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故事」曲沃代翼-晋国的统一之路

「春秋故事」曲沃代翼-晋国的统一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26

姬仇就是未来的晋文侯

[var1]

但是“仇”这个名字在当时太罕见了,有点不吉利,很少有父母会给孩子起这个名字。

就这样又过了三年,在晋穆侯十年(公元前802年),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今山西安泽北),并且一战击败北戎,大获全胜,晋穆侯凯旋而归。

说来也赶巧,他回来时他的妻子齐姜正好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看来晋穆侯这个人有老婆怀孕就出去打仗的习惯。晋穆侯为了纪念这场大胜,便给他的二儿子起名叫“成师”。

就这样,嫡长子的名字叫了一个不吉利的“仇”,而二儿子的名字却叫了一个威武雄壮的“成师”。晋国的大夫师服对此就开玩笑地预言道,“国君给两位公子取的名字,真是奇怪啊!太子叫作仇,小儿子却叫成师。名号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物本身却有客观规律。现在嫡长子跟小儿子取的名字正相反,这以后晋国能不出乱子吗?”

后来晋穆侯去世, 晋穆侯的弟弟、成师的叔父殇叔自立为君,史称晋殇叔。而太子姬仇逃走避难。晋殇叔四年,太子仇率领其支持者袭杀晋殇叔,夺取君位,是为晋文侯。

晋文侯当了三十年国君,晋文侯去世后,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姬伯继位,是为晋昭侯。

[var1]

晋昭侯继位后,将叔叔成师封在了曲沃(今山西曲沃),后世称其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受封时,已经五十八岁了,他此时在晋国德高望重,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去曲沃投奔桓叔。

这时晋国的大夫师服又劝谏晋昭侯说,“建立国家应该让君的力量、地盘大于臣下,而曲沃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大,日后必成祸害。”但是晋昭侯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晋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要迎曲沃桓叔继位。曲沃桓叔便前往翼城,但晋国王室力量反对,曲沃桓叔又退回了曲沃。晋国王室于是立晋昭侯儿子姬平继位,是为晋孝侯,并杀死潘父。从此曲沃和翼的关系公开对立化了。

晋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去世了,曲沃桓叔的儿子姬鳝继位,是为曲沃庄伯。曲沃庄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决心要铲除翼城晋王室的力量。

终于,在晋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找到机会。他趁着晋孝侯忙于防范北方赤狄的时候,率军进攻翼城,最终晋孝侯被杀死,翼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晋国王室在邻国荀国的支援下才勉强守住翼城。曲沃庄伯退回曲沃,但从此晋国王室再也无力与曲沃的力量抗衡了。

之后晋孝侯儿子郄继位,是为晋鄂侯。晋鄂侯六年,曲沃庄伯贿赂周桓王,联合郑国、邢国攻打晋国都城翼城,周桓王派大夫尹氏和武氏出兵协助曲沃庄伯。晋鄂侯战败,跑去了随邑(今山西省介休市)。同年,晋鄂侯去世,其子姬光继位,是为晋哀侯。

结果,曲沃庄伯因为又背叛了周桓王,周桓王便反过来支持晋国,于是派虢公忌父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战败,便退回曲沃防守,从此虢国便与晋国曲沃一系结仇,后面会有晋国假途灭虢的故事。

[var1]

晋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姬称继位,是为曲沃武公,即后来的晋武公。曲沃武公在晋哀侯九年派韩万出兵攻打翼城,晋军大败,晋哀侯沿着汾水一路跑,曲沃武公在后面一路追,终于在夜里擒获晋哀侯。,并于同年派韩万将晋哀侯杀死。

晋王室于是立晋哀侯的小儿子为国君,是为晋小子侯。晋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诱骗晋小子侯来曲沃,并将其捉住杀死,周桓王派虢仲讨伐曲沃武公,曲沃武公退回曲沃暂避锋芒。于是晋王室又立晋哀侯的弟弟缗(min,二声)为国君,是为晋侯缗。

晋侯缗还没坐稳国君的位置,曲沃武公就把他从翼城打跑了,从此曲沃武公入主翼城。晋王室实际已经名存实亡。到了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终于杀死了晋侯缗,晋国全部国土归曲沃武公所有。紧接着,曲沃武公用所有的珍宝器物贿赂周厘王。于是,周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列为诸侯。这标志着这曲沃小宗正式取代翼大宗,成为晋国的新王室,晋国也结束了长达67年的内战。

在这场内战中,曲沃一系可谓武德充沛,小宗曲沃历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杀死大宗杀死五君(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驱逐一君(晋鄂侯),终于完成了晋国的统一。同时,对于当时帮助过晋王室的虢国、芮国、梁国、荀国、贾国等周围一众小国,晋国也将一一复仇。从此,晋国正式走上了吞并扩张之路。

更多文章

  • 把北魏打得找不着北的柔然,为何忽然间消失?突厥:当然是我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柔然为什么打不过北魏,北魏和突厥的关系,柔然和匈奴是同一片土地吗

