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年对于明王朝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年份,明英宗听从太监王振的话,率兵20万出征,最后于土木堡被全部歼灭,一时间,整个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全部损命于此,皇帝被俘,消息传到京城,人心惶惶,有人建议迁都,有人建议议和,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发声”建议南迁者,该杀“
在于谦过人的勇气下,他主掌了京城的最高军务,开始整理队伍面对敌人,在于谦等人的勇气下,诸多官员也渐渐安定下里,准备御敌,“国不可一日无主”随后,在于谦的建议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上位,史称“明代宗”
兵力渐渐从各地方前来,京城百姓也对国家充满信心,一切准备就绪,随后瓦剌在军事统帅也先的带领下,兵犯北京,在于谦的指挥下,也先大败而归,于谦保住了京城,也保住了明朝。
随后,在于谦的坚持下,明代宗派人将明英宗从瓦剌处迎接了回来,不过他对这个哥哥进行了软禁,于谦因保卫北京有功,升任一品大员,代宗还赐他蟒袍,白剑。
7年后,大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趁代宗病重,发动“夺门之变”将英宗再次迎上帝位,事变成功后,徐有贞因之前有于谦有矛盾,因而进言杀于谦,英宗不杀傻子,他知道徐有贞是想借刀杀人,因而说到“谦有功”徐有贞不甘心“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就这样,英宗下令,杀掉于谦。
就此,一品大员于谦被捕,锦衣卫受命前往抄家,在于家前他们很是嚣张,都在猜测于谦到底贪污了多少钱,但是等他们进去以后,看到凋敝的家境,缝补的窗户,以及被小黑屋关着的“蟒袍,白剑等”他们终于明白,于谦是一个怎样清廉无比的人,对此,他们无不流泪,一个一品大员的家里,竟然可以穷成这个样子。
被压上刑场时,侩子手一看要杀于谦,很是惊恐,他明知于谦乃是一介忠臣,天下谁人不知?可是皇命难违,最终,侩子手只能将于谦杀掉,于谦死时,在场的百姓泣不成声,皆为其含冤,而侩子手之后不久也自杀赎罪。
皇太后本来不知道于谦的死讯,可事实成真后,她不止一次的叹息,几天都未吃下饭,而之后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想要造反,明英宗才知道于谦的忠贞,不过人死不能复生,而皇帝也是不能认错的,直到后来他的儿子登基,便立即平凡了于谦,给予了他所有应得的荣誉。
可怜一代忠臣,就此被冤杀,史载:天下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