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枭雄曹操,自己的儿女也成了政治工具

一代枭雄曹操,自己的儿女也成了政治工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4/2/18 17:55:52

在三国乱世,不但有战场上的厮杀,也有背后的权谋与合作,政治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合作诚意表现手段。曹操作为三方霸主,子女又众多,自然也会充分利用政治联姻这种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实力。曹操的子女比较有名的政治联姻有三次,涉及到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

这三次政治联姻,其中有一次的目的一直是后世的争议,还有一次彻底失败,双方关系彻底决裂,那么,这三次政治联姻方究竟是谁?又有哪些目的呢?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先说第一次,是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曹操为表示信任和诚意,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这里说一下“第二次”是怎么回事。公元197年正月,曹操到达宛县,张绣投降,曹操几乎没有浪费什么力气,所以很高兴,就有点得意忘形,强娶了张绣的婶娘,张绣十分气愤,在贾诩的计谋下,降而复叛,完全出乎曹操意料,曹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子(也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曹昂、大将典韦都在这次叛乱中死去。

有了这“第一次”,才有了后面的“第二次”。第二次投降是在曹操和袁绍对战官渡之时,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靠了曹操。贾诩早已料到,曹操此时正是招揽人才之际,不会计较过往。果然,曹操高兴地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并且为了表示对张绣的信任和诚意,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曹操此次政治联姻的目的主要是让张绣放下顾虑,毕竟张绣有第一次的降而复叛,而且还害死了曹操的长子,这次又来投降,心中难免不安。曹操要想方法安其心,就想到了政治联姻:让儿子娶你女儿,总该相信我的诚意了吧。这次政治联姻,确实达到了目的,张绣在曹操阵营干得很卖力,不过几年后忽然病逝,相传和曹丕有关,也是一件悬案,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次政治联姻,是曹操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这还要从官渡之战说起,官渡之战后,袁谭和袁尚开始了窝里斗,袁谭不敌,投降了曹操。曹操及其麾下谋士都怀疑袁谭并非诚心投靠,为了安定其心,表达自己的诚意,曹操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

这场政治联姻的目的,就是明知袁谭并不诚意,但是曹操还是要在表面上做到绝对的诚意,这样在外人看来,曹操很有包容之心。不过,这次政治联姻以失败告终,袁谭确实并非真心投靠曹操,趁着曹操围攻邺城时,自己违背约定也往外扩大地盘(曾是曹操的地盘)。曹操一怒之下,遣送其女,两人关系正式破裂。

这次政治联姻的失败,其实曹操也是有预料的,但是还是采取试一试态度,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地争取过来,如《孙子兵法》所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能够不动一兵一卒而让袁谭投降自然最好;另一方面就是让天下人觉得曹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人来投,结成亲家,何其大度。如此,才能达到天下归心的目的。

第三次政治联姻,就是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在被封为魏公以后,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宫里面,其中次女曹节在伏皇后被杀害后,还当上了皇后。关于这段政治婚姻,曹操的目的究竟是何,后人也猜不透,但主要分成两派。

主流派观点,也是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一种目的就是曹操将三个女儿送到汉献帝身边来监视汉献帝,因为前方曹操耳目众多,但是后宫那里自己鞭长莫及。不过有一点,很多人想不明白,汉献帝就是个傀儡皇帝,曹操如果真的要监视汉献帝,嫁过去一个女儿就行了,何苦葬送三个女儿的幸福呢?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观点,就是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是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可以对汉献帝下杀心,在关键时刻也能够让曹氏子孙保全汉献帝性命。

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的目的,后世人一直有争议,也琢磨不透。笔者认为,上面的两种目的应该都有。曹操虽然是奸雄,但是当初他也是一心报效朝廷的热血青年,如今,大权独揽,高处不胜寒,他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衣带诏事件,就将女儿嫁给汉献帝。

