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邑之围:汉武帝出动30万大军,却无功而返!

马邑之围:汉武帝出动30万大军,却无功而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15 更新时间:2023/12/14 6:08:04

西汉王朝在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的“文景之治”后,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决定废除屈辱的“和亲”策略,转而对匈奴实施打击。为此汉武帝进行了积极的部署和安排,并在公元前133年发动了马邑之围,也即调动30万大军来埋伏匈奴。

具体来说,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大行令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汉武帝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马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来找王恢,向其提出了一个埋伏匈奴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聂壹不仅是著名的“马邑之谋”的发动者,还是曹魏大将张辽的先祖。

不久之后,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奏告给汉武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汉武帝最终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农历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30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3万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

在周密的部署下,汉武帝的目标自然是一举消灭匈奴的主力,从而彻底解决西汉王朝的边境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汉武帝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在汉武帝刘彻的命令下,聂壹以出塞经商为名,前去拜见匈奴单于。聂壹欺骗单于说,他有手下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此防止西汉大军前来救援。

对于多次劫掠中原地区财物的匈奴来说,很容易就相信了聂壹。于是,匈奴单于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云县),并派使者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杀马邑县令后进兵。眼看匈奴已经上当,聂壹立即和马邑县令密谋,杀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为县令头颅,从而欺骗匈奴使者。

紧接着,匈奴单于得到使者的报告,也即马邑县令已经被斩杀了。于是,他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进军。当匈奴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怀疑。匈奴在此时攻下一边防小亭,俘获了雁门尉史。在威胁下,尉史将汉军的计谋全部说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一些细节上的疏忽,西汉一方的埋伏还是被匈奴识破了。

最后,匈奴单于下令立即撤军,与此同时,王恢、李息率领的三万大军已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讶。当然,到了这个时候,王恢还是趁机袭扰对方,也即抓住对方仓促撤退的机会。不过,王恢认为自己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

另一边,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遂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已无匈奴踪影。伴随着匈奴大军的成功撤退,“马邑之围”计划也正式破产。在此基础上,汉武帝可谓是十分气愤,于是他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最终,王恢被迫自杀谢罪。

马邑之围后,匈奴断绝与汉朝的和亲,频繁袭击汉朝边郡,这无疑是对汉武帝的报复。当然,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自然不会向匈奴一方屈服。于是,他不仅果断结束了自西汉初年以来奉行的屈辱的“和亲”策略,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汉朝开始主动出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征伐,从而解除匈奴威胁,推动了汉朝国力的进一步增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娶了成吉思汗女儿,第二天他就决定造反,原因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娶了多少个女人,成吉思汗全180集电视剧,忽必烈与成吉思汗的关系

    成吉思汗的这个女儿,名字叫做布亦赛克公主,据说是成吉思汗正妻生下来的,成吉思汗虽然之后取得了很大的功绩,但实际上成吉思汗在最开始成为可汗的时候,周围布满了敌人,他的地位并不稳固,所以他只能够通过联姻这种方式,来让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的稳固。当时成吉思汗曾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草原上另外一个大部落的贵族,

  • 李清照:生为女子却有大才,活出了魏晋名士的风流,酒色赌全不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清照个人资料,李清照古尸容貌复原图,李清照的渔家傲

    风流——是一种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的状态。并不是所有活得自在的人都可以自称风流的。要成为这样的风流人物那得有才华更要莫大的勇气。李清照生为女子,却有大才,她的才情让男子都自愧不如。年少时的李清照就已经写出《点绛唇·蹴罢秋千》这样一首描绘情窦初开少女情窦初开的好词。把少女的好奇、娇羞描写得活灵活现。成亲

  • 项羽分封的临江国,相当于湖南和湖北?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垓下之战前,刘邦改立项羽所立的九江王英布为淮南王,把九江国与衡山国并为淮南国。英布的岳父衡山王吴芮,迁为长沙王,遥封长沙郡、黔中郡。刘邦把项羽所立的临江国拆分了,南郡归自己,其他两郡为长沙国。经过这次分封,九江王英布遥封为淮南王,所辖郡由两个变三个;恒山王吴芮遥封为长沙王,所辖郡由一个变两个;项羽所

