪些?当时已是兰台令史的班固为何会死在了狱中?公元54年的时候,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由于生计困难,班固回到了老家。尽管如此,班固没有气馁,而是在父亲已经撰写好的《史记后传》上,开始利用家中的藏书,扩充《世纪后传》的内容,这也是班固正式撰写《汉书》的开端。除此之外,班固一在积极寻找

  • 汉书是谁写的?少年的班固九岁能文,才华尽显,他是怎么著汉书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书,他是,尽显

    班固九岁能文,他著的《汉书》有何价值?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九岁便能为文,诵读诗赋。成年以后,更是博览群书,对九流百家之言都有研究。他学无常师,不注重章句,只要求掌握文章的主旨。班固为人宽厚,并不因自己的才能出众而傲视别人,因此儒生们都很仰慕他。东汉明帝

  • 班固才华横溢编写汉书功不可没,为什么会两次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两次,汉书,功不可没

    导读:班固才华横溢编写汉书功不可没,为什么会两次入狱?要说东汉最具才华的一位人物,那一定就是班固了。他的父亲是一位的史学家,而他在耳濡目染之下,在文学造诣上也十分不凡,加上他少年聪慧、勤奋好学,在少年时期就博得一个少年神童的声名。等长大之后,才学更是不凡,写的一些文章,就连当时的大家都赞不绝口,但是

  • 班昭是谁?班固是哪个朝代的人?班超,班固,班昭三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的人,班固,朝代

    导读:班固是哪个朝代的人?有什么成就?班超,班固,班昭三人是什么关系?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从小出生儒学世家的班固受到父祖的熏陶,博览群书、九岁能属文,十六岁对于儒家经典无一不通。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不满足于这样的儒学教育,于是到洛阳的太学求学。在这里班固结识了许多贤人,也看到了许多经书典

  • 推恩令是什么意思?《推恩令》为什么被誉为古往今来第一“阳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侯,汉武帝

    推恩令是什么意思?《推恩令》被誉为古往今来第一“阳谋”很多人都知道汉朝时期,汉武帝为了削藩而颁布的推恩令,千百年来人们对推恩令的看法不一,但有一种说法认为,推恩令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强的阳谋,诸侯明明知道这是为了削弱他们的权力,可是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皇权也因此得到了加固。但推恩令真的就没有解吗?如果

  • 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汉武帝为何会害怕窦太后这位奶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太后

    汉武帝为何会害怕窦太后这位奶奶?孝文窦太后,字漪房,清河归津(今河北武邑)人,汉文帝皇后。出身名家,贤良淑德。汉惠帝时选为家人子,入宫伺候吕后,称为窦姬。后被赐予代王刘恒,随行代国,甘苦与共。汉文帝刘恒接位后,册立为皇后,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景帝接位后

  • 霍成君贵为皇后,霍成君最后为何落到被灭族自杀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后,皇帝

    霍成君贵为皇后,霍成君最后为何落到被灭族自杀的下场?我想大家在打发时间的时候都会喜欢去看一些电视剧,几年前宫廷剧可是十分火热的,后宫之间的勾心斗角就如同一个真实的战场,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也是看得心惊胆战。俗话说得好,最低帝王无情家。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得到天下共尊,只要你能够得到皇

  • 中国历史上除了东汉西汉,还有南汉北汉吗?答案是肯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奇葩

    中国历史上除了东汉西汉,还有南汉北汉吗?答案是肯定的,小编曾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中国有很多以“汉”命名的王朝,其中以刘邦建立的西汉和刘秀建立的东汉最为著名,而且后人建立的“汉朝”也多是向西汉、东汉致敬,想恢复昔日的荣光,但是有些国家虽然打着“汉”的旗号,却是十分的不正经,如果让刘邦、刘秀两位老先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