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前破例封妃,死后不顾一切合葬:雍正究竟有多宠爱年世兰?

生前破例封妃,死后不顾一切合葬:雍正究竟有多宠爱年世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47 更新时间:2024/1/20 10:26:46

在《甄嬛传》中,年世兰仗着雍正对他的宠爱飞扬跋扈,而雍正虽然宠爱年世兰,但因为年世兰的哥哥年羹,所以一直防备着年世兰,还给年世兰下药不让她怀孕。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雍正并不是防备着年世兰,而是对她付出真心,十分宠爱。雍正登基后,曾经不顾规矩给年世兰封贵妃,在他死后,还要跟年世兰葬在一个墓穴里。雍正究竟有多宠爱年世兰呢?

年世兰的家世

其实后来尊贵的年家,祖上也并不阔绰,甚至地位十分低下。年世兰的曾祖父不是什么皇亲贵胄,仅仅是一个士兵,在明末抵抗清军时被清军俘虏,从此就成为了八期之中镶白旗的包衣奴才。奴才这个词不是什么好意思,就是清军的奴隶罢了。

可是有句话说“穷不过三代”,而年家仅仅落魄过了一代。顺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年羹尧和年世兰的祖父年仲隆就考取进士,而年家也因此咸鱼翻身,从镶白旗的包衣奴才转身一变,成为了镶白旗之中汉军旗的贵族。

而年仲隆的儿子年遐龄,则更近一步,在康熙年间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湖广巡抚,也就是管理两湖两广一带的大地方官,朝廷外最大的官了。在湖广巡抚任上,年遐龄曾经在辖区内推行过一个后来很有名的政策,那就是摊丁入亩。

只不过这个政策只在湖广推行,并没有发展到全国。而雍正时期,这个政策被全国推行,在电视剧《李卫当官》中,李卫就曾经被雍正任命为巡抚之一,在江浙一带推行这个政策。这个政策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清代人口能够破亿,就有一部分这个摊丁入亩政策的功劳。因为这个政策,封建朝对人民的人身控制降低,人民能够到不同地方去出卖劳动力,同时抑制了土地兼并,让清朝人口暴增,是一个好的政策。

从以上看来,年世兰的祖上并不算好,仅仅是一个八旗军的俘虏,而后来两代都靠读书跃迁了阶级,从一个奴才到了贵族,这是十分难得的。

而到了年羹尧这一代,年羹尧仅仅三十岁时就被康熙皇帝任命为四川巡抚,过了九年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后来平定青藏地区叛乱,位极人臣。

雍正还是皇子时,就为了笼络年羹尧这一股极强的政治力量,把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纳为了侧室,从此,年世兰和雍正的缘分正式开始了。

极尽宠爱

在年世兰进入雍正附府中后,年世兰就被雍正独宠,在此后的十一年里,雍正有了四个孩子,而这四个孩子,全都是雍正和年世兰两人所生,从这里可以看出,雍正是真的十分宠爱年世兰,不然也不会接连生四个孩子,更不会只和年世兰生孩子。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雍正对年世兰的宠爱才算是刚刚开始。雍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后封妃,皇后是雍正的正室,这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而年世兰却被封为了贵妃,仅次于皇后。

有人可能会认为,一个贵妃而已,从古至今有多少个贵妃,年世兰这个贵妃也没什么。但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皇帝的妃子的位次是按照妃子们嫁给皇帝的时间来排的。第一个为正妻,也就是皇后,这个是嫡。而其他的人,叫做妾,就是庶。贵妃就是妾之中地位最高的。

而在年世兰之前,还有人比她嫁给雍正的时间早,所以按常理的话,贵妃这个位置无论如何落不到她头上。可年世兰却被封为贵妃。并且,年世兰是汉族人,雍正却仍然让年世兰当贵妃,体现了宠爱,而年世兰也成为了清朝第一个汉族贵妃。

雍正给年世兰的宠爱还体现在很多地方。在清朝,皇子都是要离开母亲,由他人抚养的。可是雍正却特许年世兰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

并且,年世兰的第二个孩子是小产儿,按规定,小产儿是不能计入皇室族谱的,可雍正却把这个孩子计入族谱,位次第九。

不仅仅如此,雍正还对年世兰十分怜惜。在之后,年世兰得病,雍正为了冲喜,把年世兰封为了皇贵妃,一切起居按照皇贵妃的标准来。

一个妃子的立废可不是小事,如果妃子没有额外的功劳,是不可能被晋封的,可是这个皇贵妃却封得如此随意,不得不说雍正是真爱。

在年世兰死前,他的哥哥年羹尧就越发飞扬跋扈,雍正早就对他不满了,可是一直没有对他动手。

这里面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年羹尧手握重兵,并且根基很深,所以不能贸然动手;第二个就是顾及年世兰,不想让年世兰伤心。在年世兰仅仅死去几个月后,雍正就开始对年羹尧一贬再贬,最终让年羹尧自尽。

死后同穴

在年世兰死后,雍正决定破除祖制,决定跟年世兰合葬,在之前,皇帝只能和皇后合葬,所以雍正的这个想法是不合时宜的。

再者说,年世兰是汉人,这其实就更不可能了,但是雍正仍然破除种种阻碍,跟年世兰合葬。

小结:

在封建时期,一个皇帝,能突破民族之间的阻碍,能突破地位之间的阻碍,能突破制度的阻碍,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这是非常难得的,毕竟在几百年后思想开化的现代,人们却总是由于不同的原因,比如家世,彩礼等而分开。

