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清朝,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哪些当官的途径?寒门还是科举最好

在清朝,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哪些当官的途径?寒门还是科举最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8 更新时间:2024/1/21 11:04:20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鼓励老百姓“报效”的惯例,也就是国家鼓励老百姓捐钱捐物,为国家排忧解难。作为回报,国家授予老百姓低级的爵位或者其他优惠。正式公开的卖官,可能开始于西汉中期。当时,西汉朝要治水,要出击匈奴,要大兴土木,财政捉襟见肘。一些爱国的豪强富豪,几乎倾其所有。后来,朝廷一到没钱的时候,就想到拿官爵来吸引富豪报效,就变成了卖官鬻爵。捐纳当官,最大的问题是经不起道德推敲。历朝历代都知道买官卖官不能保证官员的素质。但一到财政实在腾挪不开时,不得不打开捐纳之门。越到朝廷有事的时候,捐纳的风气越重;越到王朝倾覆前夕,捐纳入仕的官员比例就越高。

清朝第一个开捐的皇帝是康熙。康熙为什么要开放捐纳?因为他没钱平定三藩叛乱。清朝财政本来就不宽裕,三藩一作乱,军费开支就成问题了,康熙不得不允许百姓捐纳。这一放开,就收不回来了。之后治河、赈灾、平定边疆,都通过开捐筹钱。每个皇帝登基之初,都宣布要禁绝捐纳,但几年后又默默地放开了。

清朝前期,买一个知县要花四五千两银子,差不多可以购买千亩良田。知府的售价差不多要两万两白银,价格是很高的。坦率地说,买官者如果不贪不占,在任期内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随着买官卖官的规模越来越大,标价逐渐走低。到清朝后期,同治光绪年间,差不多一千两到一千二百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个知县,七八千两银子就能买到知府,上万两银子都能买到道台。再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官职售价的下降幅度更大。清朝人能够买到的最高官职是道台。苏南的盐商盛行花钱买道台,因为一两万银子对他们来说不算大钱。不仅给自己买,还给子孙买。一般的财主,没这么财大气粗,如果看子弟资质平庸、前途不明,也咬咬牙,给买个知县或者县丞,算是给子弟谋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

第二个当官的途径是议叙。就是论功行赏,授予有功之人官职。比如冲锋陷阵、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某人冲在前面,功劳很大;某个小吏任劳任怨几十年,无私奉献,两袖清风,破格提拔,进行议叙。议叙往往和保举联系在一起,因为议叙某人得有人保举、推荐。除了少数最高层明令褒奖的情况外,大多数议叙都需要有人保荐给朝廷。清朝的议叙对象,一是兢兢业业的老吏,可以有一定的比例议叙为官,二是低级官员。

第三个当官的途径算是比较容易的。比如,国子监的监生或者贡生,清朝八旗官学里的官学生,学习期满,或者在朝廷需要时,参加统一考试,选拔为官。还有一些举人、秀才,有时也可以参加类似的考试。一般历朝历代在官员有缺口时,会从这些学生中挑选官员。一些教职也举人、秀才敞开,可以考取。举人大挑,也可以归入此类。

第四个当官的渠道叫荫生。传统社会中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封妻荫子”中,封妻指的是给妻子封诰,封一个诰命夫人;荫子指的就是儿子可以通过荫生的渠道当官。帝王为了笼络大臣,给予他们这样的待遇。秦汉有一个任子制度,一定级别以上官员的儿子可以直接当官。之后的朝代都有类似的制度。比如,北司马光就是官宦人家出身,他把家里荫生的资格让给了弟弟,自己通过努力,科举入仕,传为佳话。清朝地方官按察使及以上、中央各部的堂官及以上都可以保举孩子直接当官。比如,一品内阁大学士,可以荫护儿子直接出任五品左右的官职。当然,其中也要经过选拔程序,不是说白痴也能当官的。中级官员没有这样的特权,他们的儿子也可以免试入官学学习。基本上,清朝官员只要升迁到知府级别,就算是让儿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更多文章

  • 乾隆下江南时,问一老人家鸡蛋价格,听完后十分生气立即做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下扬州剃头老头吓晕了,皇帝问大臣鸡蛋多少钱一枚

