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盖是个怎样的人?黄盖的结局是什么?黄盖是战死还是病死的

黄盖是个怎样的人?黄盖的结局是什么?黄盖是战死还是病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4/1/17 6:34:18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

黄盖(网络图)

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孙坚起兵,黄盖随即加入孙坚起兵的队伍。

黄盖早年担任了地方郡吏,又被举荐为孝廉,征召至公府,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这段事实在史籍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除的知道,这段做地方官员的经历,为黄盖以后担任武陵太守这一职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黄盖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黄盖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劳就属于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时,黄盖随周瑜代表东吴参与战争。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周瑜随即采纳了这个决定。赤壁之战蜀吴联军大胜,黄盖当记首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在任职期间,黄盖在外讨山越寇盗,在内平县邑吏治。黄盖一生的后期主要从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于成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一职,直到病逝。

黄盖性格特点

黄盖一生,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经历了东吴三次的权力更替,却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孙坚、孙策、孙权都十分重用他。黄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在孙坚左右,随他征战四方。

黄盖形象(网络图)

黄盖这一生中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忠勇。他作为三朝元老,对每一位主子都十分的“忠”。而在赤壁之战中,他主动提出做苦肉计的受害者。当时他被打得皮肉绽开,血肉模糊,他还是一声不吭,将计划进行到底,就连平时相熟的人也不肯透露一个字。这点体现出他的“勇”。所以黄盖的第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忠勇。

黄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虽然他为人严肃,但是对训练士兵很有一套,每次出去打仗,他的部队都勇猛善战,令人敬佩。在赤壁之战之后,黄盖被派出去平定武陵郡的蛮夷叛乱。而当时武陵郡兵力只有五百,与蛮夷之间的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黄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战术,大胜蛮夷,将他们赶出了武陵郡。

《三国志·吴书十》中写到:“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就是说黄盖每次出去带兵打仗,士兵们都争先打头阵,将黄盖留在后面,说明他深受士卒爱戴;“当官决断,事无留滞”,说明黄盖为人做事果断,深受各地百姓拥护;黄盖战功卓著,身先士卒,吴主孙权称帝以后,“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黄盖怎么死的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黄盖剧照(网络图)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标签: 黄盖

更多文章

  • 一代枭雄曹操,自己的儿女也成了政治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自己的,成了,枭雄

    在三国乱世,不但有战场上的厮杀,也有背后的权谋与合作,政治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合作诚意表现手段。曹操作为三方霸主,子女又众多,自然也会充分利用政治联姻这种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实力。曹操的子女比较有名的政治联姻有三次,涉及到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这三次政治联姻,其中有一次的目的一直是后世的争议

  • 司马懿怎么死的?诸葛亮比司马懿先死,为什么说是诸葛亮毒死了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死了,先死

    导读: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出城祭祖时,在城中发动兵变,半天时间就占领了洛阳。魏主曹芳只得依司马懿召曹爽回城,司马懿诛灭了曹爽

  • 匈奴使者说了一句什么话?竟被曹操派人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句,说了,匈奴

    曹操作为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后世对他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代豪杰,他对待异己的手段残忍,这也是他为人所诟病的重要一点。众所周知,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为曹魏兴起和三国鼎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统一了汉末动荡的中原,结束了北方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

  • 他仗义执言得罪了皇子,没曾想皇子做了皇帝之后,竟然这样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子,仗义执言,对他

    你曾经瞧不起而大肆羞辱的人,突然做了皇帝,就问你慌不慌,丹阳太守李衡的答案是,我现在慌得一批,而李衡贤惠聪明的老婆出了一计,让他们一家得以保全。孙权有七个儿子,起初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后来因为孙和不孝被废掉,另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孙亮当了六年皇帝就被权臣孙琳废掉。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孙琳迎

  • 皇帝病重,她问了大臣一件事,结果被宫女勒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勒死,病重,宫女

    三国乱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非常薄弱,每一个上位者的脚下都踩着无数的尸首,不只是男人如此,女人之间的斗争也是一样,甚至更加血腥恐怖。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时代。它的混乱,不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征伐攻掠,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剑拔弩张。地位高的,总想压制地位低的;地位低的,暗地里也想着扳倒地

  • 诸葛亮的扇子叫什么名字?诸葛亮“白羽扇”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扇子,来历,叫什么名字

    导读:诸葛亮是一位名士,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诸葛亮的扇子从何而来?在民间流传多种说法。诸葛亮,手持的应该是白鹤羽毛做的“白羽扇”,据《语林》上记载着: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边,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在人们的印象中,诸葛亮的扇子非同寻常,它已成为一

  •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大战司马懿,空城指的是哪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空城计,空城,指的是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是三十六计之一,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这里的空城指的是哪个城市呢?《三国演义》中讲,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 诸葛孔明的师傅是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和人传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传授,师傅

    导读: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

  • 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什么内容,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赔了夫人又折兵,锦囊妙计,内容

    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以后又征服了长沙等四郡。周瑜想想十分气恨,正无处报复以夺还荆州。不久,刘备忽然丧偶,周瑜计上心来,对孙权说:“您的妹妹,美丽、刚强,我们以联姻抗曹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来南徐幽禁,逼他们拿荆州来换。”孙权大喜,郎派人到荆州说亲。刘备认为这是骗局

  • 《三国演义》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温良,臣子,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存在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等四位同姓异国兄弟。总体而言,两大兄弟集团的关系是先精诚合作,后貌合神离;瑾与亮的关系则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隆中对”是战略中的战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阐述的战略主要分两步:一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