可是看看年世兰的祖辈,从一个奴隶奋斗到高官,所以说家世和财力的障碍还是能够破除的。所以说,遇到喜欢的人不要放弃,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更多文章

  • 此人因清廉被康熙宠信,儿子沦为“天下第一贪官”,父子下场惨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赵申乔年轻的时候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进入官场之后,就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实施了一些惠民的政策,在民间有了一定的口碑和荣誉。康熙27年,赵申乔因功勋卓著,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主事,社会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就这样,赵申乔在这个职位上又兢兢业业的干了几年,后来在直隶总督李光地的推荐下,面见了康熙皇帝,并且

  • 湖南挖出一清朝古墓,挖到一半,队长发现:这不是我家祖坟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对考古专家来说,古墓却是必须要进的地方。因为他们需要进入古墓进行保护性挖掘,并且在里面寻找文物,为国家的历史研究提供帮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考古专家确实找到了不少古墓,并且在里面挖到许多宝物,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古专家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然而民间对考古专家的工作,

  • 此人自诩美貌无人能及,深受咸丰帝的宠爱,还有一特殊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作为一个弱女子,好看并不能够成为成功上位的资本。她还拥有后宫众多妃嫔所不具备的能力,这也是一项特殊本领,这便是对于汉文的读写能力,慈禧太后十分擅长。这一点深深地吸引着咸丰帝,最终夺得咸丰帝的独爱,被后宫的女人们嫉妒着。然而咸丰帝体弱多病,不过多长时间便去世了,后期经历了同治帝,又将光绪帝辅上了位

  • 中国曾存在千年的神秘组织,推翻元朝打明朝,打完明朝又要灭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攻打元朝详细过程,元朝的至元八年是哪一年,元朝皇宫在什么地方

    在古代的时候,每当人们遇见人力所不可为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依赖于神灵或者是宗教的力量。因此古代的时候,民间有很多宗教组织。其中有一个教派,是颇为神秘的。它从唐朝一直发展到了清朝,而且始终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热衷于造反。这个宗教就是明教。说起明教大概大家都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看过《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明教

  • 民国八大影星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叶秋心叶秋心原名叶素莲,1913年出生于湖北黄冈,也就是今天的武汉市新洲区。他的家庭比较富裕。那是腐朽的清王朝刚刚垮台,新中华民国刚刚成立的地步。她是一个从小就接受新思想的现代女孩,但她的父母仍然有旧思想。叶秋心从小就是在这种新旧观念交替的环境中长大的,家境比较富裕,所以才得以在汉口圣洛依女校就读。

  • 雍正王朝:抚远将军到杭州将军,年羹尧能甘心上任的水平差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年羹尧不是进士出身。那是隐府中雍正的披风。年羹尧和妹妹秋月住在雍王府。年羹尧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想靠着胤禛往上爬。年羹尧在杭州参军时,因帮助胤禛追回国库欠款有功,被调回北京服役。年羹尧从此成为胤禛的心腹和宠将。胤禛从郡王到普林斯,最终继承了康熙的宝座,成为雍正皇帝。年羹尧也功不可没,比如帮助胤禛毁了江

  • 朱广权演乾隆谈“如懿传”网友:不当演员太可惜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这次在节目中扮演乾隆的朱广权,一眨眼就变成了乾隆,不过这次不难看出,朱广权和乾隆的搞笑话更让人讨厌。如此严肃的搞笑元素,恐怕只有我们的朱广权才能体会到。看他这次在节目里说的话,真是太可笑了:看到好卷子,眼睛都眯起来了,血压下降了,心情也好起来了……没完没了!乾隆在这个节目中到底在说什么,纸又是什

  • 从唐朝到清朝,历经千年变迁,西藏和青海才纳入中国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在唐朝时期,中国最强劲的敌人之一就是吐蕃,吐蕃统领了整个青藏高原地区。但是这样的强悍帝国也是有缺点的。在842年,吐蕃的首领赞普朗达玛被一位僧人暗杀,因此整个吐蕃地区陷入一片混乱。▲唐吐蕃地区吐蕃分裂的时期比较长,经历了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最后由康熙皇帝结束了吐蕃的混乱。吐蕃的分裂经历

  • 她原是宫女,因相貌出众经常被乾隆翻牌,皇帝亲自为她取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潜邸妃子排名,18岁少女被56岁乾隆狂翻牌,乾隆后宫唯一被连降的妃子

    清朝是一个特别讲究出身门第的朝代,如果你的出身不够高不够好,那么你将注定一生平庸,无法过上一个与他人平等的生活。同样你的身世也将会伴随着你的一生,它会像一个钉子一样戳在你的胸膛,无法摆脱,也会成为你终生的软肋。就好比康熙的几个儿子,大阿哥和八阿哥。他们两原本是皇位的最大竞争者,就因为他们的额娘出生过

  • 在清朝,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哪些当官的途径?寒门还是科举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废科举后如何选官,不科举之科举,寒门科举逆袭之路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鼓励老百姓“报效”的惯例,也就是国家鼓励老百姓捐钱捐物,为国家排忧解难。作为回报,国家授予老百姓低级的爵位或者其他优惠。正式公开的卖官,可能开始于西汉中期。当时,西汉王朝要治水,要出击匈奴,要大兴土木,财政捉襟见肘。一些爱国的豪强富豪,几乎倾其所有。后来,朝廷一到没钱的时候,就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