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提倡薄葬、寡妇再嫁、约束较少,三国的婚丧习俗为何比较独特?

提倡薄葬、寡妇再嫁、约束较少,三国的婚丧习俗为何比较独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35 更新时间:2024/2/4 10:30:47

提倡薄葬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曹操不仅自己提倡薄葬,反对厚葬,而且以身作则。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临终前颁布遗令:入葬时,只穿平时衣服,不要金玉珍宝陪葬。诸葛亮临终前也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众所周知,两汉时期的墓地,一般会发掘出大量的珍稀文物,而三国时期的墓地,往往所获甚少。这其实就是三国时期提倡薄葬的一个直接结果,有专家分析,三国时期曹操等人提倡薄葬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防止盗墓情形的出现。第二,三国乱世中粮食匮乏,民生凋敝,物力维艰。提倡薄葬,是爱惜民力、提倡节俭的表现。

寡妇再嫁

这个就是网络上盛传的曹操“好人妻”的表现之一了。曹操的三位夫人:尹夫人(何进儿媳)、杜夫人秦宜禄妻子)、邹夫人(张济遗孀)。再有,曹丕的皇后,魏明帝曹叡的母亲甄氏(袁绍的儿媳)。刘备也没落下,刘备的皇后吴夫人本是刘瑁(刘璋的哥哥)的妻子,刘瑁去世后,吴夫人寡居。刘备平定益州后,娶了吴夫人为正室。

《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吴主孙权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这段记载很有意思,步夫人生了两个女儿,孙鲁班先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后来又嫁给了全琮;孙鲁育先嫁给了朱据,后嫁给了刘纂。

以上的记载,都说明在三国时期,寡居妇女改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因其实也很容易想到,汉末三国战乱频繁,人口锐减,而上战场的士兵往往都是男性,这就导致了男性人口的大量减少,进而出现了大量的寡居妇女。为了缓解这一社会压力,就必然会出现一些重组家庭,以开始新的生活,恢复人口,复苏经济。

约束较少

“三国都是亲戚”这个梗很多网友都知道。比如曹操和孙权就有很复杂的姻亲关系:曹操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又为自己的儿子迎娶了孙贲的女儿。孙贲是孙坚的侄子,也就是孙策和孙贲是堂兄弟。由此可见,孙匡、曹操的女儿、曹操的儿子、孙贲应该是一代人。所以,从辈分来讲,曹操的儿子应该与孙贲是同辈,那曹操的儿子怎么能娶孙贲的女儿呢?

这说明三国时期,结婚双方在辈分的要求上并不那么严格。还有一个很大的BUG也能说明这点: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刘协,而后来曹丕又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因此曹丕一方面是刘协的大舅哥,另一方面又是刘协的女婿,这个关系实在是有点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也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三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特殊的婚俗习惯,主要就是因为三国时期战乱、灾荒、瘟疫导致经济遭受破坏,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发展经济,一些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风俗也就随之而改变。

三国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被无数的人书写,但是,人们更多地关注对三国英雄人物的解读,政治军事的斗争,而缺乏对三国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关注与认识。《知三国》这本书,带你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三国。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知三国:披露大家漏读、误读、没读懂的真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捋一捋袁绍帐下“八大谋士”纷乱的派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八大谋士:沮授、田丰、许攸、逢纪、审配、辛评、郭图、荀谌。辛评还有个弟弟辛毗也是袁绍的谋士,我们把他和辛评放在一起看。现在开始分派系了,擦亮眼睛好好看好了,不然容易搞乱。两汉三国去先秦不远,所以人们的地域观念很浓重,首先是同郡之人最为亲近,然后是同州之人,然后再分为南人、北人。甚至边

  • 执掌交州四十年的他,从未让他的地盘发生战乱,堪称三国诸侯隐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开局占领交州,蜀汉江州都督简介,刘备最顶峰的时期地图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年代,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抢夺底盘,很少有人能够偏安一隅的。这位仁兄可谓是一个人才,他在交州这一带做了四十年的土皇帝,一直没有遭遇到军阀混战的事情,甚至在他去世以后,还被当地人奉为神灵,他在交州的影响力,丝毫不比南越国王赵佗要差多少。这个人就是士燮,

