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禹和夏朝的故事:一个有思想的务实者,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

禹和夏朝的故事:一个有思想的务实者,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88 更新时间:2024/2/15 0:12:24

要说大禹和夏朝的事,那么我们就从大禹这个人的个人简历说起吧。

大禹,姒姓,夏后氏,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同时也是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

大禹故里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实际大禹的出生背景按照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也是天花板级别了。

我们对禹的了解,很多都是来自于“大禹治水”这个典故,其他知之甚少,但大禹除了治水能力出色之外,他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才能,更加的出色。

在大禹未出现之前,中国的社会形态依旧是部落样式,此前的首领依次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等。

传说中是黄帝的嫡系后代,尧是帝喾的儿子,舜是尧的女婿,禹是舜肱股之臣,禹之后传位于自己儿子。

早在尧做部落首领的时候,就给大禹的老爸鲧(gun)分封在了崇地,在当地被叫做崇伯鲧、崇伯,也是崇地部落的首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大禹的实际上就是的妥妥的官二代。

在尧统领后期,有一次黄河发了特大洪水,周边的部落百姓,深受洪水的祸害,死伤无数,帝尧见状找人去治理,在众人推荐下鲧被尧命令去治水。

可惜的是,由于没有经验,他采用障水法,意思就是在岸边修建河堤,刚开始还有成效,后来洪水越来越猛,不断涌向修高的河堤,最后堤坝倒塌,水势更猛,淹死更多的人,更多的庄稼被毁,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还没等洪水治好,舜就成了部落的首领。舜认为,大禹的父亲鲧并没有并没有尽心尽力的去治水,于是把大禹的父亲赐死,并且让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有鲧的失败经验,大禹采用了父亲相反的治水之法——疏导之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在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正是治水有功,让禹在部落百姓中有了极高的威望,也有了很大的功绩,被推荐为舜的继承人。

在我们学习的知识中,尧舜时代,帝王的确立方式是禅让的,所以在舜死后,已经通过上天认证的大禹本该顺应天命,但是他却避居阳城,想要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并不买账,依旧去朝见他。

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有了天下人民的拥戴,于是大禹继位也就名正言顺,在诸侯百姓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为夏,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并给 丹朱分封了唐地,给商均分封了虞地。

说到这里,就再说说两个传说,并且表达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1、据说,尧本来并不想将首领的位置传给舜,而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但无奈的是舜将自己的儿子流放,自己也被迫禅为于舜。

这个传说,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或许是真实的,因为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在舜继位28年后才去世的。

2、据说,舜也同样不想传位于禹,而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禹囚禁了舜,流放了舜的儿子,后来继位。

这个传说,我认为也是合情合理的,舜杀了禹的父亲,并且让禹去继续治水。应该是想顺势除掉禹,好在禹能力超群,对于杀父之仇也是隐忍很多,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干掉了舜,为父报仇。

当然,这传说就是对禅让制度的一个真实性的考验,关于尧、舜、禹的真实历史资料,依旧是了解的不是很多,对这段历史的细节真实性也是不好判断和确定,禅让制到底成不成立,也有待于继续考证。

不管禅让制能不能成立,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大禹确实是帝王之才,也确实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来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接着往下说。

继位后的大禹,认为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于是他广纳贤士,认真听取他人的建议,开了史无前例的改革:

政治方面:

大禹历经磨难,平定洪水,遍走华夏,丈量神州大地,分定华夏为九州。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史称涂山之会。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铸造九鼎: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象征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

社会方面:

不仅治理了水患,还开辟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网,划出了九州行政区。 采取了“高高下下”的办法,疏通河道所挖出来的淤泥,用来堆积在河岸,使其成为人们的屏障。 采取了“钟水丰物”的方法,让小水聚集成为湖泊、池塘或沼泽,人们可以在里面养鱼虾或养鸡鸭。 帮助人们选取不受水害、适宜居住的地方安家,并且在神州大地上修了一些道路,既方便人们出行,也方便人们耕作。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大禹着是一个非常务实能干的人,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专注认真的态度,与人民同甘共苦,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人。

更重要的是大禹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

大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国博讲堂 | “金文与西周史”4月20日专题讲座,邀您走近西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我们在讲座嘉宾带领下,用铭文这把钥匙开启了商代社会的大门。西周时期,铜器铭文的篇幅逐渐增长,内容愈加丰富,“国博讲堂”将邀请北京大学韩巍副教授以“金文与西周史”为专题,继续持铭文之钥讲述西周王朝的波澜壮阔。【讲座信息】主题:“匍(敷)有(佑)四方”——西周王朝的

