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极度失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后选择自杀的皇帝

极度失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后选择自杀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1/24 1:50:59

“天下主乃为小县公,不如死!”东晋时割据巴蜀的成政权第三任皇帝李期被废黜后,从皇帝跌为县公,从人主沦为囚徒,身遭幽禁,心遭打击,自觉窝囊,无颜苟活,在发出这一番无奈的感叹后不久,便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三年半前,李期伙同其兄李越发动政变将堂兄李班废杀,风风光光地当上了皇帝;而今,他因暴戾无道又被汉王李寿废黜,灰灰溜溜地选择了上吊自杀。

秦二世胡亥

李期(314年—338年),字世运,成开国皇帝李雄之子。李雄生有十几个儿子,均为侍妾所出,李期排行第四。在众兄弟中,李期算是个佼佼者,因其“聪慧好学,弱冠能属文,轻财好施,虚心招纳”,颇受李雄喜爱,故李期有幸被李雄的皇后任氏抚养。李雄在位时,曾让诸子“以恩信合众”,看谁凭个人魅力笼络的人才多,结果“多者不至数百,而期独致千余人”,也算出类拔萃。李期初封建威将军,李雄对他也比较信任,“其所表荐,雄多纳之,故长史列署颇出其门”(《晋书》),使李期逐步在朝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能力强,人脉旺,李雄能对李期高看一眼,但没有让他接班的意思。在李雄看来,诸子均成不了大器,故立侄子李班为太子,封李期为安东将军。李雄如此安排,李期不服,其他皇子也不服。李班即位后,李期之兄李越借奔丧之机回到国都,并以“班非雄所生,意不服,与其弟安东将军期谋作乱”(《资治通鉴》),密谋废立。

成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十月初一晚上,李越等人借李班出丧之机,废杀李班。发动政变,李越是主谋,也是操刀者,李期只是同伙;再者李越是李期的兄长,无论是看功劳还是看次序,李越最有资格当皇帝,李期和众人也想立李越为皇帝,“众欲立越”,但李越不干,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李越认为,李期虽为庶出,却是任皇后所养,且“多才艺,有令名”,自己的威望、才能及个人势力远不如李期,故“越奉期而立之”(《资治通鉴》),李期白捡了个皇帝当。

影视剧中赵高的形象

李期即位后,改年号玉衡为玉恒,封兄长李越为相国、建宁王,封堂叔李寿为大都督、汉王,封从兄李始为征东大将军,镇守江阳,其他兄弟也各有封加。李期毕竟是通过非正常手段登上皇位的,难堵悠悠众口。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李期排除异己,党同伐异,并重用了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等一班庸才,致使朝政黑暗,纲纪紊乱,成国形势江河日下,“国之刑政,希复关之卿相,庆赏威刑,皆决数人而已,于是纲维紊矣”(《晋书》)。李雄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很快就被李期折腾散了架,渐渐露出了败象。

权力,是检验一个人本质的试剂,一个人一旦掌权,其表象下潜存的东西就会显现出来。称帝后,李期与先前给人的印象判若两人,“期自以谋大事既果,轻诸旧臣”,一个原本看起来文彬恭谦的青年转瞬间变成了一个过河拆桥的混账。除了排除异己,李期还猜忌能臣,一旦发现能力超过他的人,定要想方设法将其除掉,甚至给别人扣上莫须有的帽子,如“尚书仆射武陵公(李)载有俊才,忌之,诬以谋反,杀之”(《资治通鉴》)。

李期执政后期,越发“骄虐日甚,多所诛杀”,不仅杀掉很多文臣武将,而且“籍没其资财、妇女”,用来充实后宫,属于典型的杀人越货。除了杀旧臣,杀能臣,李期还把毒手伸向亲兄弟,“雄子霸、保并不病而死,皆云期鸩杀之”(《晋书》),这种恐怖血腥统治让文武大臣人心惶惶,“多不自安”(《资治通鉴》),以至于“内外凶凶,道路以目,谏者获罪,人怀苟免”(《晋书》),众臣如履薄冰,朝不保夕,说不定哪天就被李期随便派上个罪名杀掉。杀这个,杀那个,李期千不该、万不该对汉王李寿动刀,并为此付出了被废的代价。

汉王李寿是三朝元老,素来忠心耿耿,职高位重,享有“贤相”的盛名,李期对其尤其忌惮。李期的从兄李始曾一度联络李寿造反,但李寿没有同意;再者,李寿“见期、越兄弟十余人年方壮大,而并有强兵”(《晋书》),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被皇帝盯上,为臣者一般很难逃脱。李寿害怕遭到李期的毒手,每逢入宫朝见,“常诈为边书,辞以警急”(《资治通鉴》),通过伪作边境告急文书,以警讯紧急为由推辞不来。李寿一面与李期巧妙周旋,以求自保,一面策划除掉李期,以“脱今日之祸”。在听取了巴蜀处士龚壮“发兵西取成都,称籓于晋”(《资治通鉴》)的建议后,李寿开始密谋以“除君侧之恶”(《晋书》)的名义造反。对李寿所为,李期已有耳闻,多次派人前往李寿的驻地打探动静,并剪除其党羽,鸩杀了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

