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实力远超刘备孙权的曹操为什么一直不肯称帝?

实力远超刘备孙权的曹操为什么一直不肯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4/2/9 20:27:13

导读:实力远超刘备孙权曹操为什么一直不肯称帝?

三国时期刚开始的时候,天下实际上的皇帝还是汉献帝的,三国君主都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宣布称帝,这个平衡直到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之后才被打破。

公元221年,建立蜀汉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年号章武。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那么,实力远远强过刘备、孙权的曹操,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对此,有人可能认为是时机未到,曹操已经安排自己的儿子曹丕篡汉称帝了,所以自己也就安心做个魏王了。也有人认为曹操还是忠于汉室的,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天子都被自己给代替的话,自己也就会失去了民心。当然,各种观点还有很多,恕笔者不一一例举了。

在此,对于刘备和孙权为什么能称帝,而曹操却没有,笔者提出下另一种看法——也即士族问题成为制约曹操称帝的重要因素。

在东汉末年,士族大族几乎把控着人才上升渠道。而为了打破士族阶层对人才的垄断,曹操强力推行“法家寒族”路线。也就是说,曹操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并不是只看这个人的出身和背景。与此相对应,当时的世家大族打心眼里瞧不起曹操这个宦官之后,他们拥护的是当时四世三公的袁绍

不过,自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势力开始走下坡路,而曹操则显示出统一北方的实力和霸气。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曹操还是得罪了太多的世家望族。比如曹操就杀了孔融荀彧等当时的名士,也因此侵犯到了士族们的利益。不过,毕竟曹操当时兵强马壮,手下人才众多,那些士族一时间也没有比曹操更好的利益代言人。于是,双方只能凑合过日子。但是,正是因为士族群体希望控制人才上升渠道,而曹操又不愿意妥协,二者只能僵持到曹操去世。

曹操去世后,即为魏王的曹丕立即就向士族妥协,也即支持讲究出身的九品中正制,不再坚持唯才是举的用人观点。于是,曹丕的称帝之路异常顺利。再看下蜀汉的刘备,在拿下益州后,立即就和本土派亲密合作,争取了到了当地士族的支持。由此,刘备的称帝也没有受到内部士族的阻碍。

至于江东的孙权,同样面对如何平衡士族势力的问题。通过拉拢一批,打击一批的方法,孙权不仅稳定了孙家在东吴的统治,也是在一步步向士族阶级妥协靠拢。最终,晚年的孙权也顺利登基称帝。

总而言之,在三国鼎立时期,士族掌控着天下的舆论和思想。尽管各大军阀掌握了一定的军队和土地,但是离开了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的支持,也会迅速消亡。所以,曹操没有能够称帝,还是因为他和士族的矛盾过于激烈。或者说,这也是曹操的固执,因为他原本可以妥协的。

标签: 称帝刘备孙权

更多文章

  • 他北拒曹操,西和刘备,竟然促成了大陆和台湾岛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和,成了,刘备

    早在三国时代,坐拥江南和各大出海口的东吴就尝试过进行远洋航行,只不过当时的战况紧急,无法指派更多资源,再加上出海的收效甚微,也就不了了之了。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操是行文的宗旨。不过,对于罗贯中这位老人家,不仅将曹操刻画为“乱世之奸雄”,也在有意无意间抹黑了东吴的孙权。当然,为了尽量神化

  • 刘备不仅害死了关羽,甚至连张飞也想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除掉,也想,甚至连

    在政权稳固之后,许多统治者铲除功劳巨大的功臣这一行为惊人的相似,那么在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稳定之后,刘备面对已经年迈力竭的关羽张飞,会不会也有过这种想法呢?在《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被罗贯中渲染成一位能战善战、英勇无敌的猛将。在关羽的一生中,除了斩颜良诛文丑这些单挑胜绩,还取得了水淹七军等军事指挥上的成

  • 刘备文武将齐全:文有卧龙凤雏,武有关羽赵云,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卧龙,凤雏,刘备

    导读:刘备文武将齐全:文有卧龙凤雏,武有关羽赵云,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虽然刘备号称有卧龙凤雏以及五虎上将等大名如雷贯耳的人才相助,但是其人才优势远远不如曹操,再加上各种复杂的原因,灭亡几乎是必然的。在三国时期,标榜着匡扶汉室的刘备,无疑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也因此俘获了大批人才的芳

  • “一丈青”扈三娘实力介绍,有天罡实力却被排入地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实力,排入,天罡

    导读:“一丈青”扈三娘实力介绍,有天罡实力却被排入地煞。《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座次是按照石碣上的排名来排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谁能够排到天罡或地煞都是已经注定的事,不过这事只能从结果来看,若是从过程来看的话,其实这排名还真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否则也不会有一大批对着总对一些好汉的排名表示困惑了,

  • 三国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比诸葛亮的才华还出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谋士,出众,才华

    导读:三国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比诸葛亮的才华还出众?主公手下的将帅之才永远都是最为宝贵的筹码,是成就大业最不可或缺的宝贵力量,三国时期最为知名的谋士当属诸葛亮了,但其实,曹操手下的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旷世奇才。三国时期,不仅盛产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等猛将,更诞生了司马懿、陈宫、周瑜

  • 在蜀汉复杂的内部派系中,诸葛亮是否是唯一值得信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汉,派系,信任

    导读:在蜀汉复杂的内部派系中,诸葛亮是否是唯一值得信任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三国读者,面对蜀汉的江山,复杂的内部派系争斗,老丞相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真可谓千古忠臣表率。伯牙子期,知音难觅。在三国这个乱世之中,刘备和诸葛亮不仅是格式化的君臣关系,更是难得的一对知己。然而

  • 三国时期作战都是几十上百万的军队,真实情况有这么多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都是,作战,这么多人

    导读:三国时期作战都是几十上百万的军队,真实情况有这么多人吗?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其实在正史中,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受战乱、灾荒、瘟疫等影响,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损失非常严重。据历史学家葛剑雄估计

  • 真实的张辽和太史慈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人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人,又是,太史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辽和太史慈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辽与太史慈皆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不过太史慈却因早亡令后人多有惋惜,话说太史慈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清楚,太史慈之死与曹魏名将张辽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历史上的张辽与太史慈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

  • 很多帝王称帝统一后会杀功臣,刘备如果顺利统一天下的话会杀功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功臣,称帝,后会

    导读:很多帝王称帝统一后会杀功臣,刘备如果顺利统一天下的话会杀功臣吗?“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自觉时日无多,遂召集朝廷重臣及吕后杀白马盟誓,定下了“非皇族不封王”的制度。刘邦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家天下”时代的皇权,然而这一制度诞生的背后,却是刘邦对开国功臣

  • 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术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称帝,演义,不堪

    导读: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术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不堪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逐鹿。在众多诸侯中,袁术是很特别的怪咖。在《三国志》中,名士孔融评价袁术“冢中枯骨”,以此表达不屑。袁术如果只是争地盘,那他只不过普通的军阀而已。可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寻常路,居然公开称帝了。他这么干,哪来的底气呢?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