  • 华佗死的真冤吗?他要给曹操开颅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佗死的真正原因,网友评价华佗开颅手术,华佗开颅取出风涎科学吗

    相信说起华佗这个人,即便是对于历史没有太多了解的人,对于华佗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作为一代神医,华佗留下了很多悬壶济世的传说,直到今天,人们对于他的很多事迹也并不陌生,但就是这样的一代名医,却被曹操残忍的害了。我们知道曹操之所以要将华佗除掉,主要是因为当年曹操患有头疼病,最终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之下,将

  • 韩信、张良等人愿意跟随刘邦,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点他人不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良简介,张良接母亲回家卖布,张良和韩信哪个先跟随刘邦的

    韩信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吧,用兵能力极佳,出神入化,他的军事战绩是一般人所不能够相比的。然而这样的一个人物,之所以会跟随刘邦,其实也是有一番缘故的。实际上,在最开始韩信跟随刘邦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还仅仅是一个无经验的人士罢了。然而就是这般的韩信,刘邦仍然愿意相信他,并且重用他。而张良也是一

  • 「春秋故事」祸从口出-宋缗公因出口伤人而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缗公九年,因宋国一直被鲁国欺负,所以宋缗公联合齐桓公一起进攻鲁庄公。鲁庄公看到宋、齐联军实力强大,不敢轻举妄动。这时鲁国的公子偃对鲁庄公说,“宋、齐联军虽然强大,但是我看到宋国军队的军容不整,如果我们率先出击击败宋国,那齐国自然便会撤退。”[var1]鲁庄公还是不敢出击,于是公子偃从鲁国的南城门私

  • 除了这几人之外,关羽谁都看不起,包括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后期打不过诸葛亮吗,越调诸葛亮哭关羽,诸葛亮写给关羽信的内容

    第一个人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张飞了,张飞武力值很高,并且是和关羽一起打拼出来的,这一点没什么说的。第二个就是刘备了,作为大哥,关羽就是不佩服也没办法,所以这两兄弟肯定是关羽心中很重要的。不过在另外的一个方面,这样的三兄弟肯定是相互看得起,所以才会结拜的吧。所以去掉了这样的两个人之后,其实就只剩下了两个

  • 秦时明月:为何盖聂会在嬴政一统天下后离开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时明月秦王为啥要杀盖聂,盖聂卫庄对嬴政的评价,嬴政盖聂小说

    不过一个人的实力如何,不能只靠武力来决断,谋略与头脑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嬴政是极为出色的天下之“君”,不是一介剑客,他的身份和需求注定了他了不可能深入研究剑术,也就自然不可能成为剑客,放着治国大道不去钻研,沉迷与一人相斗的小道,这作为君主本就是不合格的。盖聂离开秦国也没说过政哥一句不,整个秦时明月十多

  • 「春秋故事」申公巫臣一番操作抱得美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楚庄王十六年,陈灵公因与陈国司马夏徵舒母亲夏姬私通,最终被夏徵舒杀死。楚庄王以陈国夏徵舒弑杀陈灵公为由出兵伐陈,处死夏徵舒,并吞并陈国,后在申叔时的劝谏下又复立陈国。[var1]而夏徵舒的母亲夏姬不愧为春秋有名的美女,楚庄王见到之后也为之倾倒,想纳夏姬为妾。这时申公巫臣及时劝阻道,“大王不可,您召集

  • 三国真正打败关羽的,只有一个,不是吕布不是许褚,而是一位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中的吕布和关羽谁先死的,甘宁许褚吕布,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

    今天要说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相信许多对三国感兴趣的人,对于今天的故事一定是更加的感兴趣吧。那么,今天主要说的内容就是三国中能够将关羽给打败的人,其实就只有一个哟,这个人也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啦!首先我们对于关羽自然是要有一个了解的,要知道他本身是在刘备的手中做事情的一个人,自身的本事是非常的出

  • 「春秋故事」斗越椒之乱-楚国王族若敖氏的陨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斗伯比是若敖氏的第一代宗主,在楚武王时期担任令尹,令尹在楚国类似于楚国的第二把手,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从斗伯比开始,若敖氏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基本上垄断了楚国的令尹之职,不但对令尹等职位有决定之权,而且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若敖六卒,斗子玉在对晋国城濮之战中就以若敖六卒为中军,可以说若敖氏是当时楚国的第