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小霸王郑庄公开礼崩乐坏先河,把周天子按在地上摩擦

春秋小霸王郑庄公开礼崩乐坏先河,把周天子按在地上摩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55 更新时间:2024/1/19 22:37:19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至洛阳,中国从此进入到东周时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跨度为前770年至前256年。

其中:前770年至前453年为春秋,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在现有分封制政权体系下,掌握控制中土的最高权力。

春秋时期诸侯数量众多,大大小小诸侯达到140多个,大诸侯吞并小诸侯,各国战争频繁,侵略不断,但周天子在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各诸侯尚无僭越想法。

前453年至前256年,为战国,以三家分晋为标志。在这一历史阶段,很多小国已经被淘汰,仅剩七个大国。

各国互相征伐,他们已不再需要周天子的承认,对是不是天下共主也不感兴趣,诸侯的最终目的是突破周朝政权制度,统一中原或偏安自保,最终秦灭六国开历史新的纪元。

[var1]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春秋第一个霸主郑庄公,通过拒绝朝觐和箭射桓王,让周天子威严扫地,也标志礼崩乐坏的开始。

因收割稻谷引发的周郑矛盾

郑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与齐鲁相比,郑国的历史很短,直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才封其弟弟姬友于镐京附近,国号为郑。

前774年郑国迁都至河南新郑,管辖范围大致在郑州一带。

[var1]

可能是建国时间晚的缘故,相比于西周初年就已经分封的齐鲁等传统诸侯国,郑国与周天子血缘关系还比较近,平王东迁时郑国保卫天子,护驾有功,当时的郑武公以诸侯的身份兼王室的卿士。

可是迁都之后的周天子权力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周天子对诸侯的威慑早已荡然无存,前743年姬寤生继位为郑国诸侯,成为第三任国君,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对外谨慎恭敬的服侍周天子,对内重农兴商,发展商品经济,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郑国在他的带领下不断走向强盛。

[var1]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平王执政五十年时间里,东周实力和影响力不断降低。

公元前719年,平王逝世,周桓王继位为君,面对日益强大的诸侯,周桓王心里十分不安,尤其是郑国。

此时在郑庄公的经营下,郑国已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前717年,郑庄公没有打招呼就派军队收割了东周王畿地带的稻谷,这让桓王十分不悦。

为了打压日益嚣张的诸侯力量,桓王决定敲打一下郑庄公,也是做给其他诸侯看,在郑庄公朝见周桓王时,桓王没有按照正常的礼仪接待郑庄公,这让郑庄公内心非常生气。

前715年,周桓王任用虢公忌父担任周王朝卿士,削夺郑庄公权力,郑庄公不满,便不再朝觐周桓王,甚至质问桓王,周郑矛盾开始公开化。

[var1]

但是周桓王这个时候不知是怂了还是故意隐忍,不仅不敢与郑国叫板,还矢口否认对郑庄公的削权,最后为了稳住郑国,周王室不得不与郑国交换人质,即“周郑交质”,虽然桓王暂时稳住局面,但天子权威颜面扫地,天下共主形象受损。

繻葛之战,礼崩乐坏的开始

周天子对郑国的妥协在诸侯之间形成了非常不好的政治影响,各路诸侯人心思动。

当时按照周朝制度规定,诸侯去世,其儿子在继位和治丧完毕后,必须赶往都城接受周天子册封。

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自立为君,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这是对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赤裸裸的挑衅,面对日益失控的局势,桓王非常恼火,他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而诸侯的背离源于郑庄公对周天子威信的践踏,他下决心与郑庄公做一场了断,前707年,桓王下令夺去郑庄公在朝中的全部权力,并在同年秋天纠集陈国、蔡国和卫国等诸侯攻打郑国。

[var1]

表面上看周天子好像具备一定号召力,但郑庄公心知肚明,这几个诸侯国本身就是小国,陈国内乱,缺乏战斗意志,卫国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饱受郑国欺负,与周天子不过是相互利用,报团取暖罢了。

对于这些乌合之众,郑庄公毫不畏惧,率军迎敌,双方在繻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展开交战。

郑庄公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左翼实力较弱的陈国,其他军队牵制蔡卫两国,战争开始后郑军猛攻敌阵,果然陈国败下阵来四散奔逃。

蔡国和卫国的军队见状,阵型混乱,逐渐支撑不住,也开始溃败,郑庄公集中主力向周天子所在中军冲去,左右两翼向周军合围,周军最终大败。

[var1]

郑国的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但桓王仍然指挥军队作战,祝聃请求追击周军,郑庄公说:

“君子不希望过分地占人上风,更何况敢侵侮天子呢!如果能挽救自己,使国家免于灭亡,这就足够了。”

于是没有追击,晚上,郑庄公派遣使者慰问周桓王及群臣。

小编看来,郑庄公对祝聃说的话不过是说辞,两军对战哪有君子之交,分明是害怕周天子有什么闪失,让其他诸侯找到攻伐郑国的理由罢了。

在那个强国林立的春秋时期,讲究的就是丛林法则,稍有不慎就会亡国,至于慰问天子不过是做个姿态给舆论看看罢了。

意思是不是我郑庄公不懂事,实在是天子胡作,我被迫防卫而已。

不过郑庄公的目的达到了,郑国不仅保住了国家,而且率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各路诸侯刮目相看。