    一声不响的崛起,在八十年间与北魏打了20多场战争。却被猛然崛起的突厥部落灭族,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蠕蠕”民族柔然是这个民族的自称,中原地区一般称呼他们为“蠕蠕”。因为北魏的太武帝认为,柔然人的智力不高,并且不善于思考。于是称他们为“蠕蠕”,“蠕蠕”有虫子的意思。柔然,这个民族最开始是没有文字的,

  • 唐朝近三百年历史,生前在位皇后仅9位,为何6位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先要解释一下,关于“善终”,有些人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只有“寿终正寝”才能算是善终。但在后宫之中,避免不了尔虞我诈,能够以年迈、疾病去世已属万幸,因此本文的“善终”,是指不被人迫害而死为前提。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氏十三岁的时候,嫁给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

  • 「春秋故事」晋惠公背信弃义-诛杀里克,骗秦穆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晋献公扩张采取的是联姻与武力并举的策略,能联姻收服的就联姻,不肯屈服的就用武力灭掉,再就是驱逐。比如晋献公击败了赤狄之后,就娶了赤狄狐突之女狐季姬与狐季姬的妹妹小戎子为妾室,狐突也成为晋国的卿士。狐季姬生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小戎子生了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晋献公五年,晋献公又攻打骊戎,俘获了骊

  • 「春秋故事」晋怀公-生而为人质,一生在漂泊的倒霉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怀公与怀嬴有子女吗,晋怀公简历,春秋时期十大寓言故事

    不久,夷吾的妻子梁嬴为夷吾生了一对龙凤胎,在胎儿尚未出生时,夷吾请占卜师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占卜。占卜师占卜后说道,“公子您将会有一儿一女。不过男的日后将为人质,女儿将来将为妾。” 等到出生后一看果然是一对龙凤胎。因此,为男孩取名圉(yu,二声),女孩取名妾。这个姬圉便是后来的晋怀公。[var1]后

  • 「春秋故事」晋国范氏的崛起-士会(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士会,他的祖先要追溯到西周周宣王时期的杜伯。话说周宣王因听信谣言滥杀妇女,杜伯劝谏周宣王,周宣王一怒之下杀死杜伯。杜伯的儿子杜隰(xi,二声)便带着杜氏一族逃到了晋国,任晋国士师,掌管禁令刑狱,因此杜隰的后人便以士为氏。其中杜隰的儿子、士会的爷爷士蒍(wei,三声)便是晋献公的宠臣,曾帮助晋献公

  • 唐朝皇帝为何对女人特别容忍,导致政权旁落,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多威胁中,外戚是不可忽视的一方。自古以来,皇帝都不允许后宫干政,为的就是避免其娘家势力扩大,对皇帝产生威胁。可唐朝皇帝似乎不是这样,特别是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这三位皇帝,对女人那是极其容忍。唐高宗对武则天就不用多说了,不仅执意将她从感业寺接回来,还允许她与自己一同理政。后来唐高宗病重,急需一人

  • 「春秋故事」晋国智氏的起源-荀首战场救子,楚共王归还智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左传关于晋国国卿智家的记载,智氏是满族吗,晋国智氏后人现状

    晋景公三年,荀林父当上了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楚庄王趁晋国新帅上任之际对郑国发动战争,晋国前来救援,双方在郑国邲地发生邲之战。[var1]荀首在此场战斗中担任下军司马,因为晋军遭遇楚军的猛烈进攻而发生溃败,中军和下军争相涌向黄河岸边,抢着渡河。在溃散中,荀首的儿子智罃(ying,一声)被楚军俘虏。荀首

  • 唐朝李家推倒亲戚家的女子这一现象,怕是遗传的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无独有偶,武则天有一个姐姐叫武顺。武顺天生丽质,容颜不输于武则天。另外武顺比武则天性格温婉,更容易激起男子的怜爱之心和保护之欲。而武顺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又经常进宫陪武则天闲聊,于是李治就对武顺上心了。终于在武则天怀孕的那段时间,李治把武顺变成了自己的女人。我们都说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身

  • 「春秋故事」晋国先氏一族的兴起与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甘肃先氏,春秋晚期晋国的衰落,先氏人口排名

    因为先轸的军事能力出色,在晋国第一任中军将郤縠战死后,先轸成为了晋国的中军将,开始总领晋国军队,从此便开启了自己战神一般的军事生涯:首先,在城濮之战,击败子玉率领的楚军,让晋文公从此称霸于诸侯;紧接着在崤之战,一战全歼秦军,并俘虏秦军三名主将,这也是史书记载的第一场歼灭战。后来先轸因为恼怒于晋襄公释

  • 唐朝一公主去和亲,刚大婚就被丈夫砍去头颅,成为最惨和亲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最惨唐朝公主驸马被流放,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21位皇帝顺序

    相比来说唐朝的公主,比其他朝代的的公主地位要少高一些,但依然有些还是逃脱不了和亲的命运,不过在唐朝这种和亲往往被看做一种美谈,比如历史书记载的文成公主,不仅加强了两国之间的交流,还为嫁到的国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现在人们提起文成公主还是忍不住要赞一下。当然有好就有坏,有些下场是十分凄惨的,比如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