  • 敌国将军假装投降,大宋假装中计,绕了半天,两国双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宋抗蒙名将,北宋王朝抗旨不援结局,辽军携皇子攻打大宋

    在宋辽对峙的年月里,元昊游走在两国之间,纵横捭阖,打打杀杀,只有他玩人,绝无人玩他。但无论什么事都有例外,有一人就将元昊玩弄于股掌间。这人,就是北宋年间雄立大西北,与杨家将并称的种家将之始祖——种世衡。那么,真相是否如此呢?这故事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计谋呢?一元昊初起,以一支劲旅,打遍天下,

  • 慷慨激昂-三国蜀汉32位英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关羽关羽勇冠三军,威震华夏。可惜未路蹉跎,失荆州、走麦城,兵败身虏,杀身成仁。2.关平关平少年老成,斩翟元、破徐商、败吕建、斗庞德、战徐晃。麦城突围时,赵累战死,关平断后,至临沮见父亲被执,奋力来救,遭潘璋、朱然围攻,力竭被俘,以身殉难。3.周仓周仓黑面虬髯,从关羽征战,折冲左右,襄樊之战,于水

  • 张献忠的宝藏找到了,那李自成的呢?李自成的更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当地的村民说他拉来的金银珠宝称重也得以万斤来做单位,数目之大让人难以想象,而这笔巨资整整用了十八头驴用车才拉下,还雇佣了三十六个人用扁担来挑这些金银,到了地点埋好宝藏后,他居然把了解真相的人甚至是雇的挑夫全都杀了。那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也交代了那两个数字的身世之谜。他亲手结束了一个王朝,在逃离的时

  • 撕得了皇帝奏章,打得了朝廷命官,宋太宗一气之下,赏他五万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宗设置转运使,张廷玉烧毁奏章,古代大臣奏章原文

    和许多书画诗词名家一样,郭忠恕本有着浓厚的政治抱负,希望在仕途上一展拳脚。可是,他本性率真耿直,于是处处碰壁。他20岁那年,后汉隐帝的堂弟湘阴王久闻郭忠恕大名,邀请郭忠恕帮忙。郭忠恕慨然前往,出任徐州推官,负责司法诉讼。不久,后汉隐帝被杀,朝廷宰臣推举湘阴王即位。湘阴王很高兴,郭忠恕却很担忧。因为当

  • 司马懿早已看出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诸葛亮:他若不撤,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空城计司马懿带多少兵,司马懿有没有看出空城计

    司马懿不仅智谋顶尖、善于权变,还是最能忍的,他跑赢了同时代的强者,成就了司马家族的辉煌。但与诸葛亮在西城对战时,面对诸葛亮布下的空城计,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居然会上当受骗,这让人倍感困惑和意外。那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重兵来袭,诸葛亮为何要唱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因用错人,把只会纸上谈兵而

  • 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派人寻找,21年后此人求见,朱棣: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建文帝对朱棣的忠告,建文帝没逃走朱棣怎么处理,朱棣建文帝生死之谜

    朱元璋在很早的时候,就把所有儿子封了名号和封地,朱元璋最后把大权留给了他的孙儿。朱元璋想自己的孙儿坐稳了皇位,他的儿子就不会去争国家就可以强大。但是他没料到他的儿子也想坐皇位,在他封了他们为藩王之后,他们在暗地里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势力,其中朱棣的势力是最大的。建文帝继位之后,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削藩的措施

  • 还原真实的吕后:权力的不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壹鉴于吕氏的政治结局,史书对于吕后的记载,应该经过系统性的修改乃至再创作,其中不乏各种“小动作”,读来不妨小心些,以免掉坑。比如刘邦驾崩,吕后秘不发丧,计划除掉诸将。似乎刘邦一走,吕后就暴露了和功臣集团不可共存的坏心思。既然如此,十五年后功臣集团将吕氏一勺烩,无疑只是自保与反击,毕竟能在吕后的“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