但是,曹操也并没有想过除掉汉献帝,一直到死都没有对汉献帝采用不当行为,也没有称帝。但是,他知道汉室气数已尽,后代取而代之可能性很大,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也是希望后代能够看在兄妹之情上,放汉献帝一条生路。不管怎样,最后曹丕确实没有除掉汉献帝,而且还封了山阳公,曹操的女儿曹节与汉献帝也算是一对恩爱夫妻,晚年行医救人,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

标签: 自己的成了枭雄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怎么死的?诸葛亮比司马懿先死,为什么说是诸葛亮毒死了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死了,先死

    导读: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曹睿临死前向司马懿托孤,此后大将军曹爽下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诈病,使曹爽失去警惕。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出城祭祖时,在城中发动兵变,半天时间就占领了洛阳。魏主曹芳只得依司马懿召曹爽回城,司马懿诛灭了曹爽

  • 匈奴使者说了一句什么话?竟被曹操派人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句,说了,匈奴

    曹操作为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后世对他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代豪杰,他对待异己的手段残忍,这也是他为人所诟病的重要一点。众所周知,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为曹魏兴起和三国鼎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统一了汉末动荡的中原,结束了北方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

  • 他仗义执言得罪了皇子,没曾想皇子做了皇帝之后,竟然这样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子,仗义执言,对他

    你曾经瞧不起而大肆羞辱的人,突然做了皇帝,就问你慌不慌,丹阳太守李衡的答案是,我现在慌得一批,而李衡贤惠聪明的老婆出了一计,让他们一家得以保全。孙权有七个儿子,起初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后来因为孙和不孝被废掉,另立第七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孙亮当了六年皇帝就被权臣孙琳废掉。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孙琳迎

  • 皇帝病重,她问了大臣一件事,结果被宫女勒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勒死,病重,宫女

    三国乱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非常薄弱,每一个上位者的脚下都踩着无数的尸首,不只是男人如此,女人之间的斗争也是一样,甚至更加血腥恐怖。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时代。它的混乱,不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征伐攻掠,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剑拔弩张。地位高的,总想压制地位低的;地位低的,暗地里也想着扳倒地

  • 诸葛亮的扇子叫什么名字?诸葛亮“白羽扇”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扇子,来历,叫什么名字

    导读:诸葛亮是一位名士,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诸葛亮的扇子从何而来?在民间流传多种说法。诸葛亮,手持的应该是白鹤羽毛做的“白羽扇”,据《语林》上记载着: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边,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在人们的印象中,诸葛亮的扇子非同寻常,它已成为一

  •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大战司马懿,空城指的是哪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空城计,空城,指的是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是三十六计之一,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这里的空城指的是哪个城市呢?《三国演义》中讲,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 诸葛孔明的师傅是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和人传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传授,师傅

    导读: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

  • 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什么内容,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赔了夫人又折兵,锦囊妙计,内容

    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以后又征服了长沙等四郡。周瑜想想十分气恨,正无处报复以夺还荆州。不久,刘备忽然丧偶,周瑜计上心来,对孙权说:“您的妹妹,美丽、刚强,我们以联姻抗曹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来南徐幽禁,逼他们拿荆州来换。”孙权大喜,郎派人到荆州说亲。刘备认为这是骗局

  • 《三国演义》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温良臣子面具下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温良,臣子,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存在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等四位同姓异国兄弟。总体而言,两大兄弟集团的关系是先精诚合作,后貌合神离;瑾与亮的关系则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隆中对”是战略中的战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阐述的战略主要分两步:一是先

  • 孙韶是谁?东吴唯一的外姓宗室,他为何能得孙策青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外姓,宗室

    虽然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但如果你问我三国时期哪方宗室最乱,我个人认为还是东吴的错综复杂一些。东吴中期的权臣孙峻,曾经就和孙权的长女孙鲁班有染。我们按照关系来排一下的话。孙峻是,孙鲁班的爷爷的弟弟的曾孙子。所以在这俩人有染的同时,他俩的辈分关系也成为后世的笑谈。但今天,我们要讲一位特殊的东吴宗室,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