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僖公派人到郑国求救,郑庄公让公子忽领兵援救,大败戎军,前701年,郑庄公与齐僖公、卫宣公、宋庄公结盟,迅速崛起为中原强大的政治力量。

不过好景不长,在结盟的当年,郑庄公就去世了,继位的郑昭公被权臣胁迫,郑国很快衰落,最后在前375年被韩国所灭。

而桓王经此一役,天子威严彻底扫地,东周朝廷脸面荡然无存,礼崩乐坏正式开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黑非洲古代列国志】乌阿苏鲁国(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乌阿苏鲁国(上) 1.萨摩里·杜尔萨摩里·杜尔(Samory Toure,约1830~1900),几内亚伊斯兰教改革家、西非著名抗法斗争民族英雄。被誉为“苏丹的拿破仑”。萨摩里·杜尔生于桑南科托商人家庭。早年受过系统的伊斯兰教育,通晓经训、教义和教法,后从事商业。1853年参加军队,借此发展武装力量

  • 黄朴民:吴楚竞逐与吴越喋血背后的春秋后期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黄朴民教授春秋历史的特征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战争旋律,即战争本身的表现形式;第二个是文化生态,就是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里有句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可以说,写作《春秋后期霸权兴衰大起底》也是出于我更好地理解《孙子兵法》的需求,算是一个副产品

  • 1981年,韩先楚回家乡探亲,遇70岁老太太唤其乳名,泪水夺眶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古来征战几人回,上了战场的士兵面对的就是死亡的威胁,不管他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都是一样。在新中国的开国历史战争中,很多英雄都没有等到衣锦还乡的时刻就倒在了战场上,只能马革裹尸,魂归故里。而能够在战争中幸存,并且回到家乡的战士也不一定是激动和快乐的,因为一切都已变改。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一位开国

  • 孙膑:人要想真正成功,必须克服四大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膑被取髌骨,孙膑的成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阻碍成功的三大障碍

    《孙子兵法》云:“兵有诈。”人生如军人,有规律可循,变幻莫测。没有人知道明天或意外,哪个先来,我们只能随机应变。战国时期,孙膑经历了被砍膝骨、被同学怂恿等磨难,终于成为著名的军事家。他被司马迁赞誉为:“世称师行者,即孙子十三篇”。他是如何度过危机的?如何实现你的?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个道理:一

  • 芈月传:爱惨了秦王的米姝,究竟是从何时对秦王慢慢收回了真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年秦王在楚国街头的“英雄救美”,本来就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阴谋。而芈姝对秦王的“爱”不过是荷尔蒙作用下的冲动和错觉。她根本不了解这个男人,米姝爱的只是她想象中的秦王,那个戴着“面具”的男人。芈姝甚至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嬴驷长什么样。芈姝对嬴驷的好感从第一次见面就已经种下,在秦王嬴驷救美人时对

  • 广西发现九尾狐甲鱼化石,名字取自《山海经》上古神兽“九尾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九尾狐甲鱼生态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在距今约4.1亿年前(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广西古鱼类特异埋藏生物群中,发现了一个盔甲鱼类新属种“九尾狐甲鱼”。研究人员介绍,九尾狐甲鱼的名字,取自《山海经》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上古神兽

  •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能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与刘邦一同推翻了秦二世残暴的统治,成为许多后人所崇拜的对象。项羽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的悲壮,他与虞姬的悲剧爱情故事也为后人所嗟叹。就是这样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后人评价为是千古无二。他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超越。 力大无穷 项羽力大无穷,这一点是世人皆知的。 他自己也在诗中这样描写自

  • 明朝大臣韩宜可:卖力监察遭怀疑残酷私访,最后结局让人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韩宜可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很有才华的大臣。元朝时,多次有朝廷召他为官,但他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他认为,元朝已经大势已去,已经没有可能挽救。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他才开始出任职务。由于他很重视吏治,朱元璋委任他监察御史,负责监督百官。但是,韩宜可却这么做得过于卖力,反而给他带来不少麻烦。有一次,朱元璋想将

  • 尊享v服务:管仲,真正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尊享v服务:“管夷吾,汝可愿为我所用?”“鄙人之幸。”看似轻淡的一句对话暗含汹涌。若管仲有丝毫犹豫,亦或没有调整好心态,无旷世之才,那么就不会有齐桓公的春秋霸业。故在任人唯贤,心胸宽广不计较个人恩怨的齐桓公、鲍叔牙和才华横溢的管仲中,我最钦佩管仲。尊享v服务:诚然,齐桓公心在社稷,不计前

  • 邯郸之战中赵国为何胜利,秦国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1、赵国合纵之策取得成功邯郸之战开始之前,赵国已决定拒绝履行长平之战后割让城池的休战合约,预料到秦国将会发兵攻打。所以首先合纵齐国,谋划联齐抗秦,同时交好燕国。把合纵的主要精力用于魏、楚两国。可以说,赵国对即将到来的秦赵大战已有了充分的外交准备。邯郸之战开始后,赵国以强硬手段加大合纵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