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邯郸之战中赵国为何胜利,秦国为何失败?

邯郸之战中赵国为何胜利,秦国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78 更新时间:2024/2/5 22:01:35

[var1]

1、赵国合纵之策取得成功

邯郸之战开始之前,赵国已决定拒绝履行长平之战后割让城池的休战合约,预料到秦国将会发兵攻打。所以首先合纵齐国,谋划联齐抗秦,同时交好燕国。把合纵的主要精力用于魏、楚两国。可以说,赵国对即将到来的秦赵大战已有了充分的外交准备。

邯郸之战开始后,赵国以强硬手段加大合纵外交的推进,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时,门客毛遂自荐,几乎使用了胁迫手段,使楚考烈王同意出兵援赵。合纵魏国时,信陵君魏无忌不惜使用盗取魏王虎符的手段,杀掉魏军主帅,夺取兵权发兵救赵。在中国历史上分别上演了"毛遂自荐"、"窃符救赵"两出大戏。

魏、楚最终全部发兵救赵,根源在于赵国的合纵之策取得成功,使秦国面对的不仅是单纯的一个赵国,而是面对东方六国。邯郸之战是东方六国合纵抗秦的首次、最大一次胜利。

[var1]

2、赵国“哀兵必胜”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全国壮年男丁几乎全被杀掉。史载,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万后,消息传到赵国,“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困兽尚且一斗,何况面对的如此哀兵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荣光。所以,在赵国全国动员守卫邯郸中,赵国兵士30余万皆为老年,13岁弱童也持器登城卫国,平原君赵胜散去家财奖赏士卒,还把自己的妻妾编入作战队伍……赵人的血性在那一时刻发挥的淋漓尽致。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参与赵国邯郸守城的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他先后面对的秦将分别是王陵王龁(hé)、郑安平。在擅长守城的廉颇面前,这三名秦将的功力显然还有极大差距,除了王龁勉强可以一战外,王陵、郑安平都属于菜鸟一级的将领。在冷兵器时代,领兵将领的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队伍战斗力和战争走势,秦军主帅此时就成了邯郸之战的一个短板。

[var1]

3、秦军长平之战惨胜,白起拒绝领兵

为什么秦国发兵邯郸前后派出的主帅是王陵、王龁、郑安平?这是因为最有把握攻取邯郸的白起拒绝领兵。原因很简单: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精锐被杀殆尽,但秦国也是惨胜。惨胜到什么地步?当长平之战中赵括中了白起之计被围、赵国发兵救援时,秦国下令全国15岁以上男子都到一线阻止赵国援兵,可见秦国的兵力损失也是巨大的。

对此,白起有清醒的认识,并因此拒绝领兵攻打邯郸。他曾为此力劝秦昭襄王:邯郸城不是容易攻下的,其他国家的救兵会纷纷到达救援赵国。长平之战中,秦国虽然消灭了赵国有生力量,但是秦军主力也死亡过半,兵力十分空虚。如今,远行千里攻打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城外夹击,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var1]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如此判断是非常有道理的: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想要攻灭的难度不在于赵国,而在于东方六国联合的力量;长平之战秦军主力死亡过半,兵力大不如从前,久攻不下就会容易被赵军、诸侯军里应外合,腹背受敌而失败;秦军的粮草运输等后方补济距离太远……

但是秦昭襄王从继位后一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最初白起生病无法领兵,他只派名不见经传的王陵做统帅,就可以看出他过于自信了,所谓骄兵必败。等王陵攻城不利,秦昭襄王又孤注一掷换帅王龁,到不惜杀掉白起,又增兵郑安平,大有非攻下邯郸而不罢休的决心。

最终,多方因素综合的结果就是,秦国败走邯郸,郑安平投降,秦国的河东郡、安阳、太原郡、皮牢、武安,上党郡、汝南等得而复失。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之一:出身草根,战胜项羽,成就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就是今天江苏省丰县。因家中排行老四,别人都叫他刘季。他的家庭就是当地一个普通的务农家庭。在父亲和邻居的眼里,刘季这个人虽读过书但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整个一个地痞流氓。可能祖坟冒了青烟,刘季通过一次官吏考试,顺利进入秦朝的官吏体制,分配为泗水亭长。这是一个级别非常低的职位,放在