君要臣死,臣要么死,要么反,历朝历代的君臣斗争都不外乎这两个结果。李期已然下手,李寿不甘坐以待毙,随即策划武装行动。玉恒四年(338年)四月,李寿率领一万将士偷袭成都。当时,李寿的儿子李势在成都当翊军校尉,见李寿大军到来,马上开城门放行,李寿几乎没费气力就迅雷般地攻克成都。李期早就知道李寿要造反,但“不意其至,初不设备”(《资治通鉴》),没想到李寿这么快就杀进来。大势已去,李期只好装模作样派人慰劳李寿。李寿既已成事,岂肯就此罢手,于是先逼迫李期杀掉李越、景骞等人,随后“矫任氏令,废期为邛都县公,幽之别宫”(《资治通鉴》),李期成了阶下囚。

当年,李越、李期等人“矫太后任氏令,罪状(李)班而废之”(《资治通鉴》),如今其自身被废的结局如同李班的翻版,也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个月后,李期受不了这种从天上跌到地下,从皇宫移到囹圄,从一国之君降为县公的窝囊气,在极度失落中自缢身亡,时年二十五岁。蝼蚁虽小,尚惜性命,李期却选择了轻生,竟通过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在中国历史上,李期是第一个被废后选择自杀的皇帝。李期死后,无庙号,谥号幽公,以王礼下葬。

陈晓饰演的子婴的形象

“天下主乃当为小县公,不如死也”(《资治通鉴》),是李期的临终遗言。《道德经》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一个能承受苦难和打击的人,才有资格为天下主,李期得志猖狂暴戾,失意颓丧轻生,所以他当不了勾践。李期曾谥李班为“戾太子”,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暴戾无道者。对李期之结局,《晋书》称“期以暴戾速祸”,是典型的自取其辱,自取灭亡。观其所为,诚如斯言。(刘秉光)

标签: 汉王皇帝

更多文章

  • 一代始皇帝到底有多伟大?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地区,盆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两路攻南越,其余两路攻西瓯。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而在广西则打了六年之久,并且,是以“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才能统一广西及越南地区。秦军南伐岭南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

  • 秦始皇陵墓藏着什么秘密?机关重重不敢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水银,丹砂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是什么?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

  • 秦始皇能大败匈奴人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修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骑兵,成本

    众所周知,长城是我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它还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线,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了,一提起长城,我们大多数人肯定就会想到秦始皇,他当年劳民伤财,发动了近百万劳工去修筑万里长城。甚至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简单地认为,长城是由秦始皇时期才开始修建的!但其实不然,长城的修筑历史最早可追

  • 繆毐是谁?真的与赵太后生下两个儿子?秦始皇父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势力,太后

    导读:繆毐是谁?真的与赵太后生下两个儿子?秦始皇父母介绍。关于假宦官嫪毐与太后生下两个孩子的事情,在正史上也是有记载的,根据一般的说法,在嫪毐与赵太后生下两个孩子后,秦始皇嬴政便打算灭了嫪毐一族,嫪毐得到消息后发动了一场叛变,叛变被秦始皇镇压,之后秦始皇就杀了嫪毐及其与赵太后生下的两个孩子,软禁了赵

  • 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秦朝的国土面积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郡县,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创造大秦帝国。数百年的纷乱战争,终于走向结束。秦朝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为后世百代,开创了一番牢固的基业。虽然秦朝自身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仅十余年的时间,却为后世留下太多可以被不断吸收、借鉴的宝贵遗产。后来的盛世王朝,都是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并根

  • 作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究竟使用什么方言作为共同语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潮汕,方言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方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启了中国封建史,虽然秦朝二世而亡,但2200多年的封建史,却几乎又是秦始皇意志的延续。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中国地域庞大,方言众多,南北方言差别很大,那么历史上的伟人秦始皇,他又会说何种方

  • 胯下之辱讲述了什么故事?韩信为何宁愿钻裤裆,也不愿与屠夫干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屠夫,屠户

    导读:韩信因为忍受胯下之辱被后人称之为忍辱负重,关于胯下之辱,史书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大概就是说,有一个屠夫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

  • 秦始皇生母赵姬真的是荒淫无度吗?为什么秦始皇这么讨厌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评价,太后

    大家好,说起赵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赵姬是一个不受道德约束的,思想前卫的,长相极美的女性。赵姬个人简历赵姬,原本是战国末期富商吕不韦的一个小妾。后因吕不韦“押宝”,将赵姬送给了在赵国做人质的嬴异人,即为后来的秦昭襄王。后来,秦昭襄王做了秦王,赵姬便做了王妃。赵姬为秦昭襄王生有一子,即为嬴政,

  • 先秦时期人名的由来?为什么先秦时代的人名那么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管仲,这个名字

    虽然人们常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重要的是人自身,但是一个好听的名字毕竟还是更能够给其他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很多父母觉得取名字总是想不出一个好名字,但其实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如果了解先秦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当时的人们取名字,还要更加随意随心,而且听起来也是相当的好笑的。那么先秦时期究竟人们是怎

  • 现代把秦始皇称作千古一帝, 而古代人为何他恶言相向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文人,酷刑

    秦始皇嬴政,接下来听听历史资料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历代咏史怀古诗歌中, 秦始皇经常以暴君形象出现, 他实施苛政、善用酷刑, 晚年还是个不务政事、寻仙求道的昏君, 很少有人能提到他一统六国的壮举伟绩。现代把秦始皇称作“千古一帝”, 而古代文人为何对他竟如此的“恶言相向”呢?司马迁《史记》的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