    雍正由于自己的励精图治,经常每天只睡4个小时,长期的体力消耗,使得他最终早逝,为乾隆留下了一个大好局面。今天笔者给大家讲的则是乾隆下江南期间遇见的一件奇事,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一生十分爱下江南游玩,据史料记载,当时他路过一个繁华商业街的时候,来到了一个卖鸡蛋的老人家面前,便问道,“鸡蛋多少钱一

  • 康熙王朝:索额图想利用康熙害死周培公,周培公为何要立胤礽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索额图让康熙杀周培公,索额图下跪周培公,康熙为什么那么器重周培公

    首先,让我告诉你背景。梭额图是康熙的岳父,他的女儿是赫舍里王后。明珠是康熙的大哥,他的妹妹慧妃生下了康熙的大哥。索鄂图和明珠是朝鲜和中国的两位重要部长。他们都为了自私的目的而拉帮结派,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对于吴三桂的叛乱,索埃图和明珠有两种看法。索额图支持斡旋,给了吴三桂很多好处,让他可以自理。而明

  • 25岁的努尔哈赤为何仅靠十三副甲胄就起兵?他的仇人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夺天下的故事并非杜撰,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历史。那么,这十三副甲胄出自哪里?努尔哈赤又为什么敢以十三副甲胄起兵夺天下?每一件事的发生都不是毫无根由的,努尔哈赤最初的目的也不是反明夺天下,而是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报仇。努尔哈赤的祖上自六世祖开始就接受了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掌建州左

  • 清朝皇帝为何频繁朝拜五台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四代皇帝曾先后十几次到五台山朝圣拜佛,这在佛教四大名山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清朝皇帝为什么频繁朝拜五台山呢?陈道明版康熙皇帝据民间传说,这些皇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顺治帝曾在五台山出家并葬于此。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他到五台山出家之说来自清初文人吴梅村的《清凉山

  • 李莲英面容阴险,一脸脓包,为何还独受慈禧宠爱?只因他有一项绝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封建王朝第一太监是谁?还是李莲英。李莲英明明面容丑陋,为何能受到慈禧宠爱,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这一切全仰仗李莲英有一个能耐,宫女都甘拜下风。李莲英有多丑?根据历史照片可以看出,脸长如马、小眼如斗、颧高如犬、嘴凸如猴,甚至还有一脸脓包。按照现在的审美标准来说,实在丑陋不堪;即便是当时的宫女,私下

  • 浅析商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朝如何灭亡,商朝灭亡和五星连珠有关系吗,商朝灭亡的时候有多惨烈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约500年。商朝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其真实原因至今仍然存在争议。论点:商朝走向灭亡的真正原因 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商朝后期政治腐败加剧 商朝时期,由于国家统治机构的贪污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加剧,社会矛

  • 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三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落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玉器为主,

  • 古代名人智慧:汉高祖嫁女和亲笼单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初,匈奴国在首领冒顿的领导下,力量越来越强大,经常对中原边疆掳掠抢劫。他们能骑善射,出没无常,给汉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汉高祖亲率大军到西北平乱,却几乎丧身于边陲。边境警报频传,可急坏了汉高祖。他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都愁眉相对,惟有一向不言笑的刘敬上奏道:“臣认为制服匈奴,不能单凭武力。如今

  • 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一位恩人,司马光盛赞:换来汉朝400年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杀刘邦大结局,项羽不杀刘邦怎么死的,项羽死后刘邦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

    他们既有并肩合力治理天下的和睦时光,也有共富贵日久,相互反目你死我活的惨烈交锋……韩信本人便是死于这种君臣政斗。政治总是波谲云诡的,皇帝和位高权重的臣子也常常反目,尤其是开国之君,对功臣总是尤为忌惮。韩信的恩主汉高祖就是其中翘楚,他上位之后疑心深重,大肆诛杀开国的功臣,不仅是韩信,英布、彭越、臧荼、

  • 一只来自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殷商青铜象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凤鸟纹铜尊简介,商代玉牛国家博物馆,全世界最贵的青铜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