  • 雍正王朝:康熙处罚胤祥,为何要把帽子摘掉,这个细节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是真正掌握帝王心术的人,他身处庙堂之上,既要做万民敬仰的好皇帝,又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康熙一个人要在两种社会角色中穿梭,对康熙来说是游刃有余,但是从康熙脱帽的细节,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一个父亲的伟大。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处罚的经过。十三阿哥胤祥,因为为人仗义,喜欢打抱不平,被人们称为

  • 雍正王朝:同样是带兵的人,胤祥、胤褆和年羹尧三人,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王朝八爷和年羹尧谁势力大,允褆简介,雍正王朝胤褆风光片段

    在这部权谋剧中,争夺权力是个不变的话题。同样是三个带兵的人,胤祥、胤褆和年羹尧,究竟谁更厉害呢?在我看来,最厉害的人是年羹尧,为何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分析。胤祥,绰号“侠王”,是康熙的十三皇子,也是雍正的铁哥们。从剧情的介绍可以看出,胤祥早年在军队任职,也有很大的权力。胤祥后来离开军队,主管六部之一

  • 周穆王西巡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穆王拜访西王母,周穆王和西王母的仿画,周穆王见西王母故事中四字成语

    公元前十七世纪的某一天,周穆王率领一支由三百辆兵车组成的庞大车队,离开都城,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发。这支车队有六匹白马拉着,马蹄洁白如雪,穆天子的衣服上也绣着一只白色的鹰,以示他的尊贵身份。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许多奇怪的动物和植物,这让穆天子很是惊奇和兴奋。他们经过了昆仑山,那里的雪山高耸入云,景色壮观,

  • 晚清八旗最后的悍将:击败英王陈玉成,智勇冠绝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崭露头角此人名叫多隆阿,字礼堂,呼尔拉特氏,是满洲正白旗人。多隆阿的先祖世代驻防于黑龙江,他本人十几岁就参军了,“由前锋补骁骑校”。1853年,太平军的北伐部队一路上势如破竹,咸丰帝慌忙抽调各地的驻军前来勤王。多隆阿最初跟随胜保作战,后率领黑龙江两支马队隶属于僧格林沁麾下,参加了歼灭太平军北伐部

  • 四、周朝前传《上古最强CP?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于周朝的书或小说,七分钟看懂周朝,封神榜86版文王拉车800步

    周文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他是商朝末期的一个贵族,在他的父亲武王的带领下,参与了商朝的覆灭和周朝的建立。周文王在继位后,与他的重臣姜子牙一起领导周朝进行了伟大的改革,使得周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开国之路可以追溯到周朝建立之前的时期。在商朝晚期,商朝的统治

  • 她是太平天国第一美女,身份高贵却沦为玩物,最后结局无人能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天国中唯一的女将,太平天国时期四大女将,太平天国最美女将之死

    洪宣娇,这位美艳绝伦的女子,既是天父洪秀全的亲妹妹,又是西王萧朝贵的妻子,更是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女神。然而,纵观她的一生,她在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却始终摆脱不了权力斗争的泥淖。洪宣娇,原本可以是千古传颂的女英雄,然而,在太平天国的矛盾与斗争中,她也不得不成为一枚被利用的棋子。身处尖锋之上,她终究

  • 追溯:《尚书》所见的西周初期的司法建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周判例的典型特点,西周初期的敬天保民思想,西周时期法律思想

    编辑 | 清墨史纪«——【·前言·】——»《尚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历史文献汇编,全书由《虞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构成。其中,《虞书》和《夏书》部分记载了周初的典章制度,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的重要材料。而《周书》部分则记载了周人治理天下的基本政策,对于了解西周初期的政治、法律制度有重要

  • 三、周朝前传《姜太公钓鱼,钓出了八百年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据传,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虽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聪慧过人,喜欢向人请教,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姜子牙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勇气。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在山上玩耍,不慎走入了一片危险的沼泽地。其他人惊慌失措,但姜子牙却冷静地想出了一条脱身之路。他带领大家找到了一些树枝和藤条,把它们编成了一个

  • 雍正引以为傲的养廉银制度,靠提高官员工资止贪,真的有效果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开讲# 雍正怎样消除政府官员的腐败,这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都在孜孜不倦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都知道像新加坡等国家采取高额的公务员薪酬制,并辅以严厉的贪污处罚制度,以从经济因素上堵住公务员贪腐的欲望。其实新加坡这样的做法,早在大清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即做出过尝试,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养廉银”制度。但这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