  • 罗布泊出现大量干尸,专家找到线索,难道《山海经》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那么,罗布泊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干尸呢?我国为了探寻秘密,派出很多科学家。经过详细研究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干尸应该是3500年前死亡。当时属于夏朝统治,历史资料上,对于此朝代没有过多记载。不过山海经中记载,在3500多年前,一支神秘的部队,曾在此处现身,他们来到这里后,跟当地的居民展开

  • 上至传说黄帝下至真实汉武帝,司马迁一部著作道尽沧桑轮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迁的历史故事简短,司马迁个人简介,司马迁评价霍去病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

  • 战神白起都没能封侯,嫪毐却靠侍寝秦王母亲封侯?真相究竟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魔将白起,南康白起真人照,嫪毐封侯后有妻妾吗

    [var1]秦孝公时期,为了增强国力,各国都不断笼络人才,希望通过改革让国家强盛,而秦孝公也得到了能人商鞅,商鞅向秦孝公讲述了变法图强的办法,秦孝公欣喜若狂,将这件事完全交给了商鞅,他全力支持。就这样,商鞅通过一系列的变法: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

  • 安阳曹操墓旁,这株古槐600岁,不允许修剪移植砍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年巨槐,坟墓上长刺槐十几年了,安阳庙里神秘古槐

    听闻河南省安阳市的“曹操墓”(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份开放,我与两位影友老兄趁着周日前往探访。“曹操墓”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的南面、东高穴村的西北面,见上图。在西高穴村的西南角街头(上图黄色圆圈处),有一株600年树龄的槐树吸引了我们三人,遂驻车察看。(王子瑞摄)这株老槐树,位于东西

  • 山海经里有棵神树,传说是太阳休息和通往三界的桥梁,如今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迄今为止,中国有一本古籍最是声名远扬,它叫做《山海经》,这是一本记录古代志怪的书籍,虽然本书成书与战国中后期,但书中所记载的却包含了大量上古时期的“事情”,像什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故事,其中,山海经有这么一段记载特别有意思,《山海经·海外东经》:汤古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

  • 《吕氏春秋》强调天命所归,秦朝统治者渴望自我神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秦王族不仅通过占有神圣物诸如“玉”等来建构自己的神圣王权,也通过对自身的“神化”而达到同样的目的;诸如用“受命于天”、“受天命”等一些词强调自己政权的来源,也用“天子”、“祖龙”以及“皇帝”等一些称谓来称呼自己。《吕氏春秋》“十二纪”中的每一纪都提及“天子”如应时而

  • 三国猛将单挑最强的三人是谁?吕布只能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猛将小编前面提到了几个,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为何能排到第三呢?小编先来简单给大家讲讲吕布,吕布出生时上空突然彩虹横现,光彩夺目,接着地动山摇,吕布母亲黄氏突感腹部异常,直接倒在了一匹布上,一会就诞下了男婴,并脐带自断,黄氏惊奇,丈夫看到后大喜,觉得儿子是神人降世,因出生在布上,遂取名吕布,

  • 汉献帝被逼禅位后,为啥不投靠刘备、光复汉室?真相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刚烈的汉献帝汉献帝的一生,乃是悲催的一生,因为他从上位,就一直是别人手中的傀儡!一直受到别人的掌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少人认为,汉献帝非常懦弱,没啥能耐!但事实上,汉献帝本人,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无能,他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懦弱!当年董卓入洛阳,大家都对其非常惧怕,但汉献帝的表现却非常

  • 战国四大名将3人死于小人之手,解读历史上的名将为何常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英雄名将死于非命似乎成了无可逃避的宿命!而且这种宿命,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中的3人均死于小人之手,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里的“小人”其实等同于今天我们常说的“奸臣”,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也不会在战场上立功建业,只是凭借一肚子坏水,极尽蛊惑君王之